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濟世神驗良方》~ 外科附錄 (10)

回本書目錄

外科附錄 (10)

1. 外科附錄

又方

鉛粉、輕粉,人乳調塗碗底,用艾熏透刮下,仍用人乳調敷。

又方

麵粉、蔥頭搗貼。

又方

男子頭垢,桐油調作夾紙膏貼。

治痔瘡及漏,花椒子二錢,豆腐漿一碗,每日空心服一月效。

又方

魚腥草,夏枯草,鳳尾草,醬板草,瓦花草(即瓦蔥),龍鬚草(即楊樹根鬚),谷樹葉濃煎熏洗。如已成漏,加團魚血熬膏服之。

又方

治痔漏。胡黃連(末)一兩,穿山甲(麻油煮黃),槐花(炒),石決明(煅末)煉蜜丸如麻子大,早晚米飲下一錢,四十日效。如四邊有硬肉,加蠶繭二十(炒研),並治遍身諸漏。

又方

豬肉三斤,好酒三斤煮熟,上摻皮硝三錢,日日食之,管自退出。

又方

硫黃四兩(入干豆腐煮一日研),紅棗一斤,煮爛丸如梧子,雄黃二錢為衣,日服三錢,管自退出,兩料愈。

又方

治腸風痔漏下血,貓兒殘一兩,酒煎露一宿,空心服。

又熏洗方,大黃、皮硝、五倍子各一兩,煎湯,入冬瓜皮內熏洗。

又方

治痔痛。五倍子四兩,煎濃湯熏洗,如癢加皮硝。一方用韭地蚓糞半升。

又方

荊芥、皮硝、五倍子、甘草煎湯熏洗,再用田螺、冰片水搽。

又方,魚腥草熏洗。

又點痔方,大田螺一個(去靨),真膽礬一錢,冰片一分,並研入螺,置碗內周圍架好,以新缽蓋之,埋人行處一晝夜,取出點痔,日五次可以除根。

又方

白礬一兩二錢,白砒五錢,蠍梢八錢(瓦焙為末)黃丹(水飛)六錢,草烏頭末二錢鐵杓燒紅,待冷揩淨,先下礬化,次砒,次下三味,生麻油調敷,日三次,出黃水而消,先用筆蘸甘草湯洗淨上藥。

又方

治臭痔,生礬一塊塞之。

又方

治痔如瓜。以艾灸痔頂五七壯,瀉膿血而愈。

又方

治內痔。

熊膽三分,蘆薈,雷丸各二分,冰片半分,胡蘿蔔(煨半熟,蔥亦可)

綿裹蘸藥入幽門。

又方

治漏年久者、難治者。麻雀立屎三粒,綠豆六粒,飛面、輕粉各一錢,水調捻條入管,外用膏藥貼之,三日一上。

治坐板瘡,紫蘇湯加鹽滷一鍾熏洗,再用杏仁(去油)、輕粉各一錢,豬髓調塗。

又方

雞心檳榔一個,香油磨,加硫黃少許搽之。

又方

槐枝二斤,乾荷葉三張煎湯,入鹽二兩熏洗。

又方

桕油一兩,枯礬五錢,輕粉八分擦之。

又方

蛇床子、黃柏等分為末,麻油搽。

又方

五倍子五錢,枯礬五分,鉛汞各一錢炒成粉,豬油搽。

又方

甘草湯洗,白豆蔻殼燒存性摻之。

又方

煨土磚坐之。

治爛腿,白芷,紅占(一方用黃蠟),飛丹,片粉,輕粉,蔥頭搗豬髓調敷,油紙紮住,七日一換,兩次痊愈。

又方

胡椒、玄胡索,癢加膽礬,癢甚加枯礬,為末,桐油調搽住。

又方

破靴底、爛黃牛皮(牛水不用)燒為末,桐油調搽。

又方

鴉桕樹葉(經霜落地者)醋浸一宿貼之。

白話文:

外科附錄

幾個治療方法:

