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七 (7)
卷之七 (7)
1. 蜈蚣
主治。祛風。散毒。攻瘀。症癖。蛇瘕。去三蟲。小兒驚癇風搐臍風口噤。
蜈蚣散。蜈蚣一對。鰾三錢。研末。防風湯調下。治破傷風。
又方。蜈蚣五十條。(酒煮)雄黃二錢。生牛膝穿山甲(生漆塗炙)檳榔薏仁(炒)各一兩。研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出汗三日愈。
治癘風赤腫。
又方。大蜈蚣一條。全蠍七個。雄黃三錢。雞子清調敷。外以豬膽皮套上。治天蛇毒。
蜈蚣膏。大蜈蚣八條。(長四五寸者。小須二十條。)土木鱉二十四個。麻油一斤。先泡油內三日。文武火熬起清煙。去滓。入黃丹四兩。柳枝不住手攪至滴水成珠罐貯。
每用少許。布攤貼。治一切已破無名惡毒。及毒蛇瘋狗百蟲咬傷。蜈蚣入耳。韭汁香油灌之皆可。入腹急服生雞子二枚。稍停服生油一盞。即吐出。蜈蚣咬傷。取雄雞倒掛片時。取雞口內涎沫塗傷處。甚者飲生雞血立效。
白話文:
蜈蚣
主治:祛除風邪、散解毒素、攻破瘀血、治療症瘕(腹部腫塊)、蛇傷引起的腹部腫塊、驅除三種腸道寄生蟲、治療小兒驚癇、抽搐、臍風、口噤(張不開嘴)。
蜈蚣散:蜈蚣一對,魚鰾三錢,研磨成粉,用防風湯送服,治療破傷風。
另一方:蜈蚣五十條(酒煮),雄黃二錢,生牛膝、穿山甲(生漆塗炙)、檳榔、薏仁(炒)各一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連續出汗三天即可痊癒。治療癘風(一種皮膚病)引起的紅腫。
另一方:大蜈蚣一條,全蠍七個,雄黃三錢,用雞蛋清調和後敷於患處,外用豬膽皮包裹。治療毒蛇咬傷。
蜈蚣膏:大蜈蚣八條(長四五寸的,或小蜈蚣二十條),土木鱉二十四個,麻油一斤。先將蜈蚣和土木鱉浸泡在麻油中三日,用文武火熬製,至起清煙,去除渣滓,加入黃丹四兩,不停攪拌至滴水成珠,貯存於罐中。
每次取少許,塗在布上敷貼,治療各種已經潰爛的不明惡毒瘡瘍,以及毒蛇、瘋狗、各種毒蟲咬傷。蜈蚣入耳,可用韭菜汁和香油灌注;蜈蚣入腹,應立即服用生雞蛋兩個,稍停片刻再服用生油一盞,即可將蜈蚣吐出。蜈蚣咬傷,可將雄雞倒掛片刻,取雞嘴裡的唾液塗抹傷處;情況嚴重者,可飲用生雞血,效果顯著。
2. 蚯蚓
主治。瀉熱。行水。中風。癇疾。傷寒熱結。大腹黃疸。(皆化水服)喉痹。利小便。歷節風痛。腎臟風疰。小兒急慢驚風。解中蠱下血。(醋漬死服)殺蛔蟲。(炒末服),地龍散。地龍官桂蘇木各九分。麻黃七分。黃柏當歸梢甘草各一錢五分。桃仁九個。水煎食前服。治腰脊痛。
或打撲損傷瘀積太陽經中。致腰脊腫腨。臂痛不可忍。又方。乾地龍五錢。虎睛一對。(炙)人參二錢五分。金銀箔三十片。天竺黃硃砂代赭石(煨醋淬)鐵粉各二錢五分。雄黃一錢五分。輕粉五分。研末。每服五分。紫蘇湯調下。治小兒諸癇。又方。干蚯蚓糞不拘多少。
研末。先以蔥椒煎湯洗。後用糞敷。治陰卵硬腫成疝。
白話文:
蚯蚓
主要治療:清熱、利水、中風、癲癇、傷寒發熱便秘、腹脹黃疸(以上需將蚯蚓製成水劑服用)。喉嚨阻塞、促進排尿、關節風濕痛、腎臟風濕病、小兒急慢驚風、解毒(治療食物中毒導致的出血)(需用醋浸泡至蚯蚓死亡後服用)、殺死蛔蟲(需炒成粉末服用)。
地龍散:地龍、官桂、蘇木各九分,麻黃七分,黃柏、當歸梢、甘草各一錢五分,桃仁九個,水煎,飯前服用,治療腰脊疼痛。
或者治療因跌打損傷導致瘀血積聚在太陽經,造成腰脊腫脹疼痛、手臂疼痛難忍的情況。另一個方劑:乾蚯蚓五錢,虎骨(炙烤)一對,人參二錢五分,金箔銀箔三十片,天竺黃、硃砂、代赭石(煨醋淬煉)鐵粉各二錢五分,雄黃一錢五分,輕粉五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紫蘇湯送服,治療小兒各種癲癇。
另一個方劑:蚯蚓糞,用量不限,研磨成粉末,先用蔥、椒煎水清洗患處,再用蚯蚓糞敷於患處,治療陰囊腫大形成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