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方》~ 卷第七 (2)
卷第七 (2)
1. 治婦人無兒諸方(待考)
2. 治妊胎諸方
凡婦人虛羸,血氣不足,腎氣少弱,或當風取冷太過,心下有淡水者,欲有胎便喜病阻。何謂欲有胎?其人月水尚來,顏色肌膚如常,而沉重憒悶,不用飲食,不知其患所在,脈理順時平和,則是欲有胎也。如此經二月日後,便常不通,即結胎也。
阻病者,患心中憒憒,頭重眼眩,四肢沉重懈墮,不欲執作,惡聞食氣,欲啖鹹酸果實。多臥少起,世謂惡食,其至三四月日已上皆大劇,吐逆,不能自勝舉也。此由經血既閉,水漬於臟,臟氣不宣通,故心煩憒悶,氣逆而嘔吐也。血脈不通,經絡否澀,則四肢沉重,挾風則頭目眩也。
覺如此候者,便宜服半夏茯苓湯,數劑後將茯苓丸。淡水消除,便欲食也。既得食力,體強氣盛,力足養胎,母便健矣。古今治阻病方有數十首,不問虛實冷熱長少殆死者,活於此方。
半夏茯苓湯,治妊身阻病,心中憒悶,空煩吐逆,惡聞食氣,頭重,四肢百節疼煩沉重,多臥少起,惡寒汗出,疲極黃瘦方。
半夏(五兩),生薑(五兩),茯苓(三兩),旋覆花(一兩),橘皮(二兩),細辛(二兩),芎藭(二兩),人參(二兩),芍藥(二兩),乾地黃(三兩),澤瀉(二兩),甘草(二兩)
凡十二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病阻積日月不得治,及服藥冷熱失候,病變客熱,煩渴,口生瘡者,除橘皮、細辛,用前胡、知母各二兩。若變冷下者,除乾地黃、用桂肉二兩。若食少胃中虛生熱,大行閉寒,小行赤少者,宜加大黃三兩,除地黃加黃芩一兩,余藥依方。
服一劑得下後消息者,氣力冷熱,更增損方,調定即服一劑湯,便急將茯苓丸,令得能食,便強健也。
茯苓丸,治妊身阻病,患心中煩悶,頭重眩目,憎聞飯氣,便嘔逆吐悶顛倒,四肢委熱,不自勝持,服之即效,要先服半夏茯苓湯兩劑,後將茯苓丸也。
茯苓(一兩),人參(二兩),桂肉(二兩),乾薑(二兩),半夏(二兩),橘皮(一兩),白朮(二兩),枳實(二兩),葛根屑(一兩),甘草(二兩)
凡十物,搗篩,蜜和丸如梧子,飲服二十丸,漸至三十丸,日三。
治妊娠五月日,舉動驚愕,動胎不安,下在小腹,痛引腰胳,小便疼,下血,安胎當歸湯方。
當歸,阿膠(炙),芎藭,人參(各一兩),大棗(十二枚,擘),艾(一虎口)
上六味,切,以酒、水各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納膠令烊,分三服,腹中當小便緩瘥也。
治妊娠重下,痛引腰背,安胎止痛湯方。
當歸,膠(炙),乾地黃,黃連,芍藥(各一兩),雞子(一枚),秫米(一升)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攪雞子令相得,煮秫米令如蟹目沸,去滓,納諸藥,煮取三升,分四服。忌蕪荑。
白話文:
治妊娠諸方
懷孕婦女若體質虛弱,血氣不足,腎氣衰弱,或因受寒過度,心下感覺有冷水,想要懷孕卻容易孕吐作嘔。什麼叫做想要懷孕?雖然月經仍來,面色膚色如常,卻感到沉重昏悶,不想吃東西,自己也不知哪裡不舒服,脈象卻正常,這就是想懷孕的徵兆。大概兩個月後,月經就不來了,就表示懷孕了。
孕吐的症狀包括:心裡煩悶,頭昏眼花,四肢沉重無力,不想動,聞到食物的味道就反胃,想吃鹹酸的食物。大多數時間臥床休息,很少起身活動,俗稱「害喜」,嚴重者在懷孕三個月以後症狀加劇,嘔吐不止,無法忍受。這是因為經血已停,水液停留在臟腑,臟腑氣機不通暢,所以心煩意亂,氣逆而嘔吐。血脈不通,經絡阻塞,所以四肢沉重;夾雜風邪,所以頭昏眼花。
出現這些症狀,應該服用半夏茯苓湯幾劑,然後再服用茯苓丸。等體內的冷水消除了,就會想吃東西。一旦能夠進食,身體強壯,氣血充盈,就能夠有力氣養胎,母親的身體也會健康。古今治療孕吐的方劑有很多,不論虛實寒熱,年齡大小,甚至危急的病症,都能靠這個方子治癒。
半夏茯苓湯:治療孕期孕吐,心中煩悶,空腹飢餓嘔吐,聞到食物的味道就反胃,頭昏,四肢百節疼痛沉重,多臥少起,惡寒出汗,疲倦消瘦。
處方:半夏五兩,生薑五兩,茯苓三兩,旋覆花一兩,橘皮二兩,細辛二兩,川芎二兩,人參二兩,芍藥二兩,生地黃三兩,澤瀉二兩,甘草二兩。
以上十二味藥材,用一斗水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如果孕吐積累很久沒有治療,或者服用藥物後寒熱失調,病情轉為客熱,煩渴,口舌生瘡,就去除橘皮、細辛,改用前胡、知母各二兩。如果病情轉為寒冷下陷,就去除生地黃,改用桂枝二兩。如果食慾不振,胃中虛弱生熱,大便不通,小便量少顏色深紅,就應該加大黃三兩,去除生地黃,加入黃芩一兩,其他藥材按原方劑量。
服用一劑藥後病情好轉,就要根據氣力寒熱情況,增減藥量,調整好後再服用一劑湯劑,接著服用茯苓丸,讓患者能夠進食,身體就會強健。
茯苓丸:治療孕期孕吐,心中煩悶,頭昏眼花,聞到飯菜的味道就反胃,嘔吐不止,昏倒,四肢發熱,無法自己支撐身體,服用此藥即可見效。但需先服用兩劑半夏茯苓湯,再服用茯苓丸。
處方:茯苓一兩,人參二兩,桂枝二兩,乾薑二兩,半夏二兩,橘皮一兩,白朮二兩,枳實二兩,葛根粉一兩,甘草二兩。
以上十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逐漸增加到三十丸,一天三次。
治療懷孕五個月時,行動驚慌,胎動不安,下腹部疼痛,牽扯到腰部和肋部,小便疼痛,陰道出血,安胎的方劑:當歸散
處方:當歸、阿膠(炙)、川芎、人參各一兩,大棗十二枚(去核),艾葉一虎口。
以上六味藥材,切碎,用酒、水各三升,一起煎煮至三升,濾去藥渣,加入阿膠烊化,分三次服用,腹中疼痛和排尿困難會緩解。
治療妊娠期嚴重下墜疼痛,牽扯到腰背部的方劑:安胎止痛湯
處方:當歸、阿膠(炙)、生地黃、黃連、芍藥各一兩,雞蛋一枚,秫米一升。
以上七味藥材,切碎,用七升水煎煮,攪拌雞蛋使其與藥液混合,煮秫米至米粒像蟹眼般大小沸騰,濾去藥渣,加入其他藥材,再煎煮至三升,分四次服用。忌食蕪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