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緝庵

《虛損啓微》~ 卷上 (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7)

1. 骨蒸

凡治骨蒸,熱深在裡,一切輕揚之藥,皆在所禁。若用以升散之,反引熱勢外出,而增其熾灼,乾涸津液,肌肉枯槁,求其止在內熱,且不可得,安望其熱除病止乎?水虧血燥,陰火沸騰,宜加減一陰煎加青蒿主之。若精血留於經脈,阻陽為熱,積陰為疰,蒸久血乾,速宜去瘀,麥煎散主之。

又風附於骨,亦令蒸熱盜汗,宜秦艽鱉甲散,或柴胡梅連丸。又有陽邪入骨,不能泄越,而先寒後熱,脈長有汗者,宜用石膏。

白話文:

對於治療骨蒸這種病症,由於熱邪深藏於體內,所有性質輕揚的藥物,都應該避免使用。如果使用這些能提升散發的藥物,反而會導致體內的熱氣向外擴散,使得病情更加嚴重,加速體內津液的消耗,導致肌肉枯萎。這樣一來,想要抑制體內的熱度都難以做到,更何況期望能夠根治疾病呢?

當體內水分不足,血液乾燥,陰火亢奮時,應該使用加減一陰煎加上青蒿來治療。若精血滯留在經脈之中,阻礙了正常的生理運行,導致熱毒積聚,形成一種長期的慢性疾病,長期以往,血液也會乾涸,此時應迅速排除體內的瘀血,可以使用麥煎散來治療。

另外,當風邪侵入骨骼,也會導致發燒盜汗,這時可使用秦艽鱉甲散,或者柴胡梅連丸來治療。再者,當陽性的邪氣進入骨骼,無法正常排出,而導致先冷後熱,脈搏長且有汗的情況下,則適合使用石膏來治療。

2. 遺精

虛損而兼遺泄者,如實漏卮,最難調治也。或緣君火之搖,或緣相火之盛,或緣玉門之不固,或緣心腎之不交,又或氣不攝精,而滑脫不禁,或元陽衰憊,而關開亂流,急須反觀內養,而以藥餌調劑,必使痛斷根株,然後本病可得瘳也。

君火不清,神搖於上,精搖於下。火甚者,宜先以二陰煎之類,清去心火;火不甚者,宜先以柏子養心丸、天王補心丹之類,收養心氣,然後用藥固之。相火易動,肝腎多熱,而易於疏泄者,惟經驗豬肚丸為最,或用固精丸之類。然須察其火之微甚,宜清者,亦當先清其火。

玉門不固者,宜苓朮菟絲丸,或水陸二仙丹,金鎖正元丹、金鎖思仙丹之類。心腎不交者,宜坎離交濟丹。氣不攝精者,宜秘元煎,或舉元煎、壽脾煎,或十全大補湯。元陽不足者,宜右歸丸、八味丸、家韭子丸,或固腎丸之類。

白話文:

對於那些因為身體虛弱並且伴有遺精問題的人來說,他們就像一個實質上有漏洞的瓶子,非常難以治療。可能是由於心火過旺,或是腎火太盛,或者是性器官控制力不佳,或者心與腎的能量無法協調,也可能因為氣力無法控制精液,導致它們不受控制地流失,或是因為元氣衰弱,導致精液無序地外流。這時,我們必須要進行內省和自我修養,並配合藥物進行調整,必須切斷病根,這樣疾病才能被真正治好。

如果心火不清,上面的精神會動盪,下面的精液也會跟著動盪。對於心火過旺的人,應該先使用二陰煎一類的藥物來清除心火;對於心火不是那麼嚴重的人,應該先使用柏子養心丸、天王補心丹一類的藥物來安撫心氣,然後再用藥物來鞏固。對於容易肝腎熱,容易疏洩的人,經驗豬肚丸是最佳選擇,或者可以使用固精丸一類的藥物。然而,必須判斷心火的強弱,如果需要清心火,也應先清心火。

對於性器官控制力不佳的人,可以考慮使用苓朮菟絲丸,或者水陸二仙丹、金鎖正元丹、金鎖思仙丹一類的藥物。對於心腎能量無法協調的人,可以使用坎離交濟丹。對於氣力無法控制精液的人,可以使用祕元煎,或者舉元煎、壽脾煎,或者十全大補湯。對於元氣不足的人,可以使用右歸丸、八味丸、家韭子丸,或者固腎丸一類的藥物。

3. 女人月閉

凡婦女病損至旬月半載後,未有不經閉者,此因陰竭,所以血枯,最為危殆。必須漸漸通利,方可回生。若或久久斷絕,斷難施治。然欲其不枯,無如養營,欲其通之,無如充之,但使雪消,則春水自來,血盈則經脈自至耳。若再用桃仁、紅花之類,是與榨乾汁者無異,非治法也。

