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祥

《本草簡要方》~ 卷之五 (2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4)

1.

(截樟樹根葉枝干為薄片。置器中蒸之。蒸氣著於蓋上。冷即結晶。更加石灰等製成白粉。即為樟腦。亦有以樟腦再製充作冰片者)

樟腦主治。通竅。利氣。殺蟲。闢蠹。中惡。疥癬。風癢。強心。煎湯浴殺皮膚蟲。置履中除腳氣。

白話文:

樟樹的根、葉、枝、幹切成薄片,放在容器中蒸,蒸汽凝結在蓋子上冷卻後就變成結晶。再加入石灰等材料製成白色粉末,這就是樟腦。也有人用樟腦再加工製成冰片。

樟腦的主要功效是:通暢竅穴、行氣、殺蟲、驅除蠹蟲、治療中暑、疥癬、風癢,以及強心。可以煎湯沐浴殺死皮膚上的蟲子,放在鞋子里可以去除腳氣。

2. 烏藥

根主治。除一切冷、霍亂、反胃、天行疫瘴、吐食、瀉痢、腳氣、疝氣、氣厥、頭痛、腫脹、喘急、婦人血凝氣滯、小兒慢驚、腹中諸蟲。療癰疽疥癘、及貓犬百病。烏沉湯。天台烏藥一百兩、沉香五十兩、人參三兩、炙草四兩。為末。每服半錢。姜鹽湯調下。治一切氣。

一切冷。補五臟、調中壯陽、暖腰膝、療麻痹、膀胱腎間冷氣、攻衝背膂俯仰不利、風水毒腫、吐瀉轉筋、症癖刺痛、中惡心腹痛、天行癘疫、婦人血氣痛。烏藥平氣湯。烏藥一錢、茯神人參白朮五味子川芎木瓜當歸白芷蘇葉各七分、甘草三分。加生薑大棗。水煎服。治腳氣上攻。

昏迷喘促。烏藥散。烏藥、莪朮(醋炒)、桂心、當歸(炒)、桃仁、青皮、木香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治婦人血氣攻心痛。烏藥順氣散。烏藥、麻黃(去根節泡)、陳皮各二錢、白殭蠶(炒)、乾薑(泡)各五分、枳殼、川芎、桔梗、白芷、炙草各一錢。加生薑大棗。水煎服。治風氣攻注。

四肢骨節疼痛、遍身頑麻、語言謇滯、口眼喎斜、喉塞痰湧、及癱瘓、步履艱難、腰腳痿弱。又方。烏藥、殭蠶、白芷、陳皮、枳殼各八分、乾薑、甘草各五分、麻黃三分。加生薑蔥白。水煎服。治經來體痛不思食。

白話文:

烏藥的根部具有多種療效,能治療各種寒症、霍亂、嘔吐反胃、流行性疾病、食物中毒、瀉痢、腳氣、疝氣、氣厥、頭痛、腫脹、呼吸急促、婦女血瘀氣滯、小兒慢驚風、以及腹中寄生蟲等。也能治療癰疽、疥瘡、癬等皮膚病,甚至能治療貓狗的疾病。

烏沉湯:烏藥一百克,沉香五十克,人參三克,炙甘草四克,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一克,用薑鹽水送服,可治療一切氣虛症狀,以及各種寒症。此方能補益五臟,調理脾胃,壯陽,溫暖腰膝,治療麻痺,膀胱與腎臟的寒冷氣滯,治療背部和腰部活動不便,以及風濕水腫、嘔吐腹瀉、抽搐、各種症塊刺痛、中惡、心腹疼痛、流行性疾病,以及婦女血氣痛。

烏藥平氣湯:烏藥一克,茯神、人參、白朮、五味子、川芎、木瓜、當歸、白芷、蘇葉各0.7克,甘草0.3克,加生薑、大棗,水煎服,治療腳氣上衝。

治療昏迷、呼吸急促的烏藥散:烏藥、莪朮(醋炒)、桂心、當歸(炒)、桃仁、青皮、木香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克,熱酒送服,治療婦女血氣攻心痛。

烏藥順氣散:烏藥、麻黃(去根節泡)、陳皮各二克,白殭蠶(炒)、乾薑(泡)各0.5克,枳殼、川芎、桔梗、白芷、炙甘草各一克,加生薑、大棗,水煎服,治療風邪侵襲。

治療四肢骨節疼痛、全身麻木、語言障礙、口眼歪斜、喉嚨阻塞痰多、癱瘓、行走困難、腰腳痿弱等症狀:烏藥、殭蠶、白芷、陳皮、枳殼各0.8克,乾薑、甘草各0.5克,麻黃0.3克,加生薑、蔥白,水煎服。另有一個方劑治療經期身體疼痛、不想吃東西。

3. 楓香脂

主治。調氣。活血。生肌。止痛。解毒。吐血。咯血。金創。癰疽。瘡疥。癮疹風癢浮腫。子主治。闢瘴。明目。舒經絡。水腫。拘攣。周身痹痛。楓香丸。楓香白蘚皮白蒺藜蛇床子羚羊角屑各一兩。川烏(泡)藁本仙靈脾蔓荊子莽草赤箭各五錢。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食後三十丸。

治風癮疹癢不可忍。楓子膏。大楓子仁。銅鍋內炒至三分紅。七分黑。研成細膏。加砂糖。銅器盛火熬四五滾。傾紙上瀝乾。置地面使冷。以物蓋之。細茶送下。治癘風。一年內忌房事食鹽。犯之不愈。並忌醬醋酒。一切雞魚發氣動風等物。

白話文:

楓香脂

主治:調節氣血、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止痛、解毒。適用於吐血、咯血、外傷、癰疽、瘡疥、蕁麻疹、風癢、浮腫等症。

子(楓香子)主治:辟邪、明目、舒通經絡,適用於水腫、關節拘攣、周身痹痛等症。

楓香丸:楓香脂、白蘚皮、白蒺藜、蛇床子、羚羊角屑各一兩,川烏(炮製過)、藁本、仙靈脾、蔓荊子、莽草、赤箭各五錢。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飯後服用三十丸。

主治:風疹引起的劇烈瘙癢。

楓子膏:取大楓子仁,用銅鍋炒至三分紅七分黑,研磨成細膏,加入砂糖,用銅器加熱熬煮四五滾,倒在紙上瀝乾,放在地上使其冷卻,用東西蓋好。用淡茶送服。

主治:癘疾(一種傳染病)。服用期間一年內禁止房事和食用鹽,違者病情難癒,並且忌食醬、醋、酒以及一切雞、魚等容易引起發病或加重病情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