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本經外草類卷第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本經外草類卷第十九 (1)

1. 本經外草類卷第十九

2. 狼杷草

狼杷草,主療丈夫血痢,不療婦人;若患積年疳痢,即用其根,俗間頻服有效。患血痢者,取草二斤,搗絞取汁一小升,內白麵半雞子許,和之調令勻,空腹頓服之。極重者,不過三服。若無生者,但收取苗,陰乾,搗為散,患痢者取散一方寸匕,和蜜水半盞服之。

白話文:

狼杷草,主要治療男性血痢,對女性無效;如果患有多年疳痢,就用它的根,民間經常服用有效。患有血痢的人,取草二斤,搗碎擠出汁液約一小升,加入約半個雞蛋大小的白麵,攪拌均勻,空腹一次喝下。病情非常嚴重的,喝不超過三次就能見效。如果沒有新鮮的狼杷草,就採收它的莖葉,陰乾後搗成粉末,患痢疾的人取一湯匙粉末,用半杯蜂蜜水調和服用。

3. 水英

水英,味苦,性寒,無毒。元生永陽池澤及河海邊。臨汝人呼為牛葒草,河北信都人名水節,河內連內黃呼為水棘,劍南、遂寧等郡名龍移草。蜀郡人採其花合面藥,淮南諸郡名海荏。嶺南亦有,土地尤宜,莖葉肥大,名海精木,亦名魚津草。所在皆有。單服之,療膝痛等。

其方雲水英,主丈夫婦人無故兩腳腫滿,連膝脛中痛,屈伸急強者,名骨風。其疾不宜針刺及灸,亦不宜服藥,惟單煮此藥浸之,不經三、五日即瘥,數用神驗。其藥春取苗,夏採莖葉及花,秋冬用根。患前病者,每日取五、六斤,以水一石,煮取三斗,及熱浸腳,兼淋膝上,日夜三、四,頻日用之,以瘥為度。若腫甚者,即於前方加生椒目三升,加水二大斗,依前煮取汁,將淋瘡腫,隨湯消散。

候腫消,即摩粉避風,乃良。忌油膩、蒜、生菜、豬、魚、肉等。

白話文:

水英,味道苦,屬性寒涼,沒有毒性。它原本生長在永陽的池塘、沼澤以及河海邊。臨汝人稱它為牛葒草,河北信都人稱它為水節,河內一帶及內黃稱它為水棘,劍南、遂寧等地稱它為龍移草。蜀郡的人採摘它的花朵加入面藥中,淮南各郡稱它為海荏。嶺南也有這種植物,那裡的土地特別適合它生長,莖葉肥大,被稱為海精木,也叫魚津草。各地都有這種植物。單獨使用它,可以治療膝蓋疼痛等症狀。

關於水英的療效,書上說它主要治療男女無緣無故兩腳腫脹,連帶膝蓋和小腿疼痛,導致屈伸困難,這種病症稱為骨風。這種病不適合針灸,也不適合服用藥物,只有單獨煮水英來浸泡,不用三五天就能痊癒,多次使用效果非常靈驗。這種藥春天採苗,夏天採莖葉和花,秋冬用根。患有上述疾病的人,每天取五六斤水英,用水一石煮成三斗,趁熱浸泡雙腳,並將藥水淋在膝蓋上,每天三四次,持續使用直到痊癒。如果腫脹很嚴重,可以在原來的藥方中加入三升生椒目,再加兩大斗水,按照前面的方法煮汁,用來淋洗腫脹的部位,腫脹會隨著藥湯消退。

等到腫脹消退後,就用藥粉塗抹,並且注意避風,這樣效果最好。禁忌油膩食物、大蒜、生菜、豬肉、魚肉等。

4. 麗春草

麗春草,味甘,微溫,無毒。出檀嵎山川穀,檀嵎山在高密界。河南淮陽郡、潁川及譙郡、汝南郡等,並呼為龍芊草。河北近山、鄴郡、汲郡,名⿱艹睘蘭艾。上黨紫團山亦有,名定參草,亦名仙女蒿。今所在有。甚療陰黃,人莫能知。唐天寶中,因潁川郡楊正進,名醫嘗用有效。

單服之,主療黃疸等。其方云:麗春草療因時患傷熱,變成陰黃,通身壯熱,小便黃赤,眼如金色,面又青黑,心頭氣痛,繞心如刺,頭旋欲倒,兼肋下有瘕氣及黃疸等,經用有驗。其藥春三月採花,陰乾。有前病者,取花一升,搗為散,每平朝空腹。取三方寸匕,和生麻油一盞頓服之,日惟一服,隔五日再進,以知為度。

其根療黃疸。患黃疸者,搗根取汁一盞,空腹頓服之,服訖須臾即利三、兩行,其疾立已。一劑不能全愈,隔七日更一劑,永瘥。忌酒、面、豬、魚、蒜、粉酪等。

白話文:

麗春草,味道甘甜,性質稍微溫和,沒有毒性。生長在檀嵎山的山川峽谷中,檀嵎山位於高密地區的邊界。河南的淮陽郡、潁川、譙郡、汝南郡等地,都稱它為龍芊草。河北靠近山區的鄴郡和汲郡,稱它為⿱艹睘蘭艾。上黨的紫團山也有這種草,稱作定參草,也叫仙女蒿。現在各地都有生長。它非常能治療陰黃病,但人們大多不知道它的療效。唐朝天寶年間,因為潁川郡的楊正進這位名醫曾經使用它並且有效而廣為人知。

單獨使用麗春草,主要可以治療黃疸等疾病。它的使用方法記載如下:麗春草能治療因為季節性感受暑熱,而轉變成陰黃,導致全身發熱,小便黃赤,眼睛像金色一般,臉色發青發黑,心口氣痛,像針刺一樣繞著心臟痛,頭暈想倒,同時肋下有腫塊和黃疸等症狀,經過使用證明有效。這種藥在春天三月採集花朵,陰乾。有上述疾病的人,取一升花,搗成粉末,每天早上空腹時,取三方寸匕(古代的量詞,約為一湯匙)的藥粉,用一杯生麻油調勻後立即服下,一天只服用一次,間隔五天再服用,直到病情好轉為止。

它的根部也能治療黃疸。患有黃疸的人,將根搗爛後取汁一杯,空腹時立即服下,服藥後不久就會腹瀉三、兩次,疾病馬上就好轉。如果一次不能完全治癒,間隔七天再服用一次,就能夠徹底痊癒。服藥期間要忌酒、麵食、豬肉、魚、蒜、粉酪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