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選》~ 卷四 (16)
卷四 (16)
1. 陽痿
周慎齋治一人,年二十七八,奇貧鰥居,鬱鬱不樂,遂患陽痿,終年不舉。溫補之藥不絕,而證日甚,火升於頭不可俯,清之降之皆不效,服建中湯稍安。一日讀本草,見蒺藜一名旱草,得火氣而升,能通人身真陽,解心經之火鬱。因用斤余炒香,去刺為末,服之效。月餘諸恙皆痊矣。
景岳治一少年,遭酷吏之恐陽痿案。
俞按:《巢氏病源》以腎間動氣為人之根本,故老年能御女,七十歲至八十歲猶生子者,其動氣之稟於生初者獨厚也。厚則剛,陽自不痿。亦有未老而陽即痿者,必不能至大壽,須任其自然,絕意淫欲,尚可延齡。設以興陽藥內服外洗,求為御女之事,不數年而死矣。若壯年無病而陽痿,其人多夭。
少年虛損而陽痿,其死立至,皆由腎間動氣早衰也。動氣即命門真火,所以生長元氣,煦燠元陰,故氣曰陽氣,精曰陽精。其盈虧俱得於先天,盈者雖斫喪而無傷,虧者雖葆養而不足,並非藥石所能擴充。乃扁鵲新書載王超老淫故事,而云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此說荒唐,斷不可信。又考宗筋聚於前陰。
前陰者,足之三陰,及陽明、少陽、沖、任、督、蹻九脈之所會。而九脈之中,陽明為之長。《內經》云: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潤宗筋。(雄按:經言有極可徵者,如馬之鼻黑者,陰莖亦黑;若鼻白者,陰莖必白。蓋鼻雖為肺竅,而位鎮中央,實陽明脈之所鍾也。)所以胃強善啖之人,其於欲事必強,反是則痿而不舉,或舉而不堅,是胃氣能為腎氣之助。古云:精生於穀。
又云:男子精盛則思其色。其道理可喻矣。新書之言,不過如宋人揠苗耳,況丹藥之害,可勝言哉!
楊曰:先天虧損者,非藥石所能充。此語良是,然未始無葆養之法。人若於閒暇時,即靜坐數息,綿綿降下丹田,則腎氣自然強固。於靜中或睡臥時,覺陽具自舉,即正坐撮提穀道,使氣從夾脊上升泥丸,仍復降至丹田,如此數次,陽氣自回。每行一次,則精神增長一次,此元門不傳之秘也。
白話文:
[陽痿]
周慎齋治療一個年約二十七八歲的人,他非常貧窮且獨身生活,心情常感鬱悶不樂,於是出現了陽痿的症狀,整年無法勃起。他一直服用溫補的藥物,但病情反而逐漸加重,甚至頭部常感覺火熱難耐,無論使用清熱或降火的藥物都無效,只有在服用建中湯後才能稍微舒緩。某天他在閱讀《本草》時,看到一種名為蒺藜的植物,又稱旱草,具有升發的特性,能通達人體的真陽,解除心經的火鬱。因此他使用了一斤多的蒺藜,炒香去刺後磨成粉末服用,結果效果顯著。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他的各種病痛都痊癒了。
景嶽治療了一個年輕人,他因遭受嚴厲官員的恐嚇而導致陽痿。
俞按:根據《巢氏病源》,認為腎臟中的動氣是人體的根本,所以有些老年人仍能進行性行為,有的到了七十到八十歲還能生育,這是因為他們在出生時得到的動氣特別充足。動氣充足的人身體就堅韌,陽具自然不會萎縮。然而,有些人尚未老去就出現陽痿的情況,這樣的他們往往無法活到高齡,必須順其自然,戒除對性的慾望,這樣或許還能延長壽命。如果使用興陽藥物內服外洗,試圖進行性行為,不出幾年就會死亡。如果是壯年人無病卻出現陽痿,這個人很可能會早逝。
年輕人因虛弱而導致陽痿,他們的死亡往往很快到來,這都是因為腎臟中的動氣提早衰退所致。動氣就是命門的真火,能生長元氣,溫暖元陰,因此被稱為陽氣,精液被稱為陽精。這些能量的盈虧都源自先天,盈滿的人即使損耗也不會受傷,虧損的人即使保養也不足以彌補,藥物無法擴充這些能量。然而扁鵲的新書記載了王超老淫的故事,並稱保持生命的法則,首推灸療,其次是丹藥,再次是附子,這種說法荒謬,絕對不可信。再看宗筋聚集在前陰部位。
前陰部位是腳部的三條陰脈,以及陽明、少陽、沖、任、督、蹻等九脈的交匯處。在這九脈中,陽明脈是最主要的。《內經》提到:陽明脈是五臟六腑的海洋,負責滋潤宗筋。因此,鼻子黑色的人,陰莖也會是黑色;鼻子白色的人,陰莖必然也是白色。雖然鼻子是肺臟的孔穴,但位置在中央,實際上是陽明脈所鍾愛的區域。因此,胃口好的人,他們的性能力通常較強,反之則可能出現陽痿,或者勃起不堅硬,顯示胃氣能輔助腎氣。古人說:精液是由食物產生。
又說:男人精液旺盛時,就會對性產生慾望。這個道理可以理解。新書的說法,不過像是宋人揠苗助長罷了,更何況丹藥的危害,更是罄竹難書!
