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台玉案》~ 卷之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8)

1. 麻木門(附脫陽)

人皆以麻木為一病,而不知麻與木固自有不同也。所謂麻者,非癢非痛,肌肉之內,如千萬小蟲亂行雜沸,按之不止,搔之愈甚者是也。所謂木者,非癢非痛,自己之肌肉,如他人之肌肉,按之不知,搔之不覺者是也。麻如木之亂,故名曰麻木;如木之濃,故名曰木。麻猶知痛癢,而木則全無覺矣。

然求其痛之所屬,將何以斷之。蓋麻有久暫,木有久暫。臨時之麻者,或因坐卧不得其所,四體相壓阻節,榮衛血行既遲,而氣亦未至故也。然麻或太甚,亦有似於木焉。臨時之木者,亦因坐卧不得其所,四體重壓又著寒氣,一時不曾護持,而榮衛不相聯屬,血已不行,而氣久不至,故也。然木或還醒,亦有似於麻焉。

此其臨時之麻木,雖因氣血不足,而有未足為病。惟久麻久木者,斯為病耳。

蓋經年累月無一日而不麻者,麻之久者也。麻之久者,非坐卧不穩所致,必其內氣虛甚,風痰輳為患,不能作麻。以其挾於風邪,痰為風之所噓,如風吹波浪,自騰沸而去。肌肉之中已為風痰所處,陰陽二氣失其營運之柄,安得而不麻乎。

經年累月無一日而不木者,木之久者也。亦非坐卧不穩所致,乃是死血凝滯於內,外挾風寒,又因陽氣虛敗,不能運動而肉已死,若與我不相干,此其所以木也。人之一身,皆氣血所養,氣血行遲,即能成病,況其不行乎。此久麻久木所以可畏也。然麻木之處,小猶可治之。

若半體一肢,甚難救療。醫者知此,則人之死生,病之輕重,瞭然於胸中,而用藥之妙,尤在善處。其可以執法乎。使暫麻暫木而用重劑,則損其真元;久麻久木而用輕劑,則不能取效。審而治之可也。

【脈雲】

脈浮而濡屬氣血虛,脈浮而緩屬濕,脈浮而緊屬寒,脈澀而芤屬死血,脈緊而滑屬濕痰

【立方】

人參調元湯 治一身麻木,四肢倦忌。

人參 沙參 黃 (各二錢) 甘草(五分) 肉蓯蓉 白芍 川芎(各一錢) 北五味(二十七粒)

水煎溫服。

舒氣活絡丸 治男婦七情所感,氣血不行,手足頑麻。

當歸(酒洗) 白芍(酒炒) 沉香(忌見火) 香附(醋制各二兩) 桂枝(八錢) 川芎 牛膝烏藥 蒼朮(炒) 薏苡仁(炒) 生地(忌鐵器) 柴胡 丹皮(炒)桑寄生(各二兩五錢) 甘草 防己 茯神(各一兩) 大附子(一個童便黃連制)

上為末。老薑四兩搗汁,加水法為丸。每服空心服三錢,白滾湯下。

大法麻木之屬,雖有風痰死血之分,然治療之藥,皆當以熱藥為引導,如生薑,附子,官桂川烏之類,以引經藥引至各經,如手臂用桑條,股足用牛膝,威靈仙之類,以行氣藥通其氣,如烏藥,木香

白話文:

標題:[關於麻木症(附加脫陽症)]

內容: 大多數人都認為麻木是一種疾病,但事實上,麻和木其實是有區別的。所謂的"麻",指的是既不是癢也不是痛,而是肌肉內部感覺像是有千萬隻小蟲在爬行或沸騰,你去按它不會停止,反而越撓越嚴重。而所謂的"木",同樣既不是癢也不是痛,但是自己的肌肉卻像是別人的肌肉一樣,你去按它感覺不到,去撓它也毫無知覺。因為麻是像木那樣的混亂,所以被稱為麻木;而木則像是麻的加重版,所以被稱為木。麻的情況下,肌肉仍能感知到痛癢,而木則完全沒有感覺。

然而,要判斷這疼痛的根源,該如何下結論呢?一般來說,麻和木都有短期和長期之分。短暫的麻木可能是因為坐臥姿勢不當,身體的某個部位受到壓迫,導致血液循環減慢,氣血未能順利流通。但若麻感過於強烈,也會呈現出類似木的狀態。而短暫的木,也是因為坐臥姿勢不當,身體受到寒冷侵襲,使得血液無法流動,氣血長時間無法到達,從而產生木的感覺。然而,若木的情況有所好轉,也會出現類似麻的現象。

這些短暫的麻木,雖然可能源於氣血不足,但通常不足以成為病態。只有長期的麻木或木,才真正算是病態。

如果一個人整年整月每天都在麻木,那就是長期的麻木了。長期麻木並非由於坐臥姿勢不當,而是因為體內氣血虛弱,風痰聚集造成病患,無法正常感受麻的感覺。因為風邪的影響,痰液會隨風而動,如同風吹起波浪,自然沸騰。當肌肉中充滿了風痰,陰陽二氣的運行受阻,當然就會產生麻木的感覺。

如果一個人整年整月每天都在木,那就是長期的木了。同樣的,這並非由於坐臥姿勢不當,而是由於體內存在大量凝滯的死血,加上外在風寒的影響,以及陽氣虛弱,導致肌肉失去活力,感覺像是與自身無關,這就是木的原因。人的身體是由氣血供養的,一旦氣血流動緩慢,就會生病,更何況是氣血完全無法流動。這正是長期麻木和木的可怕之處。然而,麻木的部位如果範圍較小,還是可以治療的。

但如果半邊身體或某一肢體都出現這種情況,治療起來就非常困難了。醫生了解這些,就能對患者的生死、病情的輕重有清晰的判斷,使用藥物的技巧也就更加高明。但不能固守成規,對於暫時性的麻木或木,使用強力的藥物會損害體內的正氣;而對於長期的麻木或木,使用輕微的藥物則無法達到效果。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治療。

【脈象】

脈象浮而濡,屬於氣血虛弱;脈象浮而緩,屬於濕氣;脈象浮而緊,屬於寒氣;脈象澀而芤,屬於死血;脈象緊而滑,屬於濕痰。

【處方】

人參調元湯 用於治療全身麻木,四肢疲倦。

配方:人參、沙參、黃耆(各二錢),甘草(五分),肉蓯蓉、白芍、川芎(各一錢),北五味(二十七粒)。用水煎煮後溫服。

舒氣活絡丸 用於治療男女因七情所感,氣血不通暢,手腳麻木。

配方:當歸(酒洗)、白芍(酒炒)、沉香(避免接觸火)、香附(醋製,各二兩)、桂枝(八錢)、川芎、牛膝、烏藥、蒼朮(炒)、薏苡仁(炒)、生地(避免接觸鐵器)、柴胡、丹皮(炒)、桑寄生(各二兩五錢)、甘草、防己、茯神(各一兩)、大附子(一個,童便黃連製)。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加入四兩老薑搗碎的汁液,再加水製成丸狀。空腹時服用,每次三錢,用開水送服。

總體而言,對於麻木的情況,儘管可能涉及風痰和死血的問題,但在治療上,應該使用熱性藥物作為引導,例如生薑、附子、官桂、川烏等,以引導藥物到達各個經絡,如手臂可用桑條,腿腳可用牛膝,威靈仙等,並使用行氣藥物來促進氣的流通,如烏藥、木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