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台玉案》~ (4)

回本書目錄

(4)

1. 江南溪毒

江東江西諸源澗有蟲,名曰短狐溪毒,又名射公。其蟲有翅能飛,有一長角橫在口前,如弩檐。臨其角端如上弓,以氣為矢。無目,有耳能聽。在山源水中,聞人聲使以氣毒射人,故謂之射公。此蟲畏鵝,鵝能食之。此症似乎傷寒,寒熱往來,身不喜冷,筋急體強,目疼頭痛,張口呻吟,咳嗽,呼吸悶亂,始終更不能言,朝輕暮重。非其土人中之,便謂之傷寒。

今說其狀,以明其症,與傷寒別矣。

螺螄疔

惡寒發熱,胸膈作悶,身發紅點,如蚊跡者,類乎傷寒。此點起之於手,沿至於心前,其人發狂悶亂而斃。不知者,但以傷寒發斑治之,百無一生也。

白話文:

江東和江西地區有種寄生蟲,名叫短狐溪毒,也被稱為射公。這種蟲子有翅膀會飛,嘴前有一根長角,形狀像弩箭的檐。它們會在角尖部像搭箭一樣,用氣流作為箭矢。這種蟲子沒有眼睛,但有耳朵能聽見聲音。它們生活在山間溪水附近,當聽到人類聲音時,會用氣流攻擊人類,因此被稱為射公。這種蟲子怕鵝,鵝能吃掉它們。

這種病症看起來像是傷寒,表現為寒熱交織,身體不喜歡冷,肌肉緊繃,四肢僵硬,眼睛疼痛、頭痛,張開嘴巴呻吟,咳嗽,呼吸困難,開始時還能說話,但逐漸變得無法言語,早上輕微,晚上加重。如果不是當地人感染,就會被誤診為傷寒。

現在描述一下這種病狀,以明確其症狀,與傷寒有所不同。

螺螄疔

出現惡寒發熱,胸部和腹部感到不適,身體上出現紅點,類似於蚊蟲叮咬的痕跡,這與傷寒相似。這些紅點首先出現在手上,然後蔓延到心口位置,讓人發狂,最終導致死亡。如果不瞭解,可能會誤以為是傷寒引起的皮疹,治療後無一人生存。

2. 治法

見《外科正宗》) 以三角針刺其紅點之首尾處出血。外用銹鐵釘,磨水敷之。內服犀角地黃湯立愈。(方見《外科正宗》)

白話文:

根據《外科正宗》,使用三角針在紅點的兩端刺穿並使其出血。然後,外用銹鐵釘磨成水敷於患處。內服犀角地黃湯,可迅速痊癒。(相關方劑詳見《外科正宗》)

3. 水漬法

(陽毒漸深六脈洪大內外結熱舌卷焦黑鼻如煙煤.)

疊布數重.新水漬之.稍捩去水.搭於患人胸上.須臾蒸熱.又以別浸冷布易之.頻換熱稍退.再進陽毒藥.

白話文:

"若陽毒症狀逐漸加深,脈搏變得洪大,身體內外皆有熱感,舌頭乾燥卷縮呈焦黑色,鼻子如同沾染了煙煤。

需將多層布疊放,浸入清水中,稍微扭去水分,然後敷在病人的胸部。不久後,會感到胸部被布覆蓋的地方發熱,接著用另一塊浸過冷水的布替換掉熱布。頻繁更換熱布,當發熱情況有所緩解時,再施以治療陽毒的藥物。"

4. 附:傷風

傷風之症乃風邪客於腠里。灑淅惡寒,噴嚏呵欠,頭疼發熱類於傷寒,但見風寒即怕。亦不太甚者是也。

【脈雲】

陽浮陰弱。大蓋肺部見浮者,多以此為辨。

【立方】

加味香蘇飲

川芎 紫蘇 羌活 防風 蒼朮 香附 甘草 荊芥 白芷(各三錢) 葛根 前胡(各一錢)上加蔥頭十枚。生薑三片。煎服以被覆取汗為度。

白話文:

感冒病症是因為風邪侵入皮膚腠理。會有發冷、打噴嚏、哈欠、頭痛、發燒等類似傷寒的症狀,但是對風寒的反應過度敏感。這些症狀可能不會特別嚴重。

根據《脈雲》: 陽氣浮現而陰氣虛弱。大抵在診斷肺部疾病時,出現浮脈的多以此為依據。

根據《立方》: 加味香蘇飲

配方如下:川芎、紫蘇、羌活、防風、蒼朮、香附、甘草、荊芥、白芷(每種三錢)、葛根、前胡(每種一錢)。再加上蔥頭十枚、生薑三片。將所有材料煎煮後服用,並用被子覆蓋身體,讓身體自行出汗為宜。

