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濟世神驗良方》~ 幼科門 (1)

回本書目錄

幼科門 (1)

1. 幼科門

推散氣促攻中指,夾根掐汗出少府;橫紋和氣皆腹痛,定吼後谿覓昏沉;水瀉兼瘧疾,輕搖𦙒肘調營血;二便不通或瀉行,陰陽分按陰□□;膈胸痞滿欲消詳,八卦運行化痰疾;久掐⿰火胥箸大陵穴,能消諸熱退目赤;陽池頭痛推可止,腹痛尋穴按中渚;喘吼無名夾指根,勞宮外掐止瀉泄。

推拿小兒要訣,心經有熱作癡迷,天河推過作洪池;肝經有病人多痹,推動脾土病能除;脾土有病食不進,推動脾土效必應;肺經受風咳嗽多,手把肺經久按摩;腎經有病小便塞,推動腎水即救得;大腸有病泄瀉多,好把太陽著意摩;命門有病元氣虧,脾土太陽八為卦;三焦生病多寒熱,天河六腑神仙訣;膀胱有病作淋疴,腎水八卦運天河;膽經有病口作苦,只從妙法推脾土;胃經有病寒氣攻,涼卻肺經能去風;小腸有病早來攻,橫紋𦙀門推可通。

掐法,掐驚之法,起自中指甲肉盡處,先掐一下,以引動其血脈,隨揉九九數,以調和其元氣,所謂先沖而後補也,此名蒼龍擺尾之法。次及小指、食指,再以口咬大拇指,亦向甲肉盡處一咬一放,輕重得宜,亦九九數,是為龍入虎口法也。

再以右手大指望小兒印堂推至髮際,到囪門,共推二十四下,次以兩手大指於印堂分摩眉間,至太陽、太陰穴,復至印堂中掐五下、九下,如此圖。復向髮際、囟門、山根、準頭、人中、地角各掐一把。此法通五臟,行氣血,壯精神,除風痰,為開關秘訣,百病俱用此法。

若瀉痢,開關後仍向臍下揉百遍即止;若驚風暴死,取男左女右中指外一分,重掐一下,見哭出汗方是活症,此探生死之妙訣也。如欲兒汗,開關後從男左女右風池掐一下,太陽穴揉十餘下,其汗自出;多欲止,從右風池掐一下,即止。

或欲兒吐,開關後,用大指中指按見頰車、太陰、太陽穴,先瀉二十四下,各行單雙數目,緊緊拿住,待有哭聲時才放,再急將兒大指甲一線之地,外面重掐即吐,待吐而放,吐多從甲內一線掐一下即止。若欲兒下,開關後用手心在兒龜尾穴,左轉十下,氣海穴重揉三下,右轉即瀉下。

凡治諸病,如外感則汗之,內傷則下之,內外兩感方用吐法。務要知生死之基,全在活法,故曰:下學可以言傳,上達必由心悟。

按摩法,按以留之,摩以去之,掐以沖之,揉以和之,運則行之,推則走之,搓則轉之,搖則動之。凡小兒不拘何病,父母抱之,以手掌心貼兒臍下、小腹,往上輕輕托抱之,又令一人抱其頭,左右旋搖各數十,能令五臟沖和,百病消散。其睡時亦以手按小腹,功效如神。

三關脈訣,虎口脈紋亂,兒童氣不和;三關參脈色,百病見沉疴;黃色雷轟□,赤煩人叫呼;白疳⿱肉奄食積,紫熱嚇青多;槍刺風痰怪,環珠脾胃魔;外彎風熱犯,內曲食寒魔;黑粒流珠斃,紅絲內熱過;風痰兼氣急,紅脈感寒科;黑色命關透,良醫無奈何。

白話文:

