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雲山人

《孤鶴醫案》~ 三十、胃脘 (1)

回本書目錄

三十、胃脘 (1)

1. 三十、胃脘

(案1)脾陽中虛,兼受木克,脘次作脹,時有寒熱,色黃脈弦。恐其中滿。

當歸(二錢),香附(三錢),艾絨(一錢),楂炭(二錢),藿香(一錢半),玫瑰花(二朵),白芍(一錢半),柴胡(六分),陳皮(一錢),赤苓(三錢),荷葉(一角)

(案2)暑邪挾濕,脘次作脹,右脈見緊。當用疏化。

茅朮(一錢半),葛根(二錢),山梔(一錢半),赤苓(三錢),陳皮(一錢),土藿(三錢),小樸(一錢),半夏(一錢半),香茹(六分),神麯(三錢),腹皮(一錢半),荷葉(一角)

(案3)脘次結痛,連及腰脊。肝鬱侮土,兼入奇脈,素體多濕,脈來弦緊,右澀。擬用溫宣。

茅朮(一錢半),歸身(二錢),乾薑(五分),茯苓(三錢),桂枝(五分),佛手(五分),香附(三錢),半夏(一錢半),枳殼(一錢半),澤瀉(一錢半),陳皮(一錢)

(案4)素患脫肛,系氣陰兩虧,下不能攝。近兼脘次作痛,服藥後,中焦通而漸及下焦。其為厥陰氣滯無疑。脈右尚和,左部略見弦象。擬從下焦滋納。

沉香炒熟地(六錢),枸杞(二錢),山藥(二錢),大茴(一錢),茯神(三錢),九香蟲(三分),肉桂炒白芍(一錢半),菟絲(三錢),炙草(五分),鬱金(一錢),棗仁(三錢)

(案5)胃為艮土,土受木克,脘次作痛,甚則嘔逆。時發時止,此次較前為劇。脘滿作痛,食入即嘔,嘔多痰稠,此胃汁也。現差平復,惟中悶少納。大便堅結,胃陽虛而陰亦耗矣。右脈濡澀,左虛弦,少衝和之象。急宜培補溫潤為主,佐以辛甘。

檀香炒熟地(一錢),當歸身(二錢),茯神(三錢),新會(一錢),鬱金(一錢),杜仲(二錢),杞子(二錢),蜜炙乾姜(五分),棗仁(三錢),香附(三錢),懷膝(一錢半),桂元(五枚)

(案6)木鬱氣滯,脘腹作痛,連及脅背,所謂肝痛無定處也。脈來見弦。宣絡為主。

黨參(二錢),吳萸(三分),乾薑(五分),柴胡(六分),木香(五分),佛手(五分),香附(三錢),桂枝(四分),歸尾(一錢半),陳皮(一錢),茯苓(三錢),穀芽(三錢)

(案7)胃陽中虛,虛則多寒,脘痛嘔酸,積年已久,曾經吐瘀二次。胃主納而化在脾,木托根於土,土衰則邪亢,而必致侮中。右脈濡弱無力。中年不應火衰,皆寒濕所傷耳。擬用溫補。

檀香炒黨參(二錢),歸尾(一錢半),茯神(三錢),新會(一錢),半夏(一錢半),秫米(三錢),杞子(二錢),乾薑(五分),於術(一錢半),甘草(五分),穀芽(三錢)

(案8)脘次作痛,連及背脊,甚則嘔酸,肝邪犯胃也。治以辛通。

白話文:

三十、胃脘

(案1)脾臟陽氣虛弱,又受到肝氣的克制,胃脘時而脹痛,時而寒熱,面色發黃,脈象弦細。可能胃脘脹滿。

處方:當歸、香附、艾絨、山楂炭、藿香、玫瑰花、白芍、柴胡、陳皮、赤苓、荷葉。

(案2)暑邪夾雜濕邪,胃脘時而脹痛,右脈緊。應該使用疏散化濕的方法。

處方:茅蒼術、葛根、山梔子、赤苓、陳皮、土藿香、小茴香、半夏、香蕈、神曲、厚朴皮、荷葉。

(案3)胃脘部絞痛,疼痛連及腰脊。肝氣鬱結,克伐脾土,並且影響到奇經八脈,體質素來偏濕,脈象弦緊,右側脈澀。擬用溫和宣通的方法。

處方:茅蒼術、當歸尾、乾薑、茯苓、桂枝、佛手、香附、半夏、枳殼、澤瀉、陳皮。

(案4)素來患有脫肛,因氣陰兩虛,肛門閉合無力。最近又兼有胃脘痛,服藥後,中焦通暢,逐漸影響到下焦。這應是厥陰經氣滯阻無疑。右側脈象尚可,左側脈象略見弦象。擬從下焦滋補收斂。

處方:沉香炒熟地黃、枸杞子、山藥、大茴香、茯神、九香蟲、肉桂炒白芍、菟絲子、炙甘草、鬱金、酸棗仁。

(案5)胃屬土,脾土受肝木克制,胃脘疼痛,嚴重時嘔吐逆氣。時發時止,這次比以前嚴重。胃脘脹滿疼痛,吃東西就嘔吐,嘔吐物多為粘稠痰液,這是胃液。現症狀稍有好轉,但胃脘仍然悶脹,食慾不佳。大便乾燥,胃陽虛弱,陰液也虧損。右脈濡弱而澀,左脈虛弦,少衝脈象不和。應急於培補溫潤,輔以辛甘之味。

處方:檀香炒熟地黃、當歸尾、茯神、新會陳皮、鬱金、杜仲、枸杞子、蜜炙乾薑、酸棗仁、香附、懷牛膝、桂圓。

(案6)肝氣鬱結氣滯,胃脘腹部疼痛,連及脅肋和背部,這是肝痛沒有固定部位的表現。脈象弦細。以疏通經絡為主。

處方:黨參、吳茱萸、乾薑、柴胡、木香、佛手、香附、桂枝、當歸尾、陳皮、茯苓、穀芽。

(案7)胃陽虛弱,虛則寒盛,胃脘疼痛,嘔吐胃酸,多年病史,曾吐過兩次瘀血。胃主受納和消化,脾土運化,肝木依靠脾土,脾土虛弱,則邪氣亢盛,必然導致克伐中焦。右脈濡弱無力。中年人本不應出現虛火衰退,都是寒濕所傷。擬用溫補的方法。

處方:檀香炒黨參、當歸尾、茯神、新會陳皮、半夏、秫米、枸杞子、乾薑、蒼術、甘草、穀芽。

(案8)胃脘疼痛,連及背脊,嚴重時嘔吐胃酸,這是肝邪犯胃。治療用辛溫通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