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損啓微》~ 卷下 (9)
卷下 (9)
1. 徙薪飲(新方)
治三焦凡火,一切內熱,漸覺而未甚者,先宜清以此劑,其甚者,宜抽薪飲。
陳皮(八分),黃芩(二錢),麥冬,芍藥,黃柏,茯苓,牡丹皮(各錢半)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如多鬱氣逆傷肝,脅肋疼痛,或致動血者,加青皮、梔子。
白話文:
【徙薪飲(新方)】
這帖藥方主要用來治療三焦部位的各種火熱症狀,以及身體內部的熱氣,適合用在那些感覺到有些微熱感但尚未到嚴重程度的人。對於這種情況,應先服用此藥劑來清熱,若是病情已相當嚴重的話,則建議使用抽薪飲。
藥方成分包括:陳皮八分,黃芩二錢,麥冬、芍藥、黃柏、茯苓和牡丹皮各一錢半。
煎煮時,使用一杯半的水量,煎至剩下約七分水量即可,於飯後一段時間溫熱服用。若患者有鬱悶的情緒,或是肝臟受損導致兩側肋骨處疼痛,甚至出現出血現象,可在藥方中加入青皮和梔子。
2. 清化飲(新方)
治血熱妄行,陰虧,諸火不清等症。
芍藥,麥冬(各二錢),丹皮,茯苓,黃芩,生地(各二三錢),石斛(一錢)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如覺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一錢五分。熱甚而渴或頭痛者,加石膏一二三錢。下熱便澀者,加木通一二錢,或黃柏、梔子、皆可隨症用之。如兼外邪發熱,加柴胡一二錢。
白話文:
這張處方叫做[清化飲(新方)],主要用於治療因血過熱導致的不正常出血,或是陰液不足,以及各種火氣旺的症狀。
藥方裡有:芍藥、麥門冬(每種兩錢),牡丹皮、茯苓、黃芩、生地(每種二到三錢),石斛(一錢)。
將這些藥材加入一盅半的水,煎煮至剩下約七分的水量,飯後一小時左右趁溫服用。如果感覺到骨蒸潮熱且多汗,可以額外加用地骨皮一錢五分。若火氣大到口渴或是頭痛,可以再加些石膏,量在一到三錢之間。若是下焦火氣大,排便困難,可以加一二錢的木通,或者使用黃柏、梔子,根據具體症狀來決定。假如有外感風邪導致的發燒,則可以加一二錢的柴胡。
3. 秦艽鱉甲散
治風勞骨熱盜汗。
秦艽,知母,當歸,鱉甲,烏梅,青蒿,柴胡,地骨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風邪侵擾導致的骨骼發熱及盜汗症狀。
所需藥材包含:秦艽、知母、當歸、鱉甲、烏梅、青蒿、柴胡以及地骨皮。這些藥材組合而成的方劑稱為[秦艽鱉甲散]。
4. 柴胡梅連丸
治同上。
柴胡,前胡,烏梅,胡連,豬脂,豬髓,童便,韭白
白話文:
以上就是所需的全部翻譯內容。
5. 逍遙飲(新方)
治婦人思郁過度,致傷心脾,衝任之源,血氣日枯,漸至經脈不調者。
當歸(二三錢),芍藥(錢半),熟地(三五錢),棗仁(二錢,炒),茯神(錢半),遠志(三五分,制),炙甘草(一錢),陳皮(八分)
水二盅,煎七分,食遠溫服。如氣虛者,加人參一二錢。如經水過期兼痛滯者,加酒炒香附一二錢。
白話文:
這份處方名為「逍遙飲」(新方),用於治療因過度憂鬱導致心脾受損的女性,進而影響到血液和氣息的正常運作,造成月經失調。
處方成分如下:當歸(約7-9克),芍藥(約4.5克),熟地(約10.5-15克),炒過的酸棗仁(約6克),茯神(約4.5克),經過處理的遠志(約1.5-2.5克),炙甘草(約3克),陳皮(約2.4克)。
使用兩杯水來煎煮這些藥材,煎至剩下七分水量時服用。最好在飯後一段時間,趁熱溫服。如果患者有氣虛的症狀,可添加人參(約3-6克)。如果月經延遲並且伴有疼痛,則可加入酒炒香附(約3-6克)。
6. 金水六君煎(新方)
