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來送、劉榮祿

《中藥炮製》~ (26)

回本書目錄

(26)

1. 牽牛

『來源』本品為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圓葉牽牛的乾燥成熟種子。

『常用名』二醜、黑白醜、黑醜牛、牽牛子。

『產地』各地皆產。以河南、安徽為佳。

『採收季節』9~10月採收。

『炮製方法』篩盡灰塵,揀去雜質,用砂炒泡取出,用時打碎。炒後能緩和其峻下作用。制二醜末,將炒好二醜,用碾槽碾成細末,用80目篩篩過備用。

『用量』1~6克。

『貯存』裝白鐵箱內加蓋防蟲。

白話文:

【牽牛】

「來源」此藥材來自旋花科植物,主要爲裂葉牽牛或圓葉牽牛的乾燥成熟種子。

「常用名稱」別稱有二醜、黑白醜、黑丑牛、牽牛子。

「產地」全國各地都有產出,但以河南、安徽的產品質量最優。

「採收季節」在每年的9月至10月進行採收。

「炮製方法」首先篩選去除灰塵和雜質,然後使用砂炒法處理,炒制完成後需打碎以便使用。炒制後的藥材可緩和其強烈瀉下的效果。製作二醜末時,將炒好的二醜研磨成細末,並通過80目的篩子篩選,備用。

「用量」一般建議使用量爲1至6克。

「貯存」應裝入白鐵箱內並加蓋,以防蟲害。

2. 蔓荊子

『來源』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

『常用名』萬金子。

『產地』山東、福建、安徽、江蘇等地。

『採收季節』9~10月。

『炮製方法』揀去雜質,篩去灰塵,曬乾放入石臼內,扦去表皮簸盡備用。為取其減少辛散之性,上清頭目,用炒荊子,將鍋燒熱,投入鍋內用文火炒至黃色為度。

『用量』3~9克。

『貯存』裝木箱內加蓋。

白話文:

【蔓荊子】

來源:此藥材來自馬鞭草科一種叫做單葉蔓荊或是蔓荊的植物,使用的是它們完全成熟的乾燥果實。

常用名稱:萬金子。

產地:主要在山東、福建、安徽、江蘇等地方生產。

採收時節:每年的9月至10月。

炮製方式:首先將蔓荊子中的雜物挑選出去,然後篩除附著的灰塵,曬乾後放入石臼內,去掉外層表皮,篩選乾淨後備用。為了降低其辛辣散發的特性,使其更適合清頭明目的作用,會使用炒製的方式。具體操作是先將鍋燒熱,再將蔓荊子倒入鍋中,用小火炒至呈現出黃色即可。

使用量:一般建議的用量是3至9克。

儲存方式:將蔓荊子裝入木箱中,並蓋好蓋子進行保存。

3. 女貞子

『來源』本品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乾燥成熟果實,栽培或野生。

『常用名』冬青子。

『產地』浙江、江蘇、湖南、福建、四川、湖北等地。

『採收季節』10~12月採收。

『炮製方法』揀凈雜質,投入蒸籠內蒸至上汽,取出曬乾。若取其收斂作用,每斤藥用紅醋2兩拌勻吸透,投入蒸籠內蒸,蒸至上汽取出曬乾即得。若取其增強補中養陰的效力,每斤藥用白酒1兩拌勻吸透,投入蒸籠內,蒸至上汽取出曬乾備用。

『用量』3~9克。

『貯存』裝木箱內,閉蓋防潮。

白話文:

【女貞子】

  • 來源:這種藥材源自木犀科的女貞樹之乾燥成熟果實,無論是栽培或是野生的都可以。

  • 常用名稱:也被稱作冬青子。

  • 產地:主要來自於浙江、江蘇、湖南、福建、四川和湖北等地。

  • 採摘時節:通常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期間進行採摘。

  • 炮製方法:首先清除掉所有的雜質,然後放入蒸籠中蒸煮至有蒸汽冒出,再取出並曬乾。如果需要利用其收斂效果,則每斤藥材需加入2兩的紅醋,拌勻使其充分吸收後,再放入蒸籠蒸煮,待蒸汽出現後取出曬乾即可。如果要增加補中養陰的效果,則每斤藥材需加入1兩的白酒,同樣拌勻讓其吸收後,放入蒸籠蒸煮,待蒸汽冒出後取出曬乾,以便隨時使用。

  • 使用量:一般建議的使用量為3至9克。

  • 貯存方式:應將其放入木箱中,密封以防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