幼科門

推拿小兒時,散氣促攻可用中指;夾根掐汗則用少府穴;腹部橫紋按壓和氣可治腹痛,定吼則按後谿穴,昏沉亦可在此穴尋找原因。水瀉兼瘧疾,輕搖肘部可調和營血;大小便不通或瀉痢,需按壓陰部相關穴位。膈胸痞滿欲消散,可運用八卦推拿法化解痰疾;久掐勞宮穴和內關穴,能消退諸熱和眼赤;陽池穴頭痛推拿可止痛,腹痛則按壓中渚穴;喘息不止可用夾指根,勞宮穴外側掐按可止瀉。

推拿小兒的要訣:心經有熱則癡迷,可推天河穴及洪池穴;肝經有病則多痺症,推動脾土穴位可改善;脾土有病則食慾不振,推動脾土穴位效果顯著;肺經受風則咳嗽頻繁,需按摩肺經;腎經有病則小便困難,推動腎經穴位可改善;大腸有病則瀉痢不止,按摩太陽穴;命門有病則元氣虧損,需配合脾土、太陽等穴位;三焦有病則寒熱交替,需運用天河穴及六腑相關穴位;膀胱有病則尿頻尿急,需運用腎經、八卦及天河穴位;膽經有病則口苦,推動脾土穴位;胃經有病則受寒氣侵襲,需按摩肺經祛風;小腸有病則需及時推拿橫紋及天樞穴位。

掐法:掐治驚癇,從中指指甲根部開始,先掐一下引動血脈,再揉按九九次(81次)調和元氣,此為「蒼龍擺尾」法。然後依次掐小指、食指,再用嘴輕輕咬拇指指甲根部,同樣九九次,此為「龍入虎口」法。

再以右手拇指從印堂穴推至髮際,至囪門,共推二十四下;然後用雙手拇指分別按摩印堂穴至眉間,至太陽穴、太陰穴,再回到印堂穴掐五下或九下。再掐髮際、囟門、山根、準頭、人中、地角等穴位。此法可通五臟,行氣血,壯精神,除風痰,是治療百病的關鍵方法。

若瀉痢,開關後再按摩臍下百遍;若驚風暴亡,取男左女右中指外側一分處重掐一下,見哭出汗則為活症;若想讓孩子出汗,開關後從男左女右風池穴掐一下,再按摩太陽穴十餘下;若想止汗,從右風池穴掐一下即可。

若想讓孩子嘔吐,開關後,用大拇指和中指按壓頰車穴、太陰穴、太陽穴,先瀉二十四下,按單雙數交替進行,緊緊按住,待孩子哭時再放開,再掐大指甲外側,使其嘔吐,嘔吐後從指甲內側掐一下止吐。若想讓孩子排便,開關後用掌心在龜尾穴左轉十下,再重按氣海穴三次,然後右轉即可瀉下。

治療各種疾病,外感則發汗,內傷則瀉下,內外兼感則採用嘔吐法。治療的根本在於掌握生死關鍵,故曰:「下學可以言傳,上達必由心悟。」

按摩法:按壓以留住,按摩以去除,掐按以疏通,揉按以調和,運按以推行,推拿以疏通,搓揉以旋轉,搖動以活動。小兒不論何病,父母抱著孩子,以手掌心貼著孩子腹部下方,輕輕往上托抱,另一人抱住孩子的頭,左右旋轉搖動數十次,能使五臟平和,百病消散。孩子睡覺時,亦可按壓腹部,效果顯著。

三關脈診:虎口脈紋紊亂,表示兒童氣血不和;三關脈色異常,則預示百病纏身;脈色黃色則雷鳴腹痛,赤色則煩躁啼哭;白色則疳積,紫色則發熱;脈象如槍刺狀則為風痰,環珠狀則脾胃有問題;脈象外彎則風熱犯體,內彎則受寒;脈象如黑粒流珠則預示危急,紅絲則內熱過盛;風痰兼氣急,則脈色發紅;脈色發黑,則預示病情危重。

(注:文中部分字詞因原稿模糊不清,無法準確辨識,故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