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喘急等症,神效。
當歸(二錢),熟地(三五錢),陳皮(錢半),半夏(二錢),茯苓(二錢),炙甘草(一錢)
水二盅,生薑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遠溫服。如大便不實而多濕者,去當歸,加山藥。如痰盛氣滯,胸脅不快者,加白芥子七八分。如陰寒盛而嗽不愈者,加細辛五七分。如兼表邪寒熱者,加柴胡一二錢。
白話文:
這張處方叫做[金水六君煎(新方)],主要治療的是肺和腎虛弱且寒冷,導致水分代謝失調產生大量痰液的情況,或是年紀大了出現陰虛,血液和氣力不足,再受到外界風寒影響,出現咳嗽、噁心嘔吐、多痰以及呼吸困難等症狀,效果非常顯著。
藥物成分包括:當歸(約6克),熟地(約10至15克),陳皮(約4.5克),半夏(約6克),茯苓(約6克),炙甘草(約3克)。
用兩杯的水量,加入生薑3到7片,煎煮到剩下約八分滿的量,在飯後一段時間溫熱服用。如果大便不成形且水分多,可以去掉當歸,加入山藥。若痰多且氣滯,胸口或側胸感到不舒適,可以加白芥子7到8分。如果體內陰寒嚴重,咳嗽久久無法痊癒,可加細辛5到7分。若是同時有外感風寒,出現發燒畏寒的現象,可加柴胡3到6克。
7. 貝母丸(新方)
消痰熱,潤肺止咳,或肺癰肺痿,乃治標之妙劑。
貝母一兩,為末,用沙糖或蜜,和丸龍眼大,或噙化,或嚼服之。若欲劫止久嗽,每貝母一兩,宜加百藥煎、蓬砂、天竺黃各一錢,佐之尤妙。如無百藥煎,即炒醋文蛤一錢亦可,或粟殼亦可酌用。若治肺癰,宜加白礬一錢,同貝母丸服,如前最妙。
白話文:
這是一個新編製的貝母丸處方,主要功效在於消除痰熱,滋潤肺部並止咳。對於肺部疾病,如肺癰或肺萎縮,它更是個非常有效的治療選擇。
具體製作方式是:取一兩的貝母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砂糖或是蜂蜜,搓揉成龍眼大小的丸子,可以直接含化或咀嚼服用。如果想長期控制咳嗽,則每份一兩的貝母中,可以再添加百藥煎、蓬砂、天竺黃各一錢,效果更佳。如果沒有百藥煎,也可以用一錢的醋炒文蛤替代,或者考慮使用粟殼。若要治療肺癰,則應再添加一錢的白礬,與貝母一同製成丸子服用,依照前述的方式,效果最佳。
8. 一柴胡飲(新方)
一為水數,從寒散也。凡感四時不正之氣,或為發熱,或為寒熱,或因勞因怒,或婦人熱入血室,或產後經後,因冒風寒,以致寒熱如瘧等症,但外有邪而內兼火者,須從涼散,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錢),黃芩(錢半),芍藥(二錢),生地,陳皮(各錢半),甘草(八分)
水一盅半,煎七八分,溫服。如內熱甚者,加連翹一二錢隨宜。如外邪甚者,加防風一錢佐之。如邪結在胸而痞滿者,去生地,加枳實一二錢。如熱在陽明而兼渴者,加天花粉或葛根一二錢,熱甚者,加知母、石膏亦可。
白話文:
這是一個名為「一柴胡飲」的新方中醫藥方。數字一在此處代表的是用水量,並表示此方能驅散寒氣。無論是因為四季中不正常的氣候影響,導致發燒、冷熱交替,或是因勞累、生氣,甚至婦女在月經期間或產後不慎受風寒,出現類似瘧疾的冷熱交替等症狀,只要確定是外部受到感染,內部又有火氣的情況下,就應該用清涼的藥物來散熱,這個藥方正是對應這種情況。
藥方成分如下:柴胡約二至三錢,黃芩一錢半,芍藥二錢,生地、陳皮各一錢半,甘草八分。
用一杯半的水,煮到剩下七到八分的水量,溫熱時服用。如果體內的熱氣非常嚴重,可以再添加一二錢的連翹。如果外在的病邪很強烈,可再加一錢的防風。若病邪在胸部形成積滯導致脹滿,則去掉生地,加入一二錢的枳實。若是在陽明經絡有熱且伴有口渴,可以加一二錢的天花粉或葛根,熱度非常高時,也可以加上知母和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