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症彙》~ 卷之七 (1)
卷之七 (1)
1. 卷之七
2. 背
《奇病方》云:有人患背脊裂開一縫,出蝨千餘,此乃腎中有風,得陽氣吹之故也,不覺破裂蝨現。即服活水止蝨丹三劑,以減縫中之蝨,再蓖麻三粒,紅棗三枚,搗和為丸,如彈子大,置火薰衣,使不盡之蝨俱死,而縫自合矣。蓖麻子能殺蝨去風,故用之相宜。
徐弦《稽神錄》云:浮梁李生,肩起如盂,惟癢不可忍,人皆不識。醫士秦德立云:此蝨瘤也。以藥敷之,一夕瘤破,出蝨鬥余,即日體輕,但小竅不合,出蝨不止而死。
《濟生方》云:有人患虛寒,積癖在背膜之外,流於兩脅,氣逆喘急,久則凝滯,潰為癰疽,多致不救。用胡椒三百五十粒,蠍尾四個,生木香二錢半為末,粟米飯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橘皮湯下,名磨積丸。
《袖珍方》云:有人患背腿間一點痛不可忍者,此痰血也。芫花根為末,米醋調敷之,如不住,以帛束之,婦人產後尤多。
朱丹溪治一男子,忽患背胛縫有一線痛上肩,跨至胸前側脅而上,其病晝夜不歇,痛不可忍,脈弦而數。重取豁大,左大於右,夫背胛小腸經也。此必思慮傷心,心臟未病,而腑小腸先病,故從背胛起。又慮不能決,又歸之於膽,故痛至胸脅而止。乃小腸火乘肝木,子來乘母,是為實邪。
詢止,果因謀事不遂所致。用人參四分,木通二分,煎湯吞龍膽丸,數服而愈。
戴人治一男子,年六十餘,患腰尻脊胯皆痛,數載不愈。晝靜夜躁,大痛往來,屢求自盡,日夕痛作,必令人以手捶擊,至四五更雞鳴則漸減,向曙則病止。左右及病者皆疑祟病,朝禱暮祝,如僧道禁師至,則其痛似減。又夢鬼神戰鬥,山川神廟,無不祭者,淹延歲月,肉瘦皮枯,飲食減少,暴怒日增,惟候一死。有書生曰:既云祟病,如此禱祈,何無一應?聞陳郡有張戴人,精於醫,可以請治。
其家請張戴人,診其兩手,脈皆沉滯堅勁。曰:病雖瘦難以食,然腰尻脊胯皆痛者,必大便堅硬。其左右曰:有五七日,或八九日,見燥糞一兩塊,如彈丸大,結硬不可言,曾合人剜去之僅下一兩塊,渾身燥癢,皮膚皺揭,枯澀如麩片。戴人既得病人之虛實,遂用大承氣湯,以薑棗煎之,加牽牛頭末二錢。
不敢言瀉劑,蓋病者聞暖則悅,聞寒則懼,說補則從,說瀉則忌,此弊非一日也。而況一齊人傳之,眾楚人咻之乎。及煎成,使稍熱飲之,從少至多,服至三日,臟腑下泄四五行,約半碗,以燈視之,皆燥糞及瘀血雜至,穢不可近,須臾痛減九分,昏睡鼻息調如常人。睡至明日將夕,始覺飢而索粥,溫涼與之。
又困睡一二日,其病盡去,次令飲食調養,日服導赤甘露滑利便溺之藥,四十餘日乃康。嗚呼!世傳三十六虎書,三十六黃經,乃小兒三十六吊,誰為之耶?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古人以醫為重,故醫之道行。今之人以醫為輕,故醫之道廢。學者自局於朮藝,病者亦不擇精粗耳。
白話文:
[背]
有人背脊裂開一條縫,爬出上千隻蝨子,這是腎臟裡有風,受到陽氣吹拂的緣故,才會不知不覺地裂開出現蝨子。服用活水止蝨丹三劑,減少縫隙裡的蝨子,再取蓖麻子三粒、紅棗三枚,搗碎混合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放在火上薰烤衣物,讓剩下的蝨子都死掉,縫隙自然就會癒合。蓖麻子能殺死蝨子去除風邪,所以用它很適合。