若以為小疾而不治,日久則風入於肺,必成咳嗽,即費調理矣。凡感風邪,初起忌服茯苓。以其味淡,善乾滲泄。有表症服之則引邪入於陰經也。如當用補,或消痰,或消食,以香蘇飲為主方,隨症加減。不得一一細贅矣。

白話文:

如果以為是小病就不治療,時間久了,風就會侵入肺部,必然會變成咳嗽,到時候就需要費力調理了。凡是感受風寒,剛開始的時候忌諱服用茯苓。因為茯苓味淡,善於乾燥滲泄,如果出現表症服用茯苓,就會把邪氣引進陰經。如果需要補益,或是消除痰液,或是消食,以香蘇飲為主要方劑,根據症狀加減藥物。其他細節就不一一贅述了。

5. 附:註夏

每遇春末夏初.便覺頭疼腳酸.神思困倦.飲食減少.四肢消瘦.軟弱乏力.

補中固元湯 治註夏一切等症.

人參 黃耆 白朮 甘草(各一錢) 生地(二錢) 當歸 陳皮(各八分) 棗二枚.煎八分.臨卧服.

又方 治汗不時出.發熱惡寒.四肢無力作渴.

石膏(二錢 熟) 知母(鹽水炒) 人參 甘草 陳皮 玄參(各一錢五分)

加浮小麥八分.煎服.

白話文:

每到春末夏初,就會覺得頭疼腳酸,精神萎靡,食慾不振,四肢消瘦,無力疲乏。

「補中固元湯」可以用來治療這種夏季常見的各種症狀。

藥方如下:人參、黃耆、白朮、甘草各一錢,生地二錢,當歸、陳皮各八分,大棗兩枚。煎煮八分,睡前服用。

另一個方子是用來治療盜汗、發熱惡寒、四肢無力、口渴等症狀的。

藥方如下:熟石膏二錢,鹽水炒知母一錢五分,人參、甘草、陳皮、玄參各一錢五分,浮小麥八分。煎煮服用。

6. 中風門(附癇症)

夫人似乎無恙而卒然中風者,豈一朝一夕之故哉。蓋內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土必先潰也,而後水決之。木必先枯也,而後風摧之。夫物且然而況於人乎。

經曰。邪之所輳,其氣必虛風豈能以自中乎人亦人之自受乎風耳。使其內氣充足,精神完固,則榮衛調和,腠理緘密,雖有風將安入乎。惟其不戒暴怒,不節淫欲,或飢不暇於食,或寒不暇於衣,或嗜酒而好色,或勤勞而忘身,或當風而沐浴,或大汗而行房或畏熱而露卧,

或冒雨而奔馳,以致真元耗亡氣血消盡,大經細絡,積虛彌年。平時無甚痛苦,而不知榮衛皆空,徒存軀殼。正猶無心之木,將折未折,無基之牆,欲頹未頹,其勢已不可支,而方且自謂無恙,遂迷而不知戒。一旦為賊風所襲,如劇冠操刃,直入無人之境,勢若破竹,不移時而皆潰。

白話文:

這位夫人看似毫無病恙,卻突然中風,這絕非一朝一夕所致。道理很簡單,物體腐敗才會招來蟲子,土地崩潰才會導致水患,樹木枯竭才會被風吹倒。事物皆是如此,人又何嘗不是呢?

《經書》上說:「邪氣匯集之處,必然是身體虛弱的地方。」風怎麼可能無緣無故地侵襲人體呢?人之所以會中風,是因為自身受了風寒。如果內氣充足,精神飽滿,則氣血流通順暢,肌膚緊密,即使有風也無處可入。

然而,有些人卻不注意保養身體,動不動就暴怒、縱慾,或者飢寒交迫、衣食不周,又或者嗜酒好色、勞累過度,甚至冒著風雨洗澡、大汗淋漓後行房事,或是在炎熱天氣睡在露天地,或是在雨中奔走。這些行為都會導致精氣神耗損,氣血枯竭,經絡阻塞,長年積累虛弱。

平時可能沒有什麼明顯的痛苦,但實際上已經氣血虧虛,形同虛設,只剩下一個空殼。就好比一棵無根的樹,搖搖欲墜;一堵沒有地基的牆,隨時可能倒塌,其情況已經岌岌可危。然而,他們卻自以為無恙,迷迷糊糊,不加戒備。

一旦遇到惡風襲擊,就如同兇惡的強盜持刀闖入空無一人的地方,勢如破竹,頃刻之間就瓦解潰敗。

則杯酒談笑之間,舉步轉移之頃,卒然顛仆頓為廢人,不亦重可快哉。由是觀之,雖由外風之中,實因內氣之虛也。然人之一身,表裡上下未必皆虛,惟積虛之處,氣多不貫而勢有偏重,故一為風所入,而肢体是乎廢矣。若以臟腑言之,則又各有形症焉。中臟者,多滯九竅,故有唇緩矢音,鼻塞耳聾,目瞀便秘之症。

