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掃葉莊醫案》~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春溫

草果,桂枝木,茯苓皮,厚朴,廣皮,木防己

病本濕溫,元氣不能載邪外出,勢有直犯神京之狀矣。擬以梔豉上下分開之,薑棗左右升降之,芳香之草橫解之。

西豆豉,黃芩,鬱金,生香附,黑山梔,甘草,鮮菖蒲,生薑

舌赤頭痛,噁心脈大,溫邪入募原也。

白蔻仁,桔梗,枇杷葉,鮮醒蘭,瓜蔞皮,天花粉,木杏仁,枳殼

脈右大,舌黃不渴,嘔吐黏痰,神躁語言不清,身熱不除。此勞倦內傷,更感溫邪,須防變痙。

竹葉,六一散,厚朴,茯苓,白豆蔻,廣皮

暑濕鬱蒸。

滑石飛,竹葉,連翹,淡芩,桑皮,木通

暑風上郁陽分,晝日頭痛,鼻淵。

鮮荷葉汁,青菊葉,滑石,羚羊角,連翹,桑葉,銀花

暑風痰嗽,目黃,舌白已退,遇風肌熱。此肺病未和,薄味不致瘧。

六一散,川貝母,栝蔞根,地骨皮,桑葉,玉竹

形瘦陰虧,暑熱客氣未盡,氣分有熱,故不耐陰柔膩藥。

竹葉,川貝母,麥冬,知母,生甘草

雖是伏暑濕邪,平素陰虛,久積勞倦,病發先有夢遺,此柴芍膏連苦辛皆忌。

鮮生地,連翹心,竹葉心,細木通,六一散,金銀花

舌乾黃,經脈軟弱,脘中不爽,熱傷津液,陰不上承,清熱不應,以甘寒生津。

鮮生地,麥門冬,柏子仁,茯神,人參(冷沖)

伏暑熱燥氣分,津化痰,形瘦,嗽未止,不飢便溏。

米仁,蘆根,白蔻,浙苓,桔梗,枇杷葉

陰弱之質,暑風外襲,頭蒙口渴,以輕劑肅之。

鮮絲瓜葉,杏仁,連翹,大豆卷,川通草,桑皮

香茹飲泄越滲利,頗不宜於虛體,或有人參者,可以涼服暫用,藥當平和清暑,以雨濕已久,中宮易困耳。

木瓜,扁豆,人參,茯苓,甘草,醒頭草

形瘦液少,暑濕泄瀉初愈,又咽乾咳嗽,以暑挾濕,秋熱化燥,乃勝復之理。

玉竹,麥門冬,北沙參,生甘草,桑葉,南沙參

脈弱無力,心中洞,入夜神昏譫語,面目皆紅,煩渴微飲。是勞倦內傷,頻與苦辛消導滋陰,陽愈傷則浮越,有虛脫之慮。議用仲景救逆法。

生龍骨,炒黑蜀漆,生左牡蠣,炙甘草,川桂枝木,南棗肉

脈弦長,入尺而數,舌上沾苔,時或發熱,大便或溏,顯然素稟陰虛,復受暑濕。

草果仁,金石斛,紫厚朴,鱉甲,廣橘皮,淡竹葉

尊體本陰虛,陽氣並邪,獨發熱,兩旬余不解,無汗。蓋因枯液不作汗,邪亦不解也。連劑養陰之後,邪少鬆則汗大出,是雲行雨施,正品物咸亨之候,何疑其脫也。但弱體久病不解,元氣愈虧,此邪稍出,大汗作,亦屬接補關頭,不可少懈耳。心靜則氣定而神住,切不可憂擾神氣,致陽上升。

人參(四錢),熟地黃(一兩),制首烏(五錢),抱木茯神(二錢),生左牡蠣(六錢),天門冬(三錢)