浮梁的李生,肩膀隆起像個盆子一樣,奇癢無比,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病。醫生秦德立說這是蝨子引起的腫瘤,用藥敷在上面,一夜之間腫瘤破裂,流出許多蝨子,當天身體就輕盈了,但是小孔沒有癒合,蝨子不斷地爬出來,最後死了。
有人患有虛寒,積聚在背部筋膜外,蔓延到兩脅,氣逆喘促,時間久了就會凝滯,潰爛成癰疽,多半無法救治。用胡椒三百五十粒、蠍尾四個、生木香二錢半磨成粉末,用粟米飯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橘皮湯送服,叫做磨積丸。
有人背部與腿部交界處一點疼痛難忍,這是痰血引起的。用芫花根磨成粉末,用米醋調和敷在患處,如果還不行就用布條紮起來,婦女產後尤其多見。
朱丹溪治療一位男子,突然患病,背胛骨處有一條線一樣的疼痛,向上延伸到肩膀,再橫過胸前側肋,疼痛晝夜不停,難以忍受,脈象弦數。右側比左側更明顯,因為背胛是屬於小腸經。這一定是思慮過度傷了心,心臟還沒生病,但小腸先病了,所以疼痛從背胛開始。又考慮到決斷不了,又歸咎於膽,所以疼痛延伸到胸脅就停止了。是小腸的火邪乘犯肝木,子來克母,這是實邪。
詢問後,果然是因為事情辦不成造成的。於是用人參四分、木通二分煎湯服用龍膽丸,服藥幾次就好了。
戴人治療一位六十多歲的男子,患腰臀脊胯都疼痛,好幾年都沒好。白天安靜,晚上煩躁不安,劇痛反覆發作,多次想自殺,每天傍晚疼痛加劇,必須讓人用手捶打,到四五更雞鳴時疼痛逐漸減輕,天亮時疼痛就停止了。家人和病人自己都懷疑是鬼神作祟,每天早晚都祈禱,請僧道等宗教人士來做法事,疼痛似乎減輕一些。又夢到鬼神打鬥,所有山川廟宇都祭拜過了,耽誤了幾年時間,病人瘦得皮包骨頭,飲食減少,暴怒日增,只等著死了。有一個書生說:既然說是鬼神作祟,這樣祈禱為什麼沒有效果呢?聽說陳郡有個張戴人,醫術精湛,可以請他來治療。
他家人就請了張戴人,診脈發現兩手的脈象都沉滯堅硬。張戴人說:雖然病人瘦弱難以進食,但腰臀脊胯都疼痛,一定是因為大便乾燥堅硬。家人說:已經五七天,或者八九天了,只排出幾塊像彈丸大小的乾硬糞便,硬得難以形容,曾經請人幫忙挖出來,也只挖出一兩塊,渾身乾燥瘙癢,皮膚皺縮乾燥,像麩皮一樣。戴人了解了病人的虛實,就用了大承氣湯,用薑棗煎煮,再加牽牛子末二錢。
不敢說這是瀉藥,因為病人一聽到溫暖就高興,一聽到寒冷就害怕,說要補就同意,說要瀉就反對,這種情況不是一天兩天了。何況大家都在議論,眾人都在反對呢?煎好藥後,讓病人溫熱服用,從少到多,服藥三天後,腸胃排出許多糞便和瘀血,臭不可聞,片刻間疼痛減輕了九分,昏昏沉沉睡著,呼吸也變得規律了。睡到第二天傍晚才感到飢餓,就給他吃點粥,溫涼的都可以。
又睡了一兩天,病就好了,然後讓他飲食調理,每天服用導赤甘露等利尿通便的藥物,四十多天後就痊癒了。唉!世間流傳著三十六種虎書,三十六種黃經,還有兒童的三十六種吊詭療法,這些都是誰編造的呢?這些始作俑者,難道不會絕後嗎?古人重視醫術,所以醫道才能盛行。現在的人輕視醫術,所以醫道衰敗了。學習者只侷限於技藝,病人也不選擇精湛的醫術,真是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