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玉案》~ (8)
(8)
1. 中濕門(附痿症)
濕者天地鬱蒸之氣也。方其升騰於上,氣猶籠結而未開,雖寒天值之,亦覺其溫暖。此濕氣之熱者也。及其布護於下,氣將流演而舒散,雖暑月值之,亦覺其清涼。此濕氣之寒者也。濕氣之熱者,多中於氣虛之人,則發而為濕熱之症。頭面如裹而四肢浮腫身體沉重,而轉側不便者是也。
濕氣之寒者多中於血虛之人,則發為寒濕之症。四肢酸疼而關節不利,筋脈拘攣而行履重滯者是也。其有不因鬱蒸之氣而得者,必其冒雨而行,涉水而走,或露卧以取涼,或汗衣而不解,漸漬於肌肉之中,滲入於骨髓之內,流溢於脾胃之間,牢纏於腰腎之處,則肌內冷而骨髓痛,脾胃薄而腰腎疼,挾於風痰,則麻而不仁,兼乎死血,則木而不覺,動乎火邪,則腫痛而難忍。隨其所感而病斯痼焉。
白話文:
濕氣之說:
濕氣,乃天地間鬱積蒸騰之氣所化。當其上升之時,氣體尚且凝結未散,即使在寒冬,也會讓人感到溫暖,此乃濕氣之熱也。
待其下降瀰漫之時,氣體將會舒展散開,即使在酷暑,也會讓人覺得涼爽,此乃濕氣之寒也。
濕氣之熱,多侵襲氣虛之人,引發濕熱之症。患者頭面如被包裹般沉重,四肢浮腫,身體沉重,轉身翻側皆感不便。
濕氣之寒,多侵襲血虛之人,引發寒濕之症。患者四肢酸痛,關節僵硬,筋脈拘攣,行走沉重。
除了天地鬱蒸之氣,也可能因冒雨行走、涉水而行,或露宿取涼,或汗衣不解,濕氣逐漸浸潤肌肉,滲入骨髓,流溢脾胃,牢牢纏繞腰腎,造成肌內寒冷、骨髓疼痛,脾胃虛弱、腰腎疼痛。若挾帶風痰,則麻木不仁;若兼有死血,則肢體僵硬無感;若遇火邪,則腫痛難忍。
濕氣所致之病,皆因其所感而發,病症頑固難治。
其有不因冒雨涉水等而得者,必其內傷生冷酒面之類,多肚腹腫脹。醫者審其濕之或寒或熱,或虛或壯,病之在上在下,感之在外在內,因其病而藥之,庶乎其得之矣。
【脈雲】
中濕之脈,沉緩微細。兼風者浮。兼寒者澀。兼熱者滑數。兼痛者洪而浮緩。濕在表浮而緩。濕在里沉而微。
【立方】
滲濕湯 治濕傷脾胃,下部虛腫,大便泄瀉,小便不利。
丁香 蒼朮 白朮 薑黃 茯苓 甘草 陳皮(各等分)
白話文:
若有人沒有因為淋雨涉水等原因而生病,那一定是內傷生冷酒麵之類的食物,導致腹脹。醫生要仔細判斷濕氣是寒是熱,虛是實,病症是在上半身還是下半身,是外感還是內傷,根據病因用藥,才能治癒。
濕氣入脈,脈象沉緩微細。如果兼有風邪,脈象會浮。兼有寒邪,脈象會澀。兼有熱邪,脈象會滑數。兼有疼痛,脈象會洪而浮緩。濕邪在表,脈象浮而緩。濕邪在裡,脈象沉而微。
滲濕湯可以治療濕邪損傷脾胃,下半身虛腫,大便泄瀉,小便不利。藥方包括:丁香、蒼朮、白朮、薑黃、茯苓、甘草、陳皮,各等分。
棗二枚。薑三片。煎八分服。
清燥湯 治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致寒涼以救之。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腰下痿軟,癱瘓不能舉動,行步不正。此方主之。
茯苓(去皮) 蒼朮(米泔浸炒) 澤瀉 豬苓 人參(各一錢) 神曲(炒) 當歸 黃 (蜜炙)橘紅(各八分) 升麻 黃柏(酒炒) 柴胡 白朮(土炒) 甘草 生地 麥門冬(各七分去心) 北五味(九粒)
白話文:
清燥湯
藥方:
- 棗子兩枚
- 生薑三片
- 煎煮至藥液剩下八分,服用。
功效:
本方適用於六、七月間,濕氣盛行,導致脾胃受損,進而影響腎氣,出現腰部以下痿軟無力,癱瘓不能行動,走路不穩等症狀。
方義:
- 濕氣過盛,影響脾胃,導致腎氣不足。
- 燥金受濕熱侵襲,阻礙了腎水的生化,腎氣虧虛。
- 腎虧則腰以下痿軟無力,癱瘓不能行走。
