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台玉案》~ (3)

回本書目錄

(3)

1. 附:黃汗

黃汗之為病,身體腫兼發熱,汗出而渴,其汗沾衣,其色黃如柏汁染者,脈來沉細。此症因何而得之?人若以汗出時入水而浴,病從毛孔中入得也。

桂酒 治黃汗。

黃 白芍(各一兩) 桂枝(三錢)

苦酒半碗,水一碗,煎八分,空心服。

又方

黃柏 黃 (各一錢) 棗仁 人參 牡蠣 黃連 白朮(各一錢五分)

水煎不拘時服。

白話文:

患上黃汗症,身體會腫脹發熱,出汗卻口渴,汗水沾濕衣服,顏色呈黃色如同柏樹汁液染過一樣,脈象沉細。這種病症是因汗出時進入水中沐浴,病邪從毛孔入侵所致。

桂酒可治療黃汗。

以白芍、桂枝各一兩,桂枝三錢,苦酒半碗,水一碗,煎煮八分,空腹服用。

另一個方子:

黃柏、黃連各一錢,棗仁、人參、牡蠣、白朮各一錢五分,水煎不限時間服用。

2. 火門

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其變甚速,其勢甚彰,其死甚慘。何者?蓋緣燔灼焚焰,飛走狂越,一動便傷元氣偏寒遺害他經。內經病機十九條,而屬火者五。劉河間推展五運,為病屬肝者,諸風之火;屬脾胃者,諸濕痰火;屬心肺者,諸實熱火;屬腎者,諸虛之火;散於各經,浮游之火,入氣分;無根之火,入血分;消陰伏火,故曰諸病尋痰火,痰火生異症。

要分內外虛實,外因邪鬱經絡,積熱臟腑,此為有餘火;內因飲食情欲,氣盛似火,此為有餘之中不足,陰虛火動,乃不足之火。又有大怒之火,起於肝,則手掉目眩;醉飽之火起於胃,則痞塞腫滿;悲哀之火,起於肺,則氣鬱喘息;房勞之火,起於腎,則骨蒸潮熱。氣從左邊起者肝火也;氣從臍下起者陰火也;熱從腳下起至腹者,虛之極也。

白話文:

火在疾病中危害極大,變化迅速,勢力明顯,死亡也十分慘烈。這是因為火具有灼燒、焚燒、燃燒的特點,像火焰一樣飛速蔓延,躁動不安,一旦動起來就會損傷元氣,使寒氣偏盛,並波及其他經脈。

《內經》中描述的病機十九條,其中與火相關的就有五條。劉河間推廣五運學說,認為疾病屬於肝者,多為風火;屬於脾胃者,多為濕痰火;屬於心肺者,多為實熱火;屬於腎者,多為虛火;而散佈在各個經脈的,則為浮游之火,它進入氣分;無根之火則進入血分;消陰伏火,所以說很多疾病都是因為痰火,痰火會導致各種奇特的症狀。

要區分內外虛實,外因邪氣鬱結經絡,熱氣積聚臟腑,這屬於有餘火;內因飲食情慾,氣盛似火,這屬於有餘之中不足,陰虛火動,則為不足之火。

此外,大怒生火,起於肝,則會手腳顫抖、頭昏眼花;醉酒飽食生火,起於胃,則會胸悶、腹脹;悲傷生火,起於肺,則會氣鬱喘息;房事過度生火,起於腎,則會骨蒸潮熱。

氣從左邊升起,是肝火;氣從臍下升起,是陰火;熱氣從腳底升到腹部,則是虛火極度嚴重。

若壯實之人有此,是濕鬱成熱之候也。不可不辨。實火內外皆熱,口渴日夜潮熱,大小便閉;虛火潮熱有間口燥不渴。虛火可補,實火可瀉,輕者可降,重者從其性而升之。君火正治,可以濕伏,可以水滅,可以直折。相火反治,不可以水濕折,惟從其性而伏之。即如實火發狂,宜三黃湯治;虛火發狂,先與薑湯,然後補陰,其火自降。