中腑者,多著四肢,故有半身不遂,手足不隨,左癱右瘓之形。又有中血脈者,則外無六經之形症,內無便溺之阻澀,惟口眼歪斜,或左或右而已。而手足動靜起居,食息故無恙也。其或股不能舉,口不能言,更無別症,乃中經也。比中臟腑則為輕,比之中血脈猶為重耳。

白話文:

所以,在杯酒談笑,轉眼之間,突然倒地變成廢人,難道不令人惋惜嗎?由此可見,雖然是外風入侵,但根本原因還是內氣虛弱。人體表裡上下並非全部虛弱,只是積虛的地方,氣血不流通,造成身體某處力量偏重,所以一旦被風侵入,就會導致肢體失常。若從臟腑來說,則會有不同的症狀。中臟者,多影響九竅,所以會有嘴唇遲緩、發音含糊、鼻塞耳聾、眼花便秘等症狀。中腑者,多影響四肢,所以會有半身不遂、手足不聽使喚、左邊癱瘓或右邊癱瘓的現象。還有中血脈者,則沒有六經的症狀,也沒有大小便的阻礙,只表現為口眼歪斜,或是左邊歪或是右邊歪。而手腳的活動起居,飲食睡眠都正常。如果只是腿抬不起來、口不能說話,沒有其他症狀,就是中經了。與中臟腑相比,中經症狀較輕,但比中血脈還要嚴重。

然因其病而藥之,則中臟者,宜下,中腑者,宜汗,中經者,宜補血以養筋,中血脈者,宜養血以通氣。此皆可治之症也。而又有難易於其間。中臟為難而,中腑次之,中經又次之。其或國中於血脈,藥之而愈,苟不守禁忌,必復中而中必在於臟。中一次則虛一次,虛一次,

則重一次。故中腑雖可治也,由先中血脈與經,而後及於腑,則難治矣。中臟本難治也,由先中腑而後及於臟,則不治矣。若中腑而兼中臟與傷寒兩感者何異。其又可生耶。凡中風口開者,為心絕。手撒者,為脾絕。眼合者,為肝絕。遺尿者,為腎絕。聲如鼾睡者,為肺絕。汗出如油者,為元氣內絕。筋痛者,為無血。發直指而為頭上竄面赤如妝,而汗綴如珠。

白話文:

患病後需要用藥治療,內臟病症應該用瀉藥,腑臟病症應該用發汗藥,經脈病症應該用補血藥來滋養筋骨,血脈病症應該用養血藥來暢通氣血。這些都是可以治療的病症,但治療難易程度有所不同。內臟病最難治,腑臟病次之,經脈病又次之。如果病症一開始只是影響血脈,用藥後痊癒,但沒有遵守禁忌,很可能再次發病,而這次發病就會影響到臟器。一次發病就虛弱一次,虛弱一次就會加重一次。所以雖然腑臟病可以治癒,但如果先影響血脈和經脈,然後才影響到腑臟,就比較難治。內臟病本來就難治,如果先影響腑臟,然後才影響到內臟,就無法治癒了。如果同時影響到腑臟和內臟,還伴隨著傷寒,就等於病入膏肓,難以救治了。中風後如果嘴巴張開,就是心臟停止跳動;手無力下垂,就是脾臟停止運作;眼睛閉合,就是肝臟停止運作;尿失禁,就是腎臟停止運作;呼吸鼾聲如睡,就是肺臟停止運作;汗水像油一樣流出,就是元氣內虛;筋骨疼痛,就是沒有血氣;頭髮直立,頭上竄痛,臉色紅得像塗了胭脂,汗水像珍珠一樣掛在額頭,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徵兆。

皆所不治之症也。其有一中即死者,何為而如此之急耶。蓋人之五臟,以心為君。心也者,所以主宰乎一身者也。五臟之中,惟心最難死。故人死氣絕一身盡冷,而心頭獨熱者,以其難死故也中臟之人,不即死者,以四臟之氣雖絕,而心猶未絕也。一中其心則杯酒未乾,片言未盡,而魂魄先亡矣。

縱有起死回生之藥,亦何所施乎。大法中風諸症,總屬風痰。國中之時,不論在表在里,必先以攻痰祛風

白話文:

這些都是難以治療的病症。如果有人在治療過程中就去世了,為什麼要如此急躁呢?因為人體的五臟,以心臟為君主。心臟是主宰全身的器官。五臟之中,唯獨心臟最難死亡。所以人死後氣息斷絕,全身冰冷,但心頭卻仍然發熱,就是因為它難以死亡的緣故。

在治療過程中,如果病人沒有立即死亡,是因為雖然四臟的氣息已經斷絕,但是心臟還未停止跳動。一旦心臟停止跳動,即使酒杯還沒喝完,話還沒說完,魂魄就會先離開人世了。

即使有起死回生的藥物,也無處可施。所有中風的症狀,都屬於風痰。在治療的過程中,無論是表症還是里症,都要先以攻痰祛風的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