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製》~ (67)
(67)
1. 銀柴胡
銀柴胡為石竹科植物乾燥根,又名銀胡,產於寧夏、內蒙、湖北等地。春秋兩季採挖後,揀去雜質,依季節用溫水或冷水快速清洗,撈起覆蓋濕布,隔日取出切片曬乾。若要加強養陰效果,可使用鱉血拌炒,方法與處理柴胡相同。一般用量為6~12克,需裝箱加蓋保存,注意防潮。
白話文:
【來源】此藥材是從石竹科一種叫做銀柴胡的植物中取得的乾燥根部。
【常用名】銀胡。
【產地】主要產自中國的寧夏、內蒙古和湖北等地。
【採收季節】在春季和秋季進行採挖。
【炮製方法】首先挑選去除雜質,冬季時使用溫水清洗,其他三個季節則使用冷水清洗,然後將其撈起放入籃子中,上面覆蓋濕布,隔天再取出,切成約半分厚的斜片,並進行曬乾。如果要強調其滋養陰虛的效果,可以用鱉血來炒製,其製程與柴胡相同。
【用量】一般使用量為6到12克。
【貯存】保存時應放入箱子內並蓋好,以防潮濕。
2. 前胡
前胡的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乾燥根,又名信前胡、信胡、全胡,產於江蘇、安徽、湖北等地。採收於春秋兩季。炮製方法為:先去除雜質,洗淨泥沙,春冬季用溫水浸泡20分鐘,夏秋季用冷水浸泡10分鐘,撈起放入筐內,蓋上濕布,隔天取出,切成2釐米厚的橫片,曬乾即可。
白話文:
【來源】這種藥材是從傘形科植物中的白花前胡或者紫花前胡的乾燥根部提取的。
【常用名】它有幾個常用的別名,包括信前胡、信胡和全胡。
【產地】主要產自中國的江蘇、安徽、湖北等地。
【採收季節】這種藥材在春季和秋季兩個季節進行採挖。
【炮製方法】首先要去除掉所有的雜質,然後清洗掉表面的泥沙。在春季和冬季,需要用溫水浸泡約20分鐘;而在夏季和秋季,則只需用冷水浸泡約10分鐘。浸泡後,撈出並放入籃子中,上面蓋上濕布,等到第二天再取出,切成厚度約2釐的橫片,最後曬乾即可。
3. 大薊
- 來源: 薊的乾燥地上部分。
- 產地: 主要產於江西、湖北等地。
- 採收: 秋季採挖。
- 炮製:
- 去除雜質並洗淨。
- 根據季節調整浸泡時間:冬春季溫水浸泡30分鐘;夏秋季冷水浸泡20分鐘。
- 撈出後覆蓋濕布,次日取出切成2~3分長橫片曬乾。
- 若用於止血,則需炒炭至外表黑色。
- 用量: 6~9克。
- 貯存: 裝箱加蓋,注意防潮。
白話文:
【來源】此藥材是從菊科植物大薊的地上生長部位乾燥後得到的。
【產地】主要產自江西、湖北等地方。
【採收季節】於秋季進行採挖。
【炮製方法】首先清除掉藥材中的雜質,然後清洗乾淨。在冬春季節,需使用溫水浸泡約半小時;而在夏秋季節,則需使用冷水浸泡約20分鐘。接著,將浸泡好的藥材撈出放入籃子中,上面覆蓋濕布,等到第二天再取出,切成2到3公分長的橫片,並曬乾。如果要用於止血,則需要炒炭,即把藥片放入鍋中,炒至外表呈黑色。
【用量】一般建議使用量為6到9克。
【貯存】將藥材裝箱封蓋,以防潮濕。
4. 虎杖
虎杖是蓼科植物,取其乾燥的根莖及根入藥,又名活血蓮、野黃芩,廣泛分布於南方各省。秋季採挖後,鮮品洗淨切斜片,乾品則需浸泡後切片曬乾。一般用量為6到12克,需裝箱加蓋保存,注意防潮。
白話文:
【虎杖】
來源:這一種藥材是來自蓼科一種叫做虎杖的植物,使用的部分是它的乾燥根莖以及根部。
常用名稱:活血蓮、野黃芩。
產地:主要在中國南方各省份都有生產。
採收時間:通常是在秋季進行採集。
加工方式:新鮮的根部先清洗乾淨泥土,然後切成大約半分厚度的斜片。若是乾燥的產品,則是先清洗乾淨後放入缸中浸泡2到3天,之後再撈出放到筐子裡,讓它自然瀝乾水分,上面覆蓋一層濕布,第二天再取出,切成片狀曬乾,其規格與前述相同。
使用量:一般建議的用量為6到12公克。
儲存方式:應放置於密閉的箱子中,並且要防潮。
5. 遠志
遠志為遠志科植物卵葉遠志的乾燥根,常見別名有志肉、志通、小遠志、遠志筒,主要產地在山西、內蒙、河南、河北等地,春秋季採挖。
炮製方法包括:揀去雜質、洗淨泥沙,瀝乾水分後(未去骨者需潤透抽去骨),以甘草水浸泡(每斤藥用甘草2兩煎水浸泡2小時)後曬乾或烘乾,據說去骨可除煩,甘草水浸能解毒。
若要潤肺,可使用蜜炙法,每斤藥用蜂蜜120克,將鍋燒熱,倒入蜜煉開後下藥拌炒至金黃色,取出攤冷至不黏手。此外,也可用清炒法和炒炭法。
用量一般為3~9克,貯存時應裝箱加蓋防潮,蜜炙品則用瓷缸裝。
白話文:
【來源】這一種藥材來自遠志科的一種植物,叫做卵葉遠志,我們使用的是它的乾燥根部。
【常用名】它還有幾個別名,像是志肉、志通、小遠志、遠志筒。
【產地】這種藥材主要在中國的山西、內蒙古、河南、河北等地方生產。
【採收季節】通常在春季和秋季進行採集。
【炮製方法】首先,我們要挑選出好的部分,洗淨上面的泥土,然後瀝乾水分。如果藥材還未去除骨頭,我們會先讓它充分吸飽水分,再抽出骨頭。接著,我們將藥材放入一個容器中,用甘草煮水,將甘草水倒入容器中,與藥材一同浸泡約2小時,之後再瀝乾水分,進行日曬或烘乾。去掉骨頭可以幫助消除煩躁,而用甘草水浸泡則有解毒的效果。如果需要滋潤肺部,則會用蜂蜜炒製,每斤藥材需用蜂蜜120克,先將鍋子燒熱,倒入蜂蜜並攪拌均勻,再加入藥材,炒至金黃色,取出放涼,直到手觸摸時不會沾黏即完成。此外,還可以使用清炒法和炒炭法。
【用量】一般使用的量是3到9克。
【貯存】為了防止潮濕,我們會將藥材放在密封的箱子裡保存。如果是蜜炙的,則會放在瓷缸中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