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15)

回本書目錄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15)

1. 巴戟天

巴戟天,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今江淮、河東州郡亦有之,皆不及蜀川者佳。葉似茗,經冬不枯,俗名三蔓草,又名不凋草。多生竹林內。內地生者,葉似麥門冬而厚大,至秋結實。二月、八月採根,陰乾。今多焙之。有宿根者青色,嫩根者白色,用之皆同,以連珠肉厚者勝。

白話文:

巴戟天,生長在巴郡和下邳的山谷中,現在江淮、河東州郡也有,但都沒有蜀川的好。它的葉子像茶葉,經冬不枯,俗名三蔓草,又名不凋草。多生長在竹林內。內地生長的巴戟天,葉子像麥門冬,但更厚更大,秋天結果。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陰乾。現在多用烘烤的方法。有宿根的巴戟天是青色的,嫩根是白色的,用起來都一樣,以連珠肉厚者為佳。

今方家多以紫色者為良。蜀人云:都無紫色者。彼方人採得,或用黑豆同煮,欲其色紫,此殊失氣味,尤宜辨之。一說蜀中又有一種山律根,正似巴戟,但色白。土人採得,以醋水煮之乃紫,以雜巴戟,莫能辨也。真巴戟,嫩者亦白,干時亦煮治使紫,力劣弱,不可用。今兩種市中皆是,但擊破視之,其中紫而鮮潔也,偽也。

白話文:

現在市場上的商人都將紫色的巴戟視為上品。四川人說:我們這裡根本沒有紫色的巴戟。外地人來採購巴戟時,有時會用黑豆與巴戟一起煮,使巴戟的顏色變紫,這種做法完全改變了巴戟的氣味和味道,一定要辨認清楚。還有人說,四川還有一種山律根,它看起來和巴戟非常像,只是顏色是白色的。當地人採集山律根之後,用醋水煮它,它就會變成紫色,把它和巴戟混在一起,一般人很難辨別出來。真正的巴戟,嫩的時候也是白色的。曬乾之後也要煮或炒,使它變成紫色,但這種巴戟的藥效較弱,不能用。現在市面上的巴戟有兩種,只要將它打開來看看,裡面是紫色的而且看起來很新鮮的,就是假巴戟。

真者擊破,其中雖紫,又有微白糝如粉,色理小暗也。

白話文:

真品擊碎後,其中雖然呈現紫色,但也帶有細微的白色粉末,顏色紋理略顯晦暗。

2. 白蒿

白蒿,蓬蒿也。生中山川澤,今所在有之。春初最先諸草而生,似青蒿而葉粗,上有白毛錯澀,從初生至枯,白於眾蒿,頗似細艾。二月採。此《爾雅》所謂蘩(音煩)皤(音婆)蒿是也。疏云:蓬蒿,可以為菹。故《詩箋》云:以豆薦蘩菹。陸機云:凡艾白色為皤蒿。今白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蒸。

白話文:

白蒿,也就是蓬蒿。它生長在山川澤地,現在各地都有。春天一開始,它最早生長出來,像青蒿但葉子比較粗,上面有白毛雜亂交錯。從剛生長到枯萎,顏色都比其他的蒿草白,有點像細艾。在二月採收。這是《爾雅》中所說的蘩皤蒿。註疏說:蓬蒿,可以做成菹。所以《詩箋》中說:用豆子薦蘩菹。陸機說:凡是白色的艾草,叫做皤蒿。現在的白蒿春天開始生長,到秋天香味鮮美,可以生吃,也可以蒸著吃。

一名遊胡,北海人謂之旁勃。故《大戴禮夏小正》云:繁,遊胡。遊胡,旁勃也。此草古人以為菹。唐·孟詵亦云:生挼醋食。今人但食蔞蒿,不復食此。或疑此蒿即蔞蒿。而孟詵又別著蔞蒿條,所說不同,明是二物,乃知古今食品之異也。又今階州以白蒿為茵陳蒿,苗葉亦相似,然以入藥,恐不可用也。

白話文:

有一種草叫做「遊胡」,在北方被稱為「旁勃」。《大戴禮夏小正》說:「繁,遊胡。」也就是說,繁盛的遊胡就是旁勃。古人經常將這種草當作蔬菜食用。唐朝的孟詵也說:「將遊胡生拌醋吃。」但是今人只食用蔞蒿,不再吃這種草了。有人懷疑遊胡就是蔞蒿。但是孟詵另外撰寫了蔞蒿這一條目,所說的內容不同,很明顯是兩種不同的植物,由此可知古今食品的差異很大。另外,在階州,人們把白蒿當作茵陳蒿,它們的枝葉也很相似。但是如果用白蒿入藥,恐怕不能起作用。

按蒿類亦多。《爾雅》云:蘩之醜,秋蒿。言春時各有種名,至秋老成,皆通呼為蒿也。中品有馬先蒿,云生南陽川澤,葉如益母草,花紅白。八、九月有實,俗謂之虎麻,亦名馬新蒿。《詩·小雅》所謂匪莪伊蔚是也。陸機云:蔚,牡蒿。牡蒿,牡菣(愆刃切)也。三月始生,七月華,似胡麻花而紫赤,八月為角,角似小豆角,銳而長,一名馬新蒿。

白話文:

在蒿類中也有很多種。《爾雅》中說:蘩的隱藏形態,是秋蒿。這是說在春天的時候,每種蒿都有自己的名字,到了秋天老熟之後,都統稱為蒿了。中品蒿類中有一種叫馬先蒿,據說生長在南陽的川澤地帶,葉子像益母草,花朵紅白相間。在八、九月的時候有果實,民間俗稱為虎麻,也叫馬新蒿。《詩經·小雅》中所說的「匪莪伊蔚」,其中的「蔚」指的就是牡蒿。牡蒿就是牡菣(音同「愆刃」)。三月開始生長,七月開花,花朵像胡麻花一樣,但呈紫紅色。到了八月的時候,花朵變成角狀,角的形狀像小豆角,尖而長,也叫馬新蒿。

郭璞《注爾雅》:蔚,牡菣。謂無子者。而陸雲有子,二說小異。今當用有子者為正。下品又有角蒿,云葉似白蒿,花如瞿麥,紅赤可愛,子似王不留行,黑色作角。七、八月採。又有茵陳蒿、草蒿,下自有條。白蒿、馬新蒿,古方治癩疾多用之。《深師方》云:取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釀酒法,候熟稍稍飲之。

白話文:

郭璞在《注爾雅》中說:蔚,牡菣。是一種沒有種子的植物。但陸雲有兒子,兩種說法略有不同。現在應該使用有種子的為正宗。低等品種還有角蒿,說它葉子像白蒿,花朵像瞿麥,紅赤色很好看,種子像王不留行,黑色,有角。在七、八月採摘。還有茵陳蒿、草蒿,下文有條目。白蒿、馬新蒿,古方治療癩疾多用。在《深師方》中說:取白艾蒿十束像一升那麼大,煮取汁,加入酒麴及米,像釀酒的方法,等成熟後慢慢飲用。

但是惡疾遍體,面目有瘡者,皆可飲之。又取馬新蒿搗末,服方寸匕,日三。如更赤起,服之一年,都差平復。角蒿醫方鮮有用者。

白話文:

但是全身長滿惡瘡,臉上有瘡的人,都可以喝它。另外取新摘的馬齒莧搗碎成末,服用一茶匙,每天三次。如果瘡更紅了,連續服用一年,就會全部痊癒。角蒿的藥方很少有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