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祥

《本草簡要方》~ 卷之七 (1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18)

1. 真珠

主治。瀉熱。定驚鎮心。下痰。止泄。拔毒收口生肌安魂魄除面䵟。治消渴煩熱。(和知母服)耳聾出水(吹入)目生翳膜。(研點)遺精白濁。婦人難產。胞衣不下。子死腹中。小兒驚熱。 真珠丸。真珠六兩。(以牡蠣六兩同煮一日。去牡蠣)研末。卻入水於乳缽內研。

三五日後。寬著水飛過候乾。蒸餅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溫酒下。治虛勞夢遺泄精。 又方。真珠母(即蚌殼醋淬煅)七錢五分。當歸熟地各一兩五錢。人參酸棗仁(炒)柏子仁各一兩。犀角屑茯神沉香(另研不見火)龍齒(煅醋淬另研)各五錢。研末。蜜丸梧子大。

辰砂(水飛)五錢為衣。每服四五十丸。金銀花或薄荷湯下。午後臨臥各一服。治肝膽虛風。神魂不安。狀若驚悸。 真珠散。真珠末麥冬茯神各五錢。天竺黃胡黃連羚羊角屑大黃(炒)當歸(微炒)犀角屑各三錢。金銀箔各五十片。(均研臨時和入)牛黃(細研)雄黃各一錢。

硃砂炙草各二錢。麝香(細研)少許。研末。每服五分。茵陳湯下。治心疳。 又方。真珠五錢青葙子黃芩各二兩。人參甘菊花石決明(細研水飛)川芎炙草各一兩。研末。每服一錢。食後服。治眼生翳膜。赤澀腫痛。 又方。真珠海螵蛸滑石各一錢。白茯苓人參白附子炙草全蠍麝香腦子(另研)各五錢。

生珠(另研)一錢。金箔三十片。銀箔二十片。研末。每服五分。燈心麥冬煎湯入蜜少許調下。日午臨午各一服。治客忤驚風。鬼疰驚邪。 又方。真珠末生犀角屑各五分。香附末四錢。龍腦少許研末。每服一字。一歲以下五分桃仁湯調下。治小兒氣喘多涎。 真珠膏。真珠(細研)甘菊花香豉(炒黃)井泉石各二錢五分。

研細。用白蜜一合。鯉魚膽一枚。用藥慢火熬成膏。入龍膽一錢。攪勻。點目。治眼病久不瘥。䀮䀮不見物。

白話文:

真珠

主治:清熱、鎮靜安神、化痰、止瀉、解毒生肌、安魂魄、去面部黑斑。治療消渴煩熱(與知母同用)、耳聾流膿(吹入耳中)、眼生翳膜(研磨後點眼)、遺精、白濁、婦女難產、胎盤不下、死胎腹中、小兒驚熱。

真珠丸:真珠六兩(與牡蠣六兩同煮一天,去除牡蠣)研磨成粉,加水在乳缽中研磨,三五天後,過濾水份,曬乾,蒸餅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前溫酒送服。主治虛勞、夢遺、遺精。

另一方:真珠母(即蚌殼,用醋淬火煅燒)七錢五分,當歸、熟地各一兩五錢,人參、酸棗仁(炒)、柏子仁各一兩,犀角屑、茯神、沉香(另研,勿用火)龍齒(煅燒後用醋淬,另研)各五錢。研磨成粉,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辰砂(水飛)五錢做藥衣。每次服用四五十丸,金銀花或薄荷湯送服,午后及臨睡前各服一劑。主治肝膽虛風,神魂不安,驚悸。

真珠散:真珠末、麥冬、茯神各五錢,天竺黃、黃連、羚羊角屑、大黃(炒)、當歸(微炒)、犀角屑各三錢,金銀箔各五十片(研磨後臨時加入),牛黃(細研)、雄黃各一錢,硃砂、炙甘草各二錢,麝香(細研)少許。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分,茵陳湯送服。主治心疳。

另一方:真珠五錢,青葙子、黃芩各二兩,人參、甘菊花、石決明(細研,水飛)川芎、炙甘草各一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飯後服用。主治眼生翳膜、眼紅腫痛。

另一方:真珠、海螵蛸、滑石各一錢,白茯苓、人參、白附子、炙甘草、全蠍、麝香腦(另研)各五錢,生珠(另研)一錢,金箔三十片,銀箔二十片。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分,燈心、麥冬煎湯,加少許蜂蜜調服,中午和臨睡前各服一劑。主治客忤驚風、鬼疰驚邪。

另一方:真珠末、生犀角屑各五分,香附末四錢,龍腦少許。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字,一歲以下嬰兒服用五分,用桃仁湯調服。主治小兒氣喘、流涎。

真珠膏:真珠(細研)、甘菊花、香豉(炒黃)、井泉石各二錢五分,研磨細膩,用白蜜一合,鯉魚膽一枚,慢火熬成膏,加入龍膽一錢,攪勻。點眼。主治眼病久治不愈,視力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