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繩甫先生醫案》~ 五、外感 (1)

回本書目錄

五、外感 (1)

1. 五、外感

(案1)本案重出,見「咳」(案4)。

(案2)外感風邪,化熱灼津,肺失清肅,發熱已經三候未解,日輕夜重,每逢子時其熱更熾,交寅方覺輕減。近日大便泄瀉,肺邪下迫大腸,傳道失職,津液愈傷,氣失所養,中無砥柱,肌肉消瘦,面浮肢腫,苔白不渴,脈來細弱。邪少虛多,脫象已著,姑擬生津,兼泄邪法以望轉機。

別直參(一錢),茅蒼朮(一錢),川桂枝(八分),生白芍(一錢半),生甘草(五分),陳廣皮(一錢),老蘇梗(三錢),赤茯苓(二錢),青防風(一錢),生熟穀芽(各四錢),姜半夏(一錢半)

(案3)外感風邪,挾食滯淆亂清濁,升降失常。大便泄瀉,少腹作痛,頭眩且脹,口乾苔白,脈來弦細。虛體受邪,必以祛邪為先,外解風寒,內消食滯,清濁自分,邪退正安,河間治法不外乎此。治宜泄邪消食,升清降濁。

老蘇梗(一錢半),嫩桔梗(一錢),粉葛根(二錢),生草(五分),六神麯(四錢),江枳殼(一錢),赤茯苓(二錢),冬瓜子(四錢),川通草(五分),車前子(二錢),川石斛(三錢),香連丸(一錢),生熟穀芽(各四錢),荷葉(一角)

(案4)進泄邪消食、升清降濁法,發熱已退,邪從外泄。惟內陷腸胃之邪,因體虛氣弱,難以外透,挾食滯耗氣灼營,泄瀉轉為痢疾,紅白俱下,少腹作痛,舌苔白膩,口不作干,脈來弦細。脈症細參,正虛邪陷,非養正透邪,下痢安有止期?症勢非可輕視。治宜補散兼行,佐以消導。

嫩桔梗(一錢),粉葛根(二錢),荊芥穗(一錢),青防風(一錢),荷葉(一角),吉林參鬚(一錢),生白朮(一錢),生甘草(五分),茅蒼朮(一錢),赤茯苓(二錢),焦山楂(三錢),六神麯(三錢),江枳殼(一錢),大腹皮(二錢),陳廣皮(一錢)

(案5)濕熱已化,清升濁降,下痢已止,大便雖溏頗暢。前日惡寒發熱,風邪乘虛而入,遏抑營衛,內熱口乾,餘邪未清,胃失降令,脈來弦滑。治宜清餘邪,甘潤和胃。

淡豆豉(三錢),黑山梔(二錢),川石斛(三錢),赤苓(三錢),冬瓜子(四錢),生甘草(五分),大貝母(三錢),廣皮白(八分),生熟穀芽(各四錢),鮮荷梗(五寸)

(案6)感受風寒,挾素蘊之濕痰,阻塞氣機,肺不清肅,胃不宣通。脘悶腹痛,二便不甚通利,嘔吐痰水,肢節陰酸,神倦力乏,脈來浮弦。治宜泄邪化痰,肅肺和胃。

老蘇梗(三錢),冬桑葉(一錢半),酒川連(二分),淡吳萸(二分),冬瓜子(四錢),薄橘紅(八分),淡竹茹(一錢半),荷梗(一尺),白茯苓(三錢),光杏仁(三錢),生熟穀芽(各四錢)

白話文:

[五、外感]

(案例1)此案例在“咳”(案例4)中已有詳細描述,故不再重複。

(案例2)患者受到外界風邪侵擾,導致體內熱氣上升,消耗了體內的津液,肺部功能受損。已連續三天發燒未退,白天較輕晚上則加重,尤其在半夜子時時刻,體溫升高最為嚴重,至寅時才稍有緩解。近來,患者出現拉肚子的症狀,這是因為肺部的病邪向下影響到大腸,導致消化系統運作失常,使體內津液進一步流失,身體缺乏充足的營養,缺乏能量支柱,肌肉逐漸消瘦,臉部和四肢出現浮腫,舌苔呈白色且不渴,脈搏細弱。此情況下,病邪較少而體虛較多,有脫水的跡象,因此治療上將以滋補津液並輔以排除病邪的方法,期待病情有所好轉。

(案例3)患者因風邪入侵,加上食物消化不良,導致清濁不分,正常的身體機能失調。患者有腹瀉、下腹部疼痛、頭暈脹痛、口乾舌苔白的症狀,脈搏呈現弦細的特徵。虛弱的體質受到病邪侵擾,治療上應先驅除病邪,對外解風寒,對內消除消化不良,讓清濁自行分離,待病邪消退後,身體自然會恢復正常,這正是河間治法的核心精神。治療上,將採用排除病邪及消除消化不良,同時提升清氣、降低濁氣的方式進行。

(案例4)經過排除病邪、消除消化不良,以及提升清氣、降低濁氣的治療後,患者的發燒症狀已經消失,病邪已從體內排出。然而,由於體虛氣弱,腸胃內的病邪仍難以完全排出體外,加上消化不良,導致氣血消耗,原本的腹瀉轉變為痢疾,紅白物質一同排出,下腹部仍然疼痛,舌苔白膩,口不乾,脈搏呈現弦細的特徵。根據病情和脈象的詳細分析,可以判斷患者正處於正氣虛弱、病邪內陷的情況,若不養正透邪,痢疾恐怕難以痊癒,病情不容小覷。治療上,將採用補散兼施,輔以消化不良的治療方式。

(案例5)濕熱已得到控制,清氣提升,濁氣下降,痢疾已經停止,雖然大便仍然稀軟,但排便順暢。前兩天,患者開始感到寒冷並發燒,風邪趁虛而入,抑制了營衛功能,導致體內熱氣上升,口乾舌燥,體內餘邪仍未清除,胃部運作失常,脈搏呈現弦滑的特徵。治療上,將採用清除餘邪,甘潤和胃的方式進行。

(案例6)患者受到風寒侵擾,加上體內原本存在的濕痰,阻塞了氣機,導致肺部功能受損,胃部運作失常。患者感到胸悶、腹痛,大小便不暢,嘔吐痰水,肢體關節痠痛,精神疲憊,脈搏浮弦。治療上,將採用排除病邪、化解痰液,肅清肺部、調和胃部的方式進行。

(案例7)此案例在“咳”(案例21)中已有詳細描述,故不再重複。

(案例8)風邪已經被排除,營衛功能得以恢復,寒冷和發燒的症狀已經消失。然而,患者雖然感覺到飢餓,但食慾不佳,頭暈神疲。胃氣尚未調和,消化功能受限,脈搏細弱。治療上,將採用甘平養胃的方式進行。

(案例9)患者受到風寒侵擾,肺部功能受損,導致寒冷咳嗽,小便顏色偏黃,胸部和胃部不舒適,食慾不佳。濕痰阻塞胃部,氣血運行不暢,脈搏浮弦。治療上,將採用排除病邪、肅清肺部,化解痰液、調和胃部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