血枯經閉,通用烏賊丸。水不制火,夜熱盜汗,及煩渴咳嗽者,宜一二三四五陰等煎,擇宜用之。欲念不遂,心脾鬱結者,宜逍遙飲。三陰虧弱,無寒無熱平臟者,宜小營煎、五福飲,或左歸飲、左歸丸之類。三陰虧弱,兼陽虛者,宜大營煎、理陰煎,及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湯丸之類。

白話文:

[女性月經停止]

大凡女性在患病長達數個月至半年之後,通常會出現月經停止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陰氣耗盡,導致血液乾涸,可說是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必須逐步調理使之暢通,才能恢復生命活力。如果長期沒有月經,治療上就會非常困難。想要避免血液乾涸,最重要的就是滋養身體;想要使其通暢,最重要的是充實體力。只要像雪融化一樣,自然會有春水來臨,血液充足,月經自然就會恢復。

如果使用像是桃仁、紅花這類藥物,就等同於榨乾已經快乾涸的水分,並非適當的治療方法。

對於血液乾涸導致月經停止的情況,一般會使用烏賊丸來治療。若是因為水不剋火,導致夜晚發熱、盜汗,以及煩躁口渴、咳嗽等症狀,可以選擇一二三四五陰等煎劑,根據個人情況選用。如果因為情感需求無法滿足,造成心脾鬱悶,適合使用逍遙飲。對於三陰虛弱,且無寒無熱的平和體質者,適合使用小營煎、五福飲,或者左歸飲、左歸丸等。對於三陰虛弱,同時伴有陽虛的患者,適合使用大營煎、理陰煎,以及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湯丸等藥物。

4. 諸虛見症

兩顴紅或唇紅,陰虛於下,逼陽於上也。仲景先生云:其面戴陽者,下虛故也。

虛而渴欲多飲,腎水不足,引水自救也,又火乘金位也。

足心如烙,虛火爍陰,湧泉涸竭也。

喑啞聲不出,腎氣竭也。蓋聲出於喉,而根於腎。經曰:內奪而厥,則為喑俳,腎氣虛也。

虛而喘急,陰虛肺格,氣無所歸也。又水不制火,衝脈上衝也。

喉乾嚥痛,真水虧,虛火上炎也。

不眠恍惚,血不養心,神不能藏也。又腎不交心,心火無制也。

時多煩躁,陽中無陰,柔不濟剛也。

易生嗔怒,水虧木燥也。

盜汗不止,有火則陰不能守,無火則陽不能固也。

骨痛如折,腎主骨,真陰敗竭也。尋常痛,骨衰而火乘之也。

筋急痠痛,肝失所滋也。

痰如清水,而口不渴,水泛為痰,脾不制水也。

痰多白沫而口渴,水沸為痰,陰火煎熬也。宜壯水以制相火。

心下跳動,氣不歸精也。經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欲納氣歸原者,惟有補陰以配陽一法。

小便黃澀淋瀝,真陰虧,氣不化水也。

消瘦,精不生氣也。又燥萬物者,莫⿰火堇乎火,陰火盛也。若肉極者,陰火久灼難治,若勞倦傷脾而然,宜用十全大補湯。

善驚,火起於心也,或心傷而神不安也。

爪甲痛,木極筋虧,金氣乘之也。用豬膏養筋。

腰脅痛,肝腎虛也。

不能久立,筋不束骨也。當滋腎生肝。

不能獨臥,肝腎虛也。

皮毛枯,無津液以充澤皮毛也。

足心痛,肝腎傷也。

手指微脹,言語急遽,真陰虧也。當清金滋水。

合目恍惚不寧,陰虛而三焦包絡之火遊行也。

內熱,五心熱,水虧火炎也。

虛損呃逆,水不制火,木挾火勢,沖逆而上也。

口瘡,心火上炎也。宜天王補心丸。

目昏,腎虛也。宜六味地黃,加柴胡、五味。

虛而大便結,水虧液涸也,宜地六湯。

胸膈隱痛,腎虛不能納氣歸源,氣滯於上,而不流暢也。補陰之中須納氣。

虛損頭運,上焦陽氣虛也,或陰虛血損,氣逆上衝也。

怔忡不寧,血虛或有痰也。各臟有疾,皆能與包絡之火合動而為怔忡,隨其所犯而補瀉之,更須從包絡而調之平之。如各臟移熱於心,以致包絡火動,治亦如之。

健忘,心血不足,而痰與火亂其神明也。又腎不足而志衰,不能上通於心也。

膻中不樂,怒則氣上,恐則氣下,一怒一恐,拂於膻中也。宜用柴胡、苓、澤以升降之,亦有可用連以平其逆者。

胸中痞塞,居暗避人,病名卑惵,血不足也。宜養營湯加減治之。

自覺吾身之外,更有一我,病為離魂,心氣虛也。單補其心,心足而魂自定。

鬚髮脫落,腎枯火炎,肺失治節,而內風妄動也。

虛人頭頂出汗,腎水不足,而腎火有餘也。宜滋腎清肺,用桑葉、熟地、五味、麥冬蜜丸,服二月愈。若用止澀之藥,則目昏耳聾矣。

白話文:

諸虛見症

臉頰或嘴唇泛紅,是陰虛在下,逼迫陽氣上升。張仲景說:臉色發紅的人,下焦虛弱造成的。

虛弱而口渴想喝很多水,是腎水不足,以水來救急,也是火邪侵犯金氣。

腳心像被烙鐵燙到一樣,是虛火灼傷陰液,湧泉穴的精氣枯竭。

聲音嘶啞說不出話,是腎氣衰竭。因為聲音源於喉嚨,而根本在腎臟。經書說:內臟功能衰退而厥逆,就會導致聲音嘶啞,這是腎氣虛弱造成的。

虛弱而呼吸急促,是陰虛肺氣不足,氣沒有歸宿。也是水不能制衡火,衝脈逆衝上行。

喉嚨乾痛,是津液虧損,虛火上炎。

失眠恍惚,是血液不能滋養心臟,神志不能安定。也是腎臟不能與心臟相協調,心火失控。

經常煩躁,是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陰柔不能制衡陽剛。

容易生氣發怒,是腎水不足,肝木乾燥。

盜汗不止,有火則陰氣不能固守,無火則陽氣不能固攝。

骨頭疼痛像折斷一樣,是腎臟主骨,真陰精氣衰竭。一般的骨痛,是骨骼衰弱而火邪乘虛而入。

筋絡拘急疼痛,是肝臟失於滋養。

痰液像清水一樣,但不口渴,是水液泛濫成痰,脾臟不能制約水液。

痰多且白沫狀,並且口渴,是水液沸騰成痰,陰虛火旺煎熬津液。應該補益腎水來制約相火。

心窩處跳動,是氣機不能歸於精氣。經書說:胃部的大絡脈,叫做虛里,出自左乳房下方,跳動時衣服會跟著動,是宗氣洩漏。想要讓氣機歸於原位,唯有補益陰氣來配合陽氣這一方法。

小便黃赤澀痛,是真陰虧損,氣機不能化生水液。

消瘦,是精氣不能化生氣血。又說,使萬物乾燥的,沒有比火更厲害的了,這是陰虛火旺。如果消瘦嚴重,是陰火長期灼傷難以治療,如果是勞累傷脾造成的,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

容易驚恐,是心火上升,或者心神受損,神志不安。

指甲疼痛,是肝木過盛,筋絡虧損,金氣乘虛而入。可以用豬油來滋養筋絡。

腰肋疼痛,是肝腎虛弱。

不能久站,是筋絡不能束縛骨骼。應該滋補腎臟,疏通肝氣。

不能獨自睡覺,是肝腎虛弱。

皮膚乾燥粗糙,是沒有津液來滋潤皮膚。

腳心疼痛,是肝腎受損。

手指略微腫脹,說話急促,是真陰虧損。應該清瀉肺金,滋養腎水。

閉上眼睛就感到恍惚不安,是陰虛,三焦和包絡的火邪遊走。

內熱,五心煩熱,是水液虧損,火邪熾盛。

虛損呃逆,是水不能制衡火,肝木助長火勢,衝逆向上。

口腔潰瘍,是心火上炎。應該服用天王補心丸。

眼睛昏花,是腎虛。應該服用六味地黃丸,再加柴胡、五味子。

虛弱而大便乾燥,是水液虧損,津液枯竭。應該服用地黃六物湯。

胸膈隱隱作痛,是腎虛不能納氣歸元,氣機停滯在上,不能通暢。補益陰氣的同時,必須要納氣。

虛損而頭暈,是上焦陽氣虛弱,或者陰虛血損,氣機逆衝上行。

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是血虛或者有痰飲。各個臟腑有疾病,都能和包絡的火邪共同活動而導致心神不定,應根據所犯臟腑進行補瀉,更需要從調和包絡入手。例如各臟腑移熱於心,導致包絡火動,治療方法也類似。

健忘,是心血不足,痰火擾亂神明。也是腎氣不足,意志衰弱,不能上通於心。

膻中部位不舒服,生氣則氣機上逆,害怕則氣機下陷,一怒一恐,都會影響到膻中。應該用柴胡、茯苓、澤瀉來升降氣機,也有一些情況可以用連翹來平息逆氣。

胸中痞塞,喜歡躲在暗處,不願見人,這種病叫卑惵,是血不足。應該服用養營湯加減治療。

感覺自己身體之外,還有一個自己,這種病叫離魂,是心氣虛弱。單獨補益心臟,心臟充足了,魂魄自然就安定了。

鬚髮脫落,是腎精枯竭,火邪熾盛,肺臟失去調節功能,內風妄動。

虛弱的人頭頂出汗,是腎水不足,而腎火有餘。應該滋補腎陰,清瀉肺熱,服用桑葉、熟地黃、五味子、麥冬蜜丸,服用兩個月就會痊癒。如果用收斂止汗的藥物,就會導致眼睛昏花,耳朵發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