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製》~ (29)

回本書目錄

(29)

1. 第六節 其他製法

析出結晶是將某些鹽類藥物撒在瓜瓤上,封入土壇,置於陰涼處,使結晶凝結於壇外,再用毛刷掃下。例如巴豆、千金子、瓜蔞子、肉豆蔻、西瓜霜等藥物,以及鹿角膠製程中的殘渣鹿角霜,都可通過此法取得。

取汁是將鮮藥搗碎壓榨或火烤,以取得藥物中的液體。此法適用於熱性病後期陰液大傷,或風痰阻塞經絡竅道等情況,宜選用甘涼多汁的藥物。比如梨、藕、蔗、鮮竹等,直接煎煮容易沖淡藥效,且渣滓多,患者不易接受,因此取汁更能發揮其滋陰、滑痰利竅的作用。像是梨汁、藕汁、蔗汁、竹瀝、黃荊瀝等,都是常用的例子。

白話文:

第六節 其他製法

(2)析出結晶:把一些鹽類藥材灑在帶皮的瓜瓤上,放在土壇裡,蓋好密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讓結晶析出凝結在土壇外面,再用毛刷掃下來,直到土壇外沒有結晶為止。此外,有些藥材的副產品也叫做霜,例如製作鹿角膠時剩下的鹿角殘渣就叫做鹿角霜。可以用這種方法制霜的藥材包括巴豆、千金子、瓜蔞子、肉豆蔻、西瓜等。

五、取汁

新鮮藥材搗碎後,用壓榨或加熱烘烤的方法,讓藥材裡面的汁液大量流出來,這就是取汁。取汁的目的在於治療某些疾病,尤其是在熱性病後期陰液大量損耗,或是風痰阻塞經絡的情況下,常用甘涼多汁的藥材,例如水果、鮮竹等。這些藥材本身水分很多,但渣滓也多,直接煎煮不僅會稀釋其甘涼滋陰、滑痰利竅的作用,降低療效,而且患者也不容易接受,因此採用取汁的方法更適合治療需要。例如梨汁、藕汁、甘蔗汁、竹瀝、黃荊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