凡火盛不可猛用涼藥,必酒炒過,或兼溫散,能緩急,火不妄動。動由於心,靜之一字,其心中之水乎。

【脈雲】

經曰。脈來弦數無力為虛火;實大有力為實火;洪數見於左寸為心火;見於右寸為肺火;見於左關為肝火;見於右關為脾火;見於兩尺腎與命門火。

白話文:

如果身體強壯的人出現這種症狀,就是濕氣鬱結化熱的表現,不可不辨別。實火內外皆熱,口渴,白天晚上都覺得發熱,大小便不通暢;虛火則發熱時有時無,口乾但並不渴。虛火可以補,實火可以瀉,輕微的可以降火,嚴重的則順著火性向上引導。君火需要正治,可以用濕氣來壓制,可以用水來滅火,也可以直接折斷火勢。相火需要反治,不能用水來滅火折斷,只能順著它的性情來壓制。比如實火導致發狂,可以用三黃湯來治療;虛火導致發狂,先用薑湯,然後再補陰,火氣就會自然下降。

凡是火盛的,不可猛用寒涼藥物,一定要用酒炒過,或者搭配溫散的藥物,這樣才能緩解病情,避免火氣亂竄。火氣的動是由於心,靜止的關鍵在於心裡的清涼。

脈象方面,經書上說,脈象弦細數而無力,是虛火;脈象洪大有力,是實火;脈象洪大而數,在左寸脈出現,是心火;在右寸脈出現,是肺火;在左關脈出現,是肝火;在右關脈出現,是脾火;在兩尺脈出現,是腎火和命門火。

【立方】

黃連解毒湯 治實火躁亂,煩渴蓄熱內盛。

黃連 黃芩 黃柏 山梔仁(各二錢)

水煎服。加大黃,名梔子金花丸。

滋陰抑火湯 治陰虛火動,火起於涌泉穴此補坎水降離火。

當歸 川芎 知母 白芍(各一錢二分) 生地 黃連 人參 熟地(各一錢) 龜板(二錢) 丹皮 杜仲(各八分)

白話文:

「黃連解毒湯」適用於實火躁亂、煩渴蓄熱內盛的症狀,由黃連、黃芩、黃柏、山梔仁各二錢,水煎服。加入大黃,則稱為「梔子金花丸」。

「滋陰抑火湯」適用於陰虛火動、火起於涌泉穴的症狀,此湯方旨在補坎水降離火,由當歸、川芎、知母、白芍各一錢二分,生地、黃連、人參、熟地各一錢,龜板二錢,丹皮、杜仲各八分組成。

棗二枚。煎服。

葆膈散 治一切鬱火。

連翹 黃芩 山梔 薄荷(各一錢二分) 大黃(三錢) 甘草(五分) 芒硝(二錢)

加薑三片煎服。如咽喉痛,加桔梗,荊芥。酒毒加黃連,乾葛,淡竹葉。咳而嘔,加半衄血。加當歸,赤芍,生地。小便淋瀝,加滑石,茯苓。風眩加防風,川芎,石膏。斑疹,加乾葛,荊芥,赤芍,防風,天花粉。咳嗽,加桑皮,杏仁,桔梗,款冬花。譫語發狂。

白話文:

【棗二枚。煎服。】

取兩枚棗果,加水煮沸後飲用。

【葆膈散 治一切鬱火。】

葆膈散能治療所有因氣機鬱滯引發的內熱問題。

【連翹 黃芩 山梔 薄荷(各一錢二分) 大黃(三錢) 甘草(五分) 芒硝(二錢) 加薑三片煎服。如咽喉痛,加桔梗,荊芥。酒毒加黃連,乾葛,淡竹葉。咳而嘔,加半衄血。加當歸,赤芍,生地。小便淋瀝,加滑石,茯苓。風眩加防風,川芎,石膏。斑疹,加乾葛,荊芥,赤芍,防風,天花粉。咳嗽,加桑皮,杏仁,桔梗,款冬花。譫語發狂。】