組成:
- 茯苓(去皮) 一錢
- 蒼朮(米泔浸炒) 一錢
- 澤瀉 一錢
- 豬苓 一錢
- 人參 一錢
- 神曲(炒) 八分
- 當歸 八分
- 黃芪(蜜炙) 八分
- 橘紅 八分
- 升麻 八分
- 黃柏(酒炒) 八分
- 柴胡 八分
- 白朮(土炒) 七分
- 甘草 七分
- 生地 七分
- 麥門冬(去心) 七分
- 北五味子 九粒
注:
- 藥材的重量單位為「錢」,一錢約等於3.75克。
- 藥材的處理方法,如「去皮」、「米泔浸炒」、「酒炒」等,需按照傳統中藥炮製方法進行。
棗二枚。煎八分服。
腎著湯 治腎傷濕,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自利。
雲術 茯苓(各二錢) 乾薑(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棗二枚。煎七分熱服。
防己黃 湯 治風濕相搏,客在皮膚,四肢少力。
防己(二錢五分) 白朮 黃 (各二錢) 甘草(八分)
薑三片。棗二枚。煎七分服。
獨活寄生湯 治腎氣虛弱,坐卧濕地,或當風取涼,風邪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疼痛,行步艱難。並治白虎歷節風。
白話文:
用兩枚大棗,煎煮八分飽,服用。
這道藥方叫做「腎著湯」,用來治療腎臟受寒濕侵襲,導致身體沉重、腰部冰冷,感覺像坐在水中,不口渴卻小便自利的情況。
藥材包括雲術、茯苓各兩錢,乾薑一錢五分,甘草五分。
用兩枚大棗,煎煮七分熱,服用。
這道藥方叫做「防己黃湯」,用來治療風濕相互交纏,入侵皮膚,導致四肢無力。
藥材包括防己二錢五分,白朮、黃各兩錢,甘草八分。
加入三片薑、兩枚大棗,煎煮七分飽,服用。
這道藥方叫做「獨活寄生湯」,用來治療腎氣虛弱,長期坐臥潮濕的地方,或是在風中受涼,導致風邪侵入腳膝,出現偏癱、寒冷麻痺、行動不便,以及白虎歷節風等症狀。
白芍(酒炒) 獨活 當歸(各一兩) 桑寄生(二兩) 熟地(酒煮) 人參 川芎 茯苓(去皮) 杜仲(鹽水炒) 秦艽(各五錢) 防風 牛膝 細辛 桂心(各四錢) 甘草(一錢炒)
白話文:
白芍(酒炒)、獨活、當歸(各一兩)、桑寄生(二兩)、熟地(酒煮)、人參、川芎、茯苓(去皮)、杜仲(鹽水炒)、秦艽(各五錢)、防風、牛膝、細辛、桂心(各四錢)、甘草(一錢炒)。
2. 附:痿症
四肢軟弱,身體重滯,經年不能起床,而飲食如故不痛不酸,有似乎濕而實非濕,乃肺經受熱,其葉焦垂,不能統攝一身之氣,故成痿疾。
【脈雲】
舉要曰。尺脈虛弱緩澀而緊。洪大者不治。
【立方】
潤肺扶氣湯 治痿症。肺枯氣弱。
茯苓 人參 白朮 甘草 麥門冬 黃芩(各一錢) 桔梗 百合 薏苡仁(各八分) 北五味(九粒) 當歸 生地(各一錢二分)
白話文:
四肢無力,全身沉重,長期臥床不起,但飲食正常,也沒有疼痛或酸楚,看似濕氣重,卻又不完全是濕氣,而是肺經受熱,肺葉枯燥下垂,無法統攝全身氣息,因此導致痿症。
水煎加藕汁半鐘。食後服。
又方 治火炙肺枯。不能統攝。
山梔仁(炒黑) 栝蔞仁(去油) 當歸(酒洗) 生地 百部(各一錢五分) 紫河車(二錢)
天門冬(去心) 陳皮 桔梗(蜜炒) 人參 沙參(各一錢)
棗二枚。燈心三十莖。食後服。
白話文:
水煮藥材,加入半碗蓮藕汁,飯後服用。
另一個藥方,治火氣灼傷肺部,導致肺功能衰退。
黑炒山梔仁、去油栝蔞仁、酒洗當歸、生地、百部各一錢五分,紫河車二錢,去心天門冬、陳皮、蜜炒桔梗、人參、沙參各一錢,大棗兩枚,燈心草三十根,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