積勞傷陽,哀慼動臟,重重內損,夏秋伏邪,已深入重圍。此邪從陰經來,故三陰而施溫補扶正,正謂托邪。知母入咽即呃,不飢不食不寐,陽不流行,三焦困,脾腎憊矣。肛墜屬陰氣陷,難任純剛之劑。

白話文:

春溫

一開始,症狀是濕溫,元氣不足以將邪氣排出體外,眼看就要侵犯心神了。於是打算用梔子豉來上下分隔邪氣,用生薑紅棗來左右調節升降,用芳香的藥草來橫向疏解。

接著,患者舌頭紅、頭痛、噁心、脈搏有力,這是溫邪入侵臟腑的表現。

之後,脈象右側有力,舌頭黃但沒口渴,嘔吐黏痰,精神煩躁、言語不清,身體發熱不退。這是勞累導致內傷,又感染溫邪,必須預防病情轉為痙攣。

接下來是暑濕鬱結的症狀。

然後是暑熱之邪侵犯陽氣,白天頭痛,鼻塞流涕。

之後是暑熱引起的咳嗽痰多,眼睛黃,舌苔已退,遇風則肌膚發熱。這是肺部病氣未解,輕微的病症不會導致瘧疾。

之後,患者形體消瘦,陰氣不足,暑熱之邪尚未完全排出,氣分還有熱邪,所以不能使用滋膩寒涼的藥物。

患者雖然是伏天暑濕之邪所致,但平素陰虛,長期勞累,發病前有遺精的症狀,所以柴胡、芍藥、苦寒之類的藥物都不能用。

患者舌頭乾燥發黃,經脈軟弱,胃脘部不舒服,熱邪傷了津液,陰氣不能上升,清熱藥物也不起作用,所以要用甘寒的藥物來滋生津液。

患者伏天暑熱之邪侵犯氣分,津液化為痰液,形體消瘦,咳嗽還沒好,沒有食慾,大便溏瀉。

患者體質陰虛,暑熱之邪侵犯體表,頭昏沉、口渴,要用輕劑疏散邪氣。

香菇類藥物瀉下滲濕的作用很強,不適合虛弱的體質,如果一定要用,可以加人參,少量服用,藥物應該平和清暑,因為雨水多濕氣重,脾胃容易受損。

患者形體消瘦,津液不足,暑濕導致的腹瀉剛剛痊癒,又出現咽乾咳嗽,這是暑熱夾雜濕邪,秋熱化燥,身體正在恢復的過程。

患者脈象虛弱無力,心中空虛,晚上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臉色發紅,口渴但喝水不多。這是由於勞累內傷,經常服用苦辛的藥物消導、滋陰,陽氣受損就會上浮,有虛脫的危險,考慮採用張仲景的救逆法。

患者脈象弦長,按在寸關尺部位能數到脈搏,舌苔薄白,有時發熱,大便溏瀉,顯然是體質陰虛,又受暑濕之邪侵犯。

患者體質陰虛,陽氣和邪氣一起存在,單純發熱,兩周多沒好,而且沒有汗。這是因為體液枯竭,無法出汗,邪氣也無法排出。連續服用滋陰的藥物後,邪氣減少,汗出就多了,這就像雲彩下雨,天地之間一切順利,何必擔心脫水呢?但是,體弱的人久病不愈,元氣會越來越虧損,如果邪氣稍微排出,出汗很多,也屬於需要補益的關頭,不能掉以輕心。保持心靜,氣息就會平穩,精神就會安定,千萬不要憂慮煩惱,導致陽氣上升。

患者長期勞累損傷了陽氣,悲傷憂愁損傷了臟腑,層層疊疊的內傷,夏秋伏邪,已經深入體內。因為邪氣從陰經入侵,所以使用溫補扶正的方法治療三陰經,目的是托邪外出。知母入咽就嘔吐,沒有食慾,睡不着覺,陽氣不能正常運行,三焦受阻,脾腎虛弱。肛門下墜屬於陰氣下陷,不能用純陽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