葆膈散由連翹、黃芩、山梔、薄荷、大黃、甘草、芒硝等藥材組成,用量分別為一錢二分、一錢二分、一錢二分、一錢二分、三錢、五分、二錢,再加入三片薑同煮。若出現咽喉痛,可加入桔梗、荊芥;若因酒毒引起病症,則需加入黃連、乾葛、淡竹葉;若咳嗽並伴有嘔吐,應加入半量的衄血;若需調和血氣,可加入當歸、赤芍、生地;小便頻繁時,可加入滑石、茯苓;若出現風眩現象,則應加入防風、川芎、石膏;對於斑疹,則需加入乾葛、荊芥、赤芍、防風、天花粉;若咳嗽,則應加入桑皮、杏仁、桔梗、款冬花;若患者出現神志不清、癲狂的情況,則應考慮加入適當的藥物進行調理。

加黃連。目生翳瘴流淚,加菊花,木賊,生地。

益元散 治火不流通。(方見傷寒門)

碧雪 治積熱不行,口舌生瘡,心煩喉閉,並痰火神效。

芒硝 石膏

白話文:

如果眼睛生了翳障,流眼淚,可以加黃連、菊花、木賊、生地。益元散可以治療火不流通。碧雪則可以治積熱不退,口舌生瘡,心煩喉嚨閉塞,以及痰火,效果顯著。方子需要用到芒硝和石膏。

3. 三消門

消者,易消之謂也。邪火內鑠,真陰枯竭,善渴善飢,不能滋養肌膚,飲食入胃,頃刻消盡。

消,曰消中,小便頻數,曰消腎,乃心脾與腎三經之火症也。而心脾二經之熱,又皆由於腎虛。蓋腎之所主者,水也。真水不竭,自足以滋養乎脾,而上交於心,何至有乾枯消渴之病乎?惟腎水一虛,則無以制餘火,火旺不能撲滅,煎熬臟腑,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乾,陽盛陰衰,構成此症,而三消之患始劇矣。其根源,非本於腎耶?然分而言之,又若有自為病者:

  • 如心經既虛,邪火乘之,而又內拟心火,心火與邪火一時騰起,不能制抑,熏蒸上焦,以致口乾舌燥,咽喉如燒,引飲雖多,而煩渴不止,小便頻數而短少,所謂消渴是也。
  • 脾經既虛,邪火乘之,而內灸脾土,脾家為火所爍,胃火亦從而起,倉廩之官失職,中宮之位已空,令人消谷而易飢,飲食大倍於平日,肌肉漸瘦,小便如泔,雖甚煩渴,而飲不多,所謂消中者是也。
  • 腎經既虛,邪火乘之,水本能勝火,而今反為火勝,一杯之水易乾,車薪之火方熾,則先天真一之精必煎熬殆盡,由是骨髓皆枯,肢節瘦細,腿膝酸疼,唇裂火燥,渴而引飲,飲雖不多,而便溺時下,不能收攝,所謂消腎者是也。

三焦雖自為病,而其本總歸腎經。真水一虛,而二病從之,醫者可以求其原矣。此病惟好酒、好色、喜食炙爆、愛服丹砂金石之藥而成之。蓋好酒則熱易積,好色則火難制,喜食炙爆則津液耗亡,愛服丹砂金石則腸胃燥烈,而火症起矣。能食者必生癰疽,不能食者必不免中滿鼓脹也。慎之!

白話文:

消,指的是容易消瘦的意思。邪火在體內燃燒,真陰枯竭,容易口渴和飢餓,無法滋養肌膚,飲食進入胃中,很快就被消化完。

消,又稱消中,小便頻繁,則稱消腎,都是心脾和腎三條經絡的火症。而心脾二經的熱,都是由於腎虛導致的。因為腎主水,真水不枯竭,自然能滋養脾,並向上供給心,何至於出現乾枯消渴的病症呢?只有腎水虛了,就無法抑制餘火,火旺盛無法撲滅,煎熬臟腑,火因水竭而更烈,水因火烈而更乾,陽盛陰衰,才形成這種病症,三消的病患也因此加重。其根源,不就在於腎嗎?

