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汝懋

《山居四要》~ 卷之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9)

1. 新增諸證雜方一類

治臁瘡久不愈者。用川烏頭、黃柏各等分,為末,用唾津調塗放紙上貼之,甚妙。

治疔瘡。用生蜜與隔年蔥一處研成膏,將瘡周圍用竹鎞刺破,用藥於瘡上攤之,次用緋綿蓋覆,量度人行二十里,然後用熱醋洗之,甚妙。

治面上瘡。用㭮子底黑煤和小油調一匙,打成膏子,攤在紙上,向瘡上貼之,為妙。

治凍瘡。用臘月雀腦子燒灰研細,小油調塗凍瘡上,亦妙。又方,以黃柏為細末,用乳汁調塗瘡口上,甚妙。

治傷寒。倘遇無藥處,只將兩手指相交緊叩腦後風府穴,向前禮拜百餘拜,汗出自解。

治通身黃腫。用瓜蒂焙乾三四錢,為細末,每用半字吹鼻內,一日一度,並吹三日。不愈,再用茯苓末五錢,煎湯下,甚效。

治小兒大人腹脹吐瀉並胸膈痞寒。用五靈脂、青皮、陳皮、硫黃、芒硝各等分,用硫黃於銚內以文武火鎔開,用匙刮取,結成砂子,卻取出研細,與前藥同為末,麵糊為丸。小兒如麻子、黃米大,大人服的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量虛實加減,米飲送下,不拘時服。

治蜒蚰入耳。用黑驢乳灌耳中,立出。又方,用濕生蟲研爛塗於耳邊,自出。

治小便癰,本名血疝散。用胡桃七個陰乾,研為末,酒調服之。不過三服,病自痊矣。

地龍散治牙疼。地龍去土,玄胡索、蓽撥,已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一字,用綿紙裹,隨左右耳內塞之,立效。

治走馬咽痹。用巴豆去皮,以綿子微裹,隨左右塞於鼻中,立透。左右俱有者,用二枚,此法甚效。

治左右喉痹。上於頂上分左右發,用手按拔之,剝然自有聲,立效。此法年幼時常見鄭大嫂救人甚效,不得其訣。近與子正話及,方得其傳。又方,馬勃吹咽喉中,立止。

立應丸治臟腑泄痢,膿血不止,腹中疼痛。用乾薑一兩炮,另末百草霜一兩,連皮巴豆一兩,炒杏仁一兩,同巴豆和皮炒黃色為度,後入霜研,又用黃臘四兩鎔開,蠟吹入前四味,用鐵器攪均,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若紅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食前服。水瀉,米湯下。

治小兒黃瘦腹脹。用乾雞糞一兩,丁香末一錢,同為末,蒸餅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米飲湯下。

黃連散治小兒頭瘡。用川黃連,黃柏(去粗皮)、草梗、明輕粉、已上各等分,為細末,用生小油調藥塗之,立愈。

治冷病法。用五月五日早晨取屋東頭網絲蜘蛛一個,不要他動,用手拿住,用紙裹了,放在屋門裡上面,不可著人知道。過七日將出來,用小布袋一條盛了,用線一條拴住。如冷病來時,暗地套在病人頂上帶著,其病即愈。切忌:初拿時不要蜘蛛動了,動了時即無用也。

治癬與冷病。用白麵餅小小一個,反正都寫此樣「熊」字,病證自痊。用筆右轉三遭,「熊」,用新筆真京墨於癬上寫,此法三次即愈。又咒曰:「魚吞癬,癬吞魚,魚癬相吞癬自除。」

白話文:

新增諸證雜方一類

治療久治不癒的臁瘡:取川烏頭、黃柏等量研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後塗在紙上,貼於患處,效果很好。