  1. 將鉛粉、輕粉用人乳調和塗抹在碗底,用艾草熏透後刮下,再用人乳調和敷上。

  2. 將麵粉、蔥頭搗碎後敷貼患處。

  3. 治療男子頭垢,用桐油調製成膏狀,夾在紙中敷貼。

  4. 治療痔瘡及肛漏:花椒子二錢,豆腐漿一碗,每日空腹服用,一個月見效。

  5. 用魚腥草、夏枯草、鳳尾草、醬板草、瓦花草(即瓦蔥)、龍鬚草(即楊樹根鬚)、谷樹葉濃煎後熏洗。如果已經形成肛漏,再加入團魚血熬製成膏服用。

  6. 治療痔漏:胡黃連末一兩,穿山甲(用麻油煮至黃色),槐花(炒過),石決明(煅燒成末),用煉蜜丸成麻子大小,早晚用米湯送服一錢,四十天見效。如果患處周圍有硬塊,再加入炒研的蠶繭二十個,此方也可治療全身各處的漏症。

  7. 豬肉三斤,好酒三斤煮熟,加入皮硝三錢,每日食用,痔瘡自然會排出。

  8. 硫黃四兩(放入干豆腐中煮一日後研磨),紅棗一斤,煮爛後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用雄黃二錢做藥衣,每日服用三錢,痔瘡自然會排出,兩種藥物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9. 治療腸風痔漏下血:貓兒屎一兩,用酒煎煮一夜,空腹服用。

  10. 熏洗方:大黃、皮硝、五倍子各一兩,煎煮後,放入冬瓜皮內熏洗。

  11. 治療痔瘡疼痛:五倍子四兩,煎煮濃湯熏洗,如果發癢,加入皮硝。另一方是用韭地蚓糞半升。

  12. 用荊芥、皮硝、五倍子、甘草煎湯熏洗,再用田螺、冰片水塗擦。

  13. 用魚腥草熏洗。

  14. 點痔方:取大田螺一個(去除螺靨),真膽礬一錢,冰片一分,一起研磨後放入螺殼內,放在碗裡,用新的缽盂蓋上,埋在人行處一夜,取出後點在痔瘡上,每日五次,可以根除。

  15. 白礬一兩二錢,白砒五錢,蠍梢八錢(瓦上焙乾研磨),黃丹(水飛)六錢,草烏頭末二錢,用鐵勺燒紅後冷卻擦淨,先放入白礬溶化,然後依次加入砒霜及其他三味藥,用生麻油調和敷貼,每日三次,直到流出黃水消腫為止,使用前先用筆蘸甘草湯清洗患處。

  16. 治療臭痔,將生礬一塊塞入患處。

  17. 治療像瓜一樣的痔瘡:用艾灸灸灼痔瘡頂部五到七壯,排出膿血即可痊癒。

  18. 治療內痔:熊膽三分,蘆薈、雷丸各二分,冰片半分,胡蘿蔔(煨半熟,也可加蔥)用棉花裹住蘸藥,送入幽門。

  19. 治療久治不愈的肛漏:麻雀糞三粒,綠豆六粒,飛面、輕粉各一錢,用水調和成條狀,插入肛門,外用膏藥貼敷,三日換藥一次。

  20. 治療坐板瘡:紫蘇湯加入鹽滷一鍾熏洗,再用杏仁(去除油分)、輕粉各一錢,豬髓調和塗抹。

  21. 雞心檳榔一個,用香油磨碎,加入少量硫黃塗抹。

  22. 槐枝二斤,乾荷葉三張煎湯,加入鹽二兩熏洗。

  23. 桕油一兩,枯礬五錢,輕粉八分,塗擦患處。

  24. 蛇床子、黃柏等量研磨成粉,用麻油調和塗擦。

  25. 五倍子五錢,枯礬五分,鉛、汞各一錢炒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塗擦。

  26. 用甘草湯清洗,再加入白豆蔻殼燒成灰末。

  27. 用煨熱的土磚坐患處。

  28. 治療爛腿:白芷、紅藥(一方用黃蠟)、飛丹、片粉、輕粉、蔥頭搗碎後用豬髓調和敷貼,用油紙紮住,七日換藥一次,兩次即可痊癒。

  29. 胡椒、玄胡索,如果發癢,加入膽礬;如果非常癢,加入枯礬,研磨成粉末,用桐油調和塗擦。

  30. 將破靴底、爛黃牛皮(不用牛水)燒成灰末,用桐油調和塗擦。

  31. 鴉桕樹葉(經霜落地者)用醋浸泡一夜後敷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