但細分來說,又好像有各自的病因:

  • 心經虛弱,邪火乘虛而入,又內生心火,心火與邪火同時升起,無法控制,熏蒸上焦,導致口乾舌燥,咽喉像燒一樣,即使大量飲水,仍然煩渴不止,小便頻繁但量少,這就是所謂的消渴。
  • 脾經虛弱,邪火乘虛而入,內灼脾土,脾臟被火灼燒,胃火也隨之而起,倉廩之官失職,中宮的位置空虛,令人消化食物容易飢餓,飲食量比平常大很多,肌肉漸漸消瘦,小便像泔水一樣,雖然非常口渴,但喝的水不多,這就是所謂的消中。
  • 腎經虛弱,邪火乘虛而入,水本可以克火,但現在反而被火克制,一杯水很容易就乾了,薪柴的火勢正旺,先天真一之精就會被煎熬殆盡,因此骨髓都枯竭了,肢體瘦小,腿膝酸痛,嘴唇干裂,口渴想要喝水,但喝的水不多,而且小便頻繁,無法收攝,這就是所謂的消腎。

三消雖然各自為病,但其根本都歸於腎經。真水一旦虛弱,二病就會隨之而來,醫生應該尋找其根本原因。這種病,主要是喜歡喝酒、好色、喜歡吃炙烤的食物、愛服用丹砂金石類藥物所導致的。因為好酒容易積熱,好色則火難以控制,喜歡吃炙烤的食物會消耗津液,愛服用丹砂金石類藥物會使腸胃燥烈,而產生火症。能吃的人一定會生長癰疽,不能吃的人一定會出現中滿鼓脹。謹慎!

【脈雲】

脈訣雲.消渴脈數大者生.虛小病深厄難治.

【立方】

生津散 治上焦之病.渴而飲水.

黃柏 天花粉 黃連 山梔(各一錢) 白扁豆 生地 麥門冬 知母(各一錢五分) 茯苓乾葛(各八分)

加燈心三十莖.空心服.

白話文:

脈象顯示,消渴病脈搏跳動快且強的人,病情較輕,容易治癒;虛弱无力,脈搏細小的人,病情較深,難以治療。治療上焦(頭部、胸部)病症,如口渴飲水,可以使用生津散,藥方為黃柏、天花粉、黃連、山梔(各一錢)、白扁豆、生地、麥門冬、知母(各一錢五分)、茯苓、乾葛(各八分),另加燈心三十莖,空腹服用。

清心降火湯 治消渴小便不利.

黃連 天花粉 麥門冬(去心) 滑石(各二錢)五味子 木通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加燈心三十莖.食前服.

三黃丸 治男婦消渴.不生肌肉.飲水無度.口燥咽乾.小便短澀.

春三月 大黃(二兩) 黃連(四兩) 黃芩(四兩)

白話文:

「清心降火湯」用來治療口渴、小便不順暢。

配方:黃連、天花粉、麥門冬(去心)、滑石(各二錢)、五味子、木通、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再加燈心三十莖。飯前服用。

「三黃丸」用來治療男女口渴、肌肉不長、喝水過量、口乾舌燥、小便短澀。

配方:春三月時採集的大黃(二兩)、黃連(四兩)、黃芩(四兩)。

夏三月 大黃(一兩) 黃連(一兩) 黃芩(六兩)

秋三月 大黃(二兩) 黃連(二兩) 黃芩(六兩)

冬三月 大黃(五兩) 黃連(三兩) 黃芩(三兩)

上三味.根據時加減為末.蜜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丸.一日三服.一月病愈.

神效散 治消渴.形容漸瘦.精神倦怠.

麥門

白話文:

夏天的三个月,用大黄一两、黄连一两、黄芩六两;秋天的三个月,用大黄二两、黄连二两、黄芩六两;冬天的三个月,用大黄五两、黄连三两、黄芩三两。这三味药根据季节变化适当增减,研磨成粉末,用蜜丸制成绿豆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一天三次,一个月就能治好病。此方名为神效散,专门治疗消渴症,患者会逐渐消瘦,精神萎靡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