治療疔瘡:將生蜂蜜和隔年蔥一起研磨成膏,用竹籤刺破瘡周圍的皮膚,將藥膏塗在患處,然後用紅色棉布覆蓋。讓病人走大約二十里路,再用熱醋清洗,效果很好。

治療面部瘡瘍:取燈芯草底部黑煤和少量油調和成膏,塗在紙上,貼於患處,效果很好。

治療凍瘡:將臘月麻雀的腦子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少量油調和後塗抹在凍瘡上,效果很好。另一個方法是用黃柏研磨成細粉,用母乳調和後塗抹在患處,效果很好。

治療傷寒:如果沒有藥物,可以用雙手指交叉緊緊按壓後腦勺的風府穴,然後向前行禮一百多次,出汗後就能痊癒。

治療全身黃腫:將瓜蒂焙乾,取約三四錢,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半錢吹入鼻內,一天一次,連續三天。如果沒有痊癒,再用五錢茯苓粉煎湯服用,效果很好。

治療大人小孩腹脹、腹瀉以及胸膈痞寒:取五靈脂、青皮、陳皮、硫黃、芒硝等量,將硫黃放在銚子裡用文火武火熔化,用勺子刮取,使其結成砂子,取出研磨成細粉,與其他藥物混合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藥丸。小孩服用如麻子或黃米大小,大人服用如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二十粒,根據虛實情況增減劑量,用米湯送服,不拘時服。

治療蜒蚰(一種蟲子)入耳:用黑驢奶灌入耳中,蜒蚰就會出來。另一個方法是用濕潤的活蟲研磨成泥狀,塗抹在耳邊,蜒蚰就會自己出來。

治療小便癰(血疝):取陰乾的胡桃七個,研磨成粉末,用酒調服。一般服用三次就能痊癒。

治療牙痛(地龍散):取地龍(除去泥土)、玄胡索、蓽撥等量,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少許,用棉紙包好,塞入左右耳中,立刻見效。

治療走馬喉痺(一種急性咽喉炎):取巴豆去皮,用棉花輕輕包裹,塞入左右鼻孔,立刻就能通暢。如果左右鼻孔都阻塞,則使用兩粒,此法非常有效。

治療左右喉痺:向上分開頭頂左右的頭髮,用手按壓並拔動,會發出剝裂的聲音,立刻見效。此法年幼時常見鄭大嫂救人甚效,不得其訣。近與子正話及,方得其傳。另一個方法是用馬勃吹入咽喉中,立刻就能止痛。

治療臟腑泄瀉、膿血不止、腹痛(立應丸):取炮製好的乾薑一兩,百草霜一兩,連皮巴豆一兩,炒杏仁一兩,將巴豆和皮一起炒至黃色,然後加入百草霜研磨,再用黃蠟四兩熔化,將熔化的蠟吹入前四味藥中,用鐵器攪拌均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如果大便呈紅色,用甘草湯送服;如果大便呈白色,用乾薑湯送服;如果腹瀉,用米湯送服。飯前服用。

治療小兒黃瘦腹脹:取乾雞糞一兩,丁香末一錢,混合研磨成粉末,蒸熟後做成藥丸,如小豆大小,每次服用二十粒,用米湯送服。

治療小兒頭瘡(黃連散):取川黃連、黃柏(去粗皮)、草梗、輕粉等量,研磨成細粉,用生油調和後塗抹,立刻痊癒。

治療冷病:五月五日早晨,取屋東頭網絲蜘蛛一隻,不要讓它動,用手抓住,用紙包好,放在屋門上面,不要讓人知道。七天后取出,用小布袋裝好,用線系住。如果得了冷病,偷偷地戴在病人頭上,疾病就會痊癒。切記:剛抓到蜘蛛時,不能讓它動,動了就沒用了。

治療癬和冷病:用一小塊白麵餅,正反面都寫上「熊」字,疾病就會痊癒。用毛筆順時針旋轉三次寫上「熊」字,用新的毛筆和上好的墨汁在患處書寫,三次就能痊癒。還有咒語:「魚吞癬,癬吞魚,魚癬相吞癬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