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二 (22)
卷之二 (22)
1. 龍膽草
主治補骨,瀉火,益肝膽氣,目中黃及睛赤腫脹,咽喉痛。肝胃有火,惟脾胃兩虛者忌之。
龍膽丸。龍膽草、黃連、使君子肉、青皮各等分。研末,豬膽汁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臨臥熱湯下。量兒大小加減,治疳病發熱。
又方。龍膽草、苦參、牛蒡子(炒)各等分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下。治眼胞黏睛赤爛成瘡。
龍膽苦參丸。龍膽草一兩,苦參三兩。牛膽汁和丸梧子大。每服五丸,食前麥湯下,日三次,不減增服。治谷疸、勞疸。再加龍膽一兩、梔子三七枚,豬膽汁和丸亦可。
龍膽飲。龍膽草、梔子仁各二錢,防風、山茵陳、川芎、玄參、荊芥、甘菊、枳實、甘草各一錢。研末,每服一錢五分,食後茶下。治目赤腫痛。
龍膽瀉肝湯。龍膽草(酒拌炒)、柴胡、澤瀉各一錢,車前子(炒)、木通、生地(酒拌炒)、當歸尾(酒拌)、梔子(炒)、黃芩(酒炒)、甘草各五分。水三大杯煎至一大杯,食遠熱服,更以美膳壓之。治肝經濕熱不利,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筋痿陰濕熱癢,陰腫,白濁泄血,或腹中作痛,小便澀滯等症。
神仙活命湯。龍膽草二錢,玄參八錢,黃柏一錢五分,板藍根、栝蔞、馬兜鈴、生石膏、杭白菊各三錢,生梔子二錢,生草、大生地各一錢。譫語加犀角、連翹各二錢。治白喉初起。
白話文:
龍膽草
龍膽草具有補骨、瀉火、益肝膽氣的功效,主治目黃、眼赤腫脹、咽喉痛等症。但脾胃虛弱者忌用。
龍膽丸:取龍膽草、黃連、使君子肉、青皮等量,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睡前用熱水送服,兒童需根據年齡調整用量。主治疳積引起的發熱。
另一方:取龍膽草、苦參、炒牛蒡子等量,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後服用。主治眼瞼黏連、眼赤爛成瘡。
龍膽苦參丸:取龍膽草一兩、苦參三兩,用牛膽汁和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飯前用麥湯送服,每日三次,劑量不增不減。主治黃疸(谷疸、勞疸)。也可再加龍膽草一兩、梔子三十七枚,用豬膽汁和丸。
龍膽飲:取龍膽草、梔子仁各二錢,防風、山茵陳、川芎、玄參、荊芥、甘菊、枳實、甘草各一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五分,飯後用茶送服。主治目赤腫痛。
龍膽瀉肝湯:取酒拌炒的龍膽草、柴胡、澤瀉各一錢;炒車前子、木通、酒拌炒的生地、酒拌的當歸尾、炒梔子、酒炒的黃芩、甘草各五分。用三大杯水煎成一大杯,飯後趁熱服用,並用美味的食物壓服。主治肝經濕熱導致的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筋萎、陰部濕熱瘙癢、陰腫、白濁、血崩、腹痛、小便澀滯等症。
神仙活命湯:取龍膽草二錢,玄參八錢,黃柏一錢五分,板藍根、栝蔞、馬兜鈴、生石膏、杭白菊各三錢,生梔子二錢,生草、大生地各一錢。若患者出現譫語,則再加犀角、連翹各二錢。主治白喉初期。
2. 細辛
主治:散風,通竅,破痰,利水,咳逆,百節拘攣。凡血虛內熱、氣虛有汗者忌之。
細辛散:細辛、甘草各六錢,枳實、生薑、栝蔞實、乾地黃、白朮各一兩,桂心、茯苓各一兩五錢。研末,每服方寸匕,溫酒下,治胸痹連背痛。
細辛湯:細辛、陳皮、川芎、半夏、獨活、白茯苓、白耆、炙草各等分。水煎服,治偏頭風。
白話文:
細辛
主治:祛風、通鼻竅、化痰、利水消腫,適用於咳嗽氣逆、肢體拘攣等症。但血虛內熱、氣虛自汗者忌用。
細辛散:細辛、甘草各6錢,枳實、生薑、栝樓實、幹地黃、白朮各1兩,桂心、茯苓各1兩5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匙(約方寸匕),溫酒送服,治療胸部痹痛、背痛。
細辛湯:細辛、陳皮、川芎、半夏、獨活、白茯苓、白朮、炙甘草等量。水煎服,治療偏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