《丹台玉案》~ (3)
(3)
1. 黃膽門(附黃腫 附黃汗)
黃膽之症,皆濕熱所成。濕氣不能發泄,則鬱蒸而生熱;熱氣不能宣暢,則固結而生濕。濕得熱而益深,熱因濕而愈熾,二者相助而相成,愈久而愈甚者也。然求其濕熱之所由生,未有不由於大醉大飽,及醉飽後貪睡久臥,與努力行房,而得者。或醉飽後入水洗浴,寒氣斂束,密其腠理,汗不得出,以致濕熱相感,而成此病焉。
外不得汗,內不得瀉,熏蒸濡染,流入皮膚,上達面目,下至足趺,中及手臂,前腹後背,皆如塗金。小便赤如薑黃,猶之罨鹽罨醬,因濕熱而變其色也。大法上半身黃甚,則宜發汗;下半身黃甚,則宜利小便,以分消其濕,而兼以退熱之劑。然又必觀其所傷之物,而消化之,非徒治其濕熱而已。
其疸有五,酒疸、黃疸、黃汗、谷疸、女勞疸,須有種之分。病源起之於濕熱,欲知其不治之症,何以辨之?曰黃疸變黑如煙塵者死,小便如膏者死,腹脹者死,飲食太少死。若眼漸白,小便長者,病將退也。
【脈雲】 五疸實熱脈必洪數,其或微澀,症屬虛弱。
【立方】 茵陳清濕湯 治濕熱傷脾,四肢困倦,身體麻木,飲食不化,小便不利。 茯苓(去皮)、茵陳(各一錢)、麥芽、山梔(炒黑)、蒼朮(炒)、白朮(各二錢土炒)、黃芩(酒炒)、黃連(酒炒)、枳實(炒)、豬苓、陳皮、防己(各八分)。加燈心三十莖,食前服。
濟生茵陳湯 治黃汗染衣,內有積熱,不能流通,小便不利。 茵陳(一兩)、大黃(七錢)、山梔(五錢炒黑)。水煎熱服。
瀉濕湯 治酒疸作渴者。 黃柏(一錢五分)、黃連、豬苓、澤瀉(各八分)、青皮、茵陳、山梔、龍膽草(各一錢)。水煎服。
參桂通濕湯 治疸症脈虛便赤。 白朮、人參(各八分)、豬苓、茵陳、澤瀉、木通(各一錢)、山梔(一錢五分)、桂枝(五分)。燈心三十莖,空心服。
又方:治諸疸。取小麥杵汁絞飲,晝夜飲三四次愈。
調元滲濕湯 治腎疸,目與渾身金色,小便赤澀。 羌活、白朮、防風、獨活(各八分)、升麻(四分)、蒼朮、豬苓、柴胡、茯苓(各一錢)、澤瀉、乾葛、甘草、人參、黃柏、神曲(各六分)。水煎空心服。
梔子大黃湯 治酒疸,心中懊 ,或作心痛。 淡豆豉(五錢)、大黃(四錢)、山梔、枳實(各三錢)。薑二片,煎八分,空心服。
清利湯 治黃膽腹脹,小便不利,表和里實,以此下之。 大黃(六錢)、芒硝(四錢)、山梔仁、黃柏(各二錢)。水煎服。
白話文:
[黃疸疾病(附加水腫與黃汗症)]
黃疸病症,皆因溼熱形成。溼氣無法排泄,則鬱積產生熱氣;熱氣無法順暢散發,則凝結產生溼氣。溼氣遇熱更加深重,熱氣因溼氣更加熾烈,兩者相互助長,時間越長,病情越嚴重。然而,追根究底溼熱的來源,大多源自於過度飲酒、飽食,以及醉飽後貪睡久臥,或是過度性行爲導致。也可能在醉飽後立刻沐浴,冷氣收斂毛孔,汗液無法排出,導致溼熱交感,進而引發此病。體內溼熱無法通過汗液排出,也無法通過排泄釋放,溼熱燻蒸濡染,流散到皮膚,上至面部,下至腳踝,中間涉及手臂、腹部前後,全都如同塗了金黃。小便呈現深紅色,如同醃製鹽醬,是因溼熱改變尿液顏色。一般原則是,上半身黃疸嚴重則應發汗,下半身黃疸嚴重則應利尿,以此分消溼氣並配以退熱藥物。然而,必須觀察患者體內溼熱的具體成因,進行鍼對性治療,而不僅僅是治療溼熱本身。黃疸分爲五種:酒疸、黃疸、黃汗、谷疸、女勞疸。各種黃疸都有其特異性,病因都源於溼熱。想要判斷無法治癒的病症,如何辨識?如果黃疸轉變成黑色如同煙塵則預示死亡;小便如同糖漿則預示死亡;腹部脹大則預示死亡;飲食過少則預示死亡。如果眼睛逐漸恢復白色,小便恢復正常,則表示病情正在好轉。
【脈象說明】
五種黃疸病症,若是實熱脈象必定洪數,如果是微澀的脈象,則屬於虛弱類型。
【藥方】
茵陳清溼湯:用於治療溼熱傷脾,四肢疲倦,身體麻木,飲食消化不良,小便不暢。 成分包括茯苓、茵陳、麥芽、山梔、蒼朮、白朮、黃芩、黃連、枳實、豬苓、陳皮、防己等。
濟生茵陳湯:用於治療黃汗染衣,體內積熱,無法流通,小便不暢。 成分包括茵陳、大黃、山梔。
瀉溼湯:用於治療酒疸引起的口渴。 成分包括黃柏、黃連、豬苓、澤瀉、青皮、茵陳、山梔、龍膽草。
參桂通溼湯:用於治療黃疸病症,脈象虛弱,小便赤紅。 成分包括白朮、人參、豬苓、茵陳、澤瀉、木通、山梔、桂枝。
另一個藥方:治療各種黃疸,可以取小麥搗汁飲用,每天多次服用直到痊癒。
調元滲溼湯:用於治療腎疸,眼睛和全身呈現金色,小便赤澀。 成分包括羌活、白朮、防風、獨活、升麻、蒼朮、豬苓、柴胡、茯苓、澤瀉、幹葛、甘草、人參、黃柏、神曲。
梔子大黃湯:用於治療酒疸,心中懊惱,或有心痛。 成分包括淡豆豉、大黃、山梔、枳實。
清利湯:用於治療黃疸腹脹,小便不利,表證和裏證均實,使用此方下藥。 成分包括大黃、芒硝、山梔仁、黃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