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製》~ (79)
(79)
1. 第七章 植物類根及根莖類
2. 黨參
黨參為桔梗科植物黨參的乾燥根,常見別名有台黨參、潞黨參、炒黨參、紋黨。主要產地包含陝西、山西、河南、甘肅、四川、湖北等地,於秋季採挖。
炮製方法多樣,包含:
- 水洗切片曬乾: 冬季用溫水快速洗淨,春夏秋用冷水快速洗淨,除去蘆頭,切頂頭片及馬蹄片,或切六分長橫筒,曬乾。
- 蜜炙: 常用於和中補氣,每斤藥片用蜜三至四兩煉開,拌炒至金黃色,攤冷至疏散不粘手。
- 米炒: 常用於和脾健胃,每斤藥片用米三兩一同炒至深黃色。
- 其他: 亦可使用麥麩拌炒法和清炒法。
用量通常為9至15克。
保存方面,黨參易生蟲,尤其在四至八月,建議裝入缸或木箱內加蓋,並放入硫磺箱內保存。因其香甜,務必注意防蟲。
白話文:
【黨參】
來源:黨參這種藥材來自於桔梗科一種植物的乾燥根部。
常用名稱:在不同地區,黨參也被稱作臺黨參、潞黨參、炒黨參或是紋黨。
產地:黨參主要產自中國的陝西、山西、河南、甘肅、四川以及湖北等省份。
採收季節:黨參通常是在秋季進行採收。
炮製方法:首先需去除藥材中的雜質,冬季時使用溫水清洗,而春夏秋三季則使用冷水清洗,清洗後放入筐中,並用濕布覆蓋一夜。次日去除藥材的蘆頭部分,切成頂頭片或是馬蹄片,也有切成六分長的橫筒狀,然後晾曬乾燥。如果要增強其中和補氣的效果,會使用蜂蜜炮製,一斤的藥材需用三到四兩的蜂蜜,先將蜂蜜加熱至沸騰,再加入藥材拌炒至金黃色,待冷卻後確保藥材散開不黏手為最佳。如果是要增強健脾養胃的功效,則會使用米炒的方式,一斤藥材需用三兩的米,將藥材與米一同炒至深黃色即可。此外,還可使用麥麩拌炒法或清炒法。
用量:一般建議的用量為9至15克。
儲存方式:黨參應裝入缸或木箱中密封保存。由於黨參具有香甜的特性,非常容易生蟲,尤其是在4月至8月的季節,應該放在含有硫磺的箱子裡保存,以防蟲害。
3. 明黨參
明黨參,又稱牙黨、銀黨,是傘形科植物明黨參的乾燥根。主要產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
清明節後採挖,採挖後處理方式如下:
- 鮮品: 洗淨、刮皮、蒸一小時後攤晾,切成一分厚橫片。
- 乾品: 冬季用熱水浸泡半小時,春、夏、秋季用溫水浸泡20分鐘,悶潤1~2天後取出切片,曬乾或烘乾。
用量為6~12克,需注意防潮及蟲蛀,建議裝入缸或木箱內加蓋儲存。
白話文:
【明黨參】
-
來源:明黨參是從傘形科一種植物的乾燥根部取得的。
-
常用名稱:牙黨、銀黨。
-
主要產地:在中國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省份。
-
採收時間:通常在清明節後進行採挖。
-
炮製方法:新鮮的明黨參,需先清潔泥沙,然後颳去外層皮膚,放入蒸籠蒸約一小時,取出晾乾後,切成厚度約一分的橫片。乾燥的明黨參,在冬季需要用熱水浸泡半小時,而在春、夏、秋三季則只需用溫水浸泡20分鐘,之後放入籃子中,上面蓋上濕布,悶潤一到兩天後,再切成厚度約一分的橫片,最後進行曬乾或是烘乾處理。
-
使用量:一般建議使用量為6至12克。
-
貯存方式:應保存於密閉的缸或木箱中,以防潮濕和蟲害。
4. 丹參
丹參為唇形科植物的乾燥根及根莖,常見別名有紅丹參、紫丹參,主要產地為湖北、江西、湖南、河南、四川等地,秋季採挖。
炮製方法需依季節調整水溫清洗,冬季用熱水、春季用溫水、夏秋季用冷水,洗後切片曬乾。若要溫補,可清炒至微焦;若要止血,則炒至外表呈黑色。
用量一般為9至18克,應儲藏於缸內或木箱中,加蓋以防潮及蟲蛀。
白話文:
【丹參】
來源:本品來自脣形科植物丹參的乾燥根和根莖。
常用名稱:紅丹參、紫丹參。
產地:主要在湖北、江西、湖南、河南、四川等地生產。
採收季節:於秋季進行採挖。
炮製方法:先挑選去除雜質,清洗乾淨。冬季使用熱水清洗,春季用溫水,夏季和秋季則用冷水,隨後放入籃子中,覆蓋濕布,隔天取出,切成約2釐米厚的橫片,然後曬乾。如果要利用其溫補效果,則需清炒,將切片的藥材放入鍋中,用小火炒至微焦即可。若目的是為了止血,則需炒至炭化,將藥材投入鍋內,炒到外表呈現黑色即可。
用量:一般使用量為9至18克。
貯存方式:應儲存在缸內或是封蓋的木箱中,以防潮濕及蟲蛀。
5. 玄參
玄參是玄參科植物玄參的乾燥根,又名元參、黑玄參、黑參,在西南、華東、中南等地均有栽培。秋季採挖後,需去除雜質洗淨,並依季節以不同溫度的水浸泡(冬季熱水30分鐘、春季溫水20分鐘、夏秋冷水片刻),再以濕布潤透後去蘆,切片曬乾或烘乾。常用量為9~18克,貯存時需裝缸或木箱內加蓋,以防潮。
白話文:
【玄參】
來源:玄參是來自玄參科一種植物的乾燥根。
常用名稱:元參、黑玄參、黑參。
產地:在西南、華東、中南等區域都有栽種。
採收時節:通常在秋季進行採挖。
炮製方式:先去除雜質並清洗乾淨。冬季需用熱水浸泡約半小時,春季則用溫水浸泡約20分鐘,而夏季和秋季只需用冷水短暫浸泡。然後將其放入缸內,蓋上濕布使其充分吸收水分,取出後去掉蘆部,切成約2釐米厚的橫片或直片,再進行曬乾或烘乾處理。
常用劑量:每次使用量約為9至18克。
貯存方法:應存放於缸內或木箱內,並蓋好蓋子,以防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