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緝庵

《虛損啓微》~ 卷下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0)

1. 二柴胡飲(新方)

二為火數,從溫散也。凡遇四時外感,或其人元氣充實,臟氣素平無火,或時逢寒勝之令,本無內熱等症者,皆不宜妄投涼藥,以致寒滯不散,宜此主之。

陳皮(一錢五分),半夏(二錢),細辛(一二錢),厚朴(錢五分),生薑(三五七片),柴胡(一錢半或二三錢),甘草(八分)

水一盅半,煎七八分,溫服。如邪盛者,可加羌活、白芷、防風、紫蘇之屬,擇而用之。如頭痛不止者,加川芎一二錢。如多濕者,加蒼朮。如陰寒氣勝,必加麻黃一二錢,或兼桂枝。不必疑也。

白話文:

二指的是火氣,藥方以溫散寒氣為目的。如果遇到四時外感,或體質強壯,內臟機能平穩,沒有內火,或正值寒氣盛行的季節,本身沒有內熱等症狀,就不應該隨意服用涼性藥物,避免寒氣滯留,導致病情加重。這個藥方就很適合這種情況。

藥方包括:陳皮一錢五分、半夏二錢、細辛一二錢、厚朴錢五分、生薑三五七片、柴胡一錢半或二三錢、甘草八分。

用水一盅半,煎煮至七八分,溫熱服下。如果邪氣旺盛,可以加羌活、白芷、防風、紫蘇等藥材,根據情況選擇使用。如果頭痛不止,可以加川芎一二錢。如果濕氣過重,可以加蒼朮。如果陰寒氣盛,一定要加麻黃一二錢,或配合桂枝使用。不用懷疑,藥方有效。

2. 三柴胡飲(新方)

三為木數,從肝經血分也。凡人素稟陰分不足,或肝經血少,而偶感風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補而散者,或病後產後感冒,有不得不從解散,而血氣虛弱,不能外達者,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錢),芍藥(錢半),炙甘草(一錢),陳皮(一錢),生薑(五七片),當歸(二錢,溏泄者易以熟地)

水一盅半,煎七八分,溫服。如微寒咳嘔者,加半夏一二錢。

白話文:

三是木的數,與肝經的血分相應。凡是天生陰氣不足,或是肝經血少,偶爾受風寒,或者邪氣不深,可以兼顧補益和散寒的人,或是產後或病後感冒,不得不散寒,但血氣虛弱,不能外達的人,都適合用這個方子。

柴胡(二三錢)、芍藥(錢半)、炙甘草(一錢)、陳皮(一錢)、生薑(五七片)、當歸(二錢,如果腹瀉的人可以用熟地代替)。

水一盅半,煎煮七八分,溫熱服下。如果伴有輕微的寒咳嘔吐,可以加半夏一二錢。

3. 四柴胡飲(新方)

四為金數,從氣分也。凡人元氣不足,或忍飢勞倦,而外感風寒,六脈緊數微細,正不勝邪等症,必須培助元氣,兼之解散,庶可保全,宜此主之。

柴胡(一二三錢),炙甘草(一錢),生薑(三五七片),當歸(二三錢,瀉者少用),人參(二三錢或五七錢,酌而用之)

水二盅,煎七八分,溫服。如胸膈滯悶者,加陳皮一錢。

白話文:

元氣不足,勞累過度,或受寒風侵襲,導致脈象緊而細微,身體抵抗力減弱時,需要補充元氣並驅散寒邪,才能恢復健康。可以服用柴胡、甘草、生薑、當歸和人參,根據體質調整用量,水煎服。如果胸悶,可加陳皮。

4. 五柴胡飲(新方)

五為土數,從脾胃也。脾土為五臟之本,凡中氣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非此不可。此與四柴胡飲相表裡,但四柴胡飲止調氣分,此則兼培血氣,以逐寒邪,尤切於時用者也,神效不可盡述。

柴胡(一二三錢),當歸(二三錢),熟地(三五錢),白朮(二三錢),芍藥(錢半,炒用),炙甘草(一錢),陳皮(酌用或不必用)