楊說:對於先天損失的人,藥物無法填補。這句話確實有道理,然而還是有保養的方法。人們在閒暇時,可以靜坐調息,將氣息綿綿不斷地引導至丹田,腎氣自然會變得強壯。在靜坐或睡覺時,如果感到下體自行勃起,應立即端正坐姿,收縮肛門,讓氣息從夾脊上升至頭頂的泥丸,然後再下降至丹田,重複幾次,陽氣自然會迴流。每次練習都能使精神更加充沛,這是修煉元氣的不傳之祕。
2. 脫肛
俞惺齋治一人脫肛,腫痛出水,尺脈洪數,用樗根白皮、川柏、訶子肉、沒石子、鱉頭灰而愈。其人好酒形實,乃濕熱下注,非氣虛下陷也。
白話文:
俞惺齋治療一個人有脫肛的問題,這位患者肛門腫痛且有分泌物,從脈象看,他的脈搏洪大且數速。俞惺齋使用了樗根白皮、川柏、訶子肉、沒石子、以及鱉頭灰這些藥材來治療他,最後病情痊癒。這位患者平時愛喝酒,體型壯實,他的脫肛是因為濕熱下注所導致,並非是氣虛下陷的情況。
3. 痔
俞惺齋治徐某,先患內痔,復生外痔,則腫痛出膿血,內又脹痛異常。每登圊後,內痔墜出,欲捺之進內,礙於外痔,欲俟其自收,則相抵痛極,以致行坐不得,晝夜側臥而已。內服芩、連、槐花等藥,外抹熊膽及冰片、田螺水等法,總不應。痛甚汗多困乏,稍進人參則痛益加。
余診之,右關尺沉大有力,令以蕎麥麵、豬膽汁為丸服。凡服豬膽二十枚,而內外之痔皆泯跡矣。
俞按:酒煮黃連丸及臟連丸,皆治痔痛下血之正法。余如干柿燒灰飲下,四時取其方柏葉燒灰調服亦佳。慧禪師云:平直量骨脊與臍平處椎上灸七壯,年深者更於椎骨兩旁各一寸,灸如上數,無不除根者。
白話文:
俞惺齋醫師治療徐某,他先前有內痔,後來又長了外痔,導致局部腫痛並出現膿血,內部更是疼痛異常。每次如廁後,內痔就會脫垂出來,想將它推回,卻因外痔阻礙,若等待自然縮回,兩者互相抵觸的痛楚極致,使得他無法行走或坐著,只能日夜側臥。
內服黃芩、黃連、槐花等藥物,外部塗抹熊膽、冰片和田螺水等方法,都沒有明顯效果。痛到極點,汗水直流,感到疲憊不堪,稍微服用人參,反而疼痛更劇烈。
經過我診斷,發現他的右側關尺脈象沉大有力,於是建議他用蕎麥粉和豬膽汁製成藥丸服用。總共服用了相當於二十顆豬膽的藥量,內外痔竟神奇地消失無蹤。
俞醫師補充說明:使用酒煮黃連丸和臟連丸,是治療痔瘡疼痛和出血的正確療法。此外,乾柿子燒成灰後用水送服,或是四季中取柏樹葉燒灰調服,都是不錯的選擇。慧禪師提到:在與肚臍水平位置的脊椎上施灸七次,對於病史較長的人,還可以在脊椎骨兩側各一寸的位置,同樣施灸,據說這樣可以根除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