白話文:

五行中,土屬五,而脾胃亦屬土。脾土為五臟之根本,凡是中氣不足,且外邪無法散去者,非脾土不可。

此方與四柴胡飲相表裡,但四柴胡飲只調氣分,而此方則兼顧培補血氣,以驅除寒邪,尤其適合當下時節使用,其神效不可盡述。

方劑組成:柴胡(1-3錢)、當歸(2-3錢)、熟地(3-5錢)、白朮(2-3錢)、芍藥(錢半,炒用)、炙甘草(1錢)、陳皮(酌用或不必用)。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遠熱服。寒勝無火者,減芍藥,加生薑三五七片,或炮乾薑一二錢,或再加桂枝一二錢,則更妙。脾滯者,減白朮。氣虛者,加人參隨宜。腰痛者,加杜仲。頭痛者,加川芎。勞倦傷脾陽虛者,加升麻一錢。

白話文:

將藥材用水一碗半煎煮,煎到剩下三分之七的藥汁,待藥汁涼一些後服用。如果體質偏寒,沒有出現發熱症狀,可以減少芍藥的用量,並加入生薑三到五片,或者用炮乾薑一到二錢,或者再加桂枝一到二錢,效果會更好。如果脾胃積滯,可以減少白朮的用量。如果氣虛,可以根據情況適量添加人參。如果腰痛,可以加入杜仲。如果頭痛,可以加入川芎。如果勞累过度伤了脾陽,出現陽虛症状,可以加入升麻一錢。

5. 正柴胡飲(新方)

凡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疼身痛,痎瘧初起等症,凡血氣平和,宜從平散者,此方主之。

柴胡(一二三錢),防己(一錢),陳皮(錢半),芍藥(二錢),甘草(一錢),生薑(三五片)

水一盅半,煎七八分,熱服。如頭痛者,加川芎一錢。如熱而兼渴者,加葛根一二錢。如嘔惡者,加半夏一錢五分。如濕勝者,加蒼朮一錢。如胸腹有微滯者,加厚朴一錢。如寒氣勝而邪不易解者,加麻黃一二三錢,去浮沫服之,或蘇葉亦可。

白話文:

如果出現外感風寒,伴隨發熱惡寒、頭疼身痛,或瘧疾初期等症狀,且身體氣血平和,適合用平和散寒的藥方。這個方子主要用柴胡、防己、陳皮、芍藥、甘草、生薑,水煎服用。如果頭疼加重,可以加川芎;如果發熱口渴,可以加葛根;如果嘔吐,可以加半夏;如果濕氣重,可以加蒼朮;如果胸腹微有不適,可以加厚朴;如果寒氣重,邪氣難解,可以加麻黃,去浮沫服用,也可以用蘇葉代替。

6. 柴陳煎(新方)

治傷風兼寒,咳嗽發熱,痞滿多痰等症。

柴胡(二三錢),陳皮(錢半),半夏(二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生薑(三五七片)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如寒勝者,加細辛七八分。如風勝氣滯者,加蘇葉一錢五分。如冬月寒甚者,加麻黃一錢五分。氣逆多嗽者,加杏仁一錢。痞滿氣滯者,加白芥子五七分。

白話文:

治療傷風兼寒,咳嗽發熱,痞滿多痰等症的方劑:

藥材:

  • 柴胡:二三錢
  • 陳皮:一錢半
  • 半夏:二錢
  • 茯苓:二錢
  • 甘草:一錢
  • 生薑:三五七片

煎藥方法:

  • 水一盅半,煎至藥汁剩下七分,飯後溫服。

加減法:

  • 若寒氣較重者,可加細辛七八分。
  • 若風邪較盛,氣機阻滯者,可加蘇葉一錢五分。
  • 若冬季寒氣甚重者,可加麻黃一錢五分。
  • 若氣逆咳嗽頻繁者,可加杏仁一錢。
  • 若胸悶腹脹,氣機阻滯者,可加白芥子五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