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時旨要》~ 卷七 水屬 (3)
卷七 水屬 (3)
1. 痿
《經》云:肺熱葉焦,發為痿躄。又曰: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本神篇》曰: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
痿症大都起於陽明濕熱,內蘊不清,則肺受熱乘而日槁,脾受濕淫而日溢,遂成上枯下濕之候。故五六七月,每當其時也。亦有由腎水不能勝心火,上爍肺金,肺受火制,六葉皆焦,以致金燥水虧,兩足痿弱,筋縱而不任地。
《內經》治痿,獨取陽明,蓋陽明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陽明又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而足痿不用也。瀉南方而補北方,治痿之法,無過於此。然而天產作陽,厚味發熱,病痿者,若不淡薄食味,必不能痊。
東垣取黃柏為君,黃耆等補藥相佐,以痿病無寒故也。有濕熱,用東垣健步丸加黃柏、黃芩、蒼朮。濕痰,用二陳湯加蒼朮、白朮、黃芩、黃柏、竹瀝、薑汁。血虛,用四物湯加蒼朮、黃柏,下補陰丸。無火症,用鹿角膠丸、金剛丸。氣虛,用四君子湯加蒼朮、黃芩、黃柏。
按黃柏、蒼朮,名二妙丸,治痿聖藥也。
張路玉曰:痿症之原有二,一屬腎與膀胱,蓋腎傷精脫,即《內經》所謂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也。用都氣丸及六味、八味丸之類。若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痿痛者,此是膀胱發病也,用五苓散。一屬脾濕傷腎。《經》云:秋傷於濕,上逆而軟,發為痿厥,用腎著湯加萆薢。其濕熱久郁內蒸,肺金受傷者,五痿湯以調理之。
筆花氏曰:痿症亦經絡之病,由於濕,更由於熱,若有濕而不甚熱,不過肢重腫痛耳,惟濕熱太甚,則四肢筋軟而弛,足不任地而痿症成。譬之弓弦,秋風起則燥而勁短,夏暑至則柔而弛長,痿症亦猶是也。東垣二妙散用蒼朮燥濕,黃柏清熱,真屬神方。
凡濕熱未清,則防己、苡仁、羌活、獨活、寄生、花粉、龜板之屬,俱可增入,其他鹿角、虎脛、蓯蓉、杜仲等,雖壯筋骨,然必濕熱既清,始可入藥,否則,以熱治熱,吾未見其有當也。
白話文:
【痿】
《經典》提到:肺部熱度過高,導致肺葉乾燥,進而形成痿躄。另外,因為濕氣影響,頭部感覺像被包裹住,如果濕熱無法排除,大肌肉會縮短,小肌肉會變得鬆弛且延長,肌肉縮短會造成拘束感,鬆弛延長則會導致痿症。《本神篇》指出:精氣受損會引起骨頭痠痛和痿厥,精氣甚至會自行下降。
痿症大多源於陽明經絡的濕熱,若體內濕熱無法清除,肺部就會受到熱邪侵害而日益乾燥,脾臟受到濕氣侵擾而功能衰退,這樣就形成了上半身乾燥,下半身濕潤的情況。通常在五六七月,這段時間最易發生。另外,也有情況是由於腎臟的水液無法抑制心臟的火氣,導致肺金受損,肺部受到火氣控制,六片肺葉全部乾燥,結果金屬性質的肺部乾燥,水分流失,雙腳變得無力,肌肉鬆弛無法承載身體。
《內經》治療痿症,主要針對陽明經絡,因為陽明經主管滋潤宗筋,宗筋負責束縛骨頭並使關節靈活,陽明經還連接帶脈,並與督脈相互聯繫,所以陽明經虛弱會導致宗筋鬆弛,帶脈無法拉緊,最終造成腳部痿弱無法使用。通過抑制南向的火氣,補充北向的水氣,是治療痿症的最好方法。然而,自然界產生的陽氣,以及厚味食物會產生熱氣,患有痿症的人,如果不減少濃烈的食物攝入,病情必定無法痊癒。
李杲選擇黃柏作為主藥,輔以黃耆等補藥,因為痿症一般不會伴隨寒症。若存在濕熱,可以使用李杲的健步丸,再加入黃柏、黃芩、蒼朮。對於濕痰,可用二陳湯,再加入蒼朮、白朮、黃芩、黃柏、竹瀝、薑汁。血虛的患者,可以使用四物湯,再加入蒼朮、黃柏,配合服用補陰丸。沒有火氣的患者,可以使用鹿角膠丸或金剛丸。氣虛的患者,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再加入蒼朮、黃芩、黃柏。
黃柏和蒼朮合稱為「二妙丸」,是治療痿症的聖藥。
張璐玉表示:痿症的根源有兩種,一種是腎臟和膀胱問題,如果腎臟受損,精氣流失,《內經》所說的精氣受損,骨頭痠痛,痿厥,精氣時常下降就是這種情況。可以使用都氣丸、六味丸、八味丸。如果是三陽經絡疾病,出現寒熱交替,下肢形成膿腫或疼痛,這是膀胱疾病,可以使用五苓散。另一種是脾臟濕氣傷害腎臟。《經典》提到:秋天如果受到濕氣影響,氣血上逆,肌肉軟弱,會形成痿厥,可以用腎著湯,再加入狗脊。對於濕熱長期積聚,內蒸肺金受損的患者,可以使用五痿湯進行調理。
筆花氏表示:痿症也是經絡疾病,主要由濕氣和熱氣引起,如果有濕氣但不是非常熱,只會造成肢體沉重和腫痛。只有當濕熱過度嚴重,四肢肌肉才會變得鬆弛,無法承載身體重量,最終形成痿症。就像弓弦,秋風來臨時會變得乾燥且短硬,夏季炎熱時會變得柔軟且鬆弛,痿症也是同樣的道理。李杲的二妙散使用蒼朮去除濕氣,黃柏清除熱氣,確實是神奇的配方。
對於濕熱尚未清除的患者,防己、薏仁、羌活、獨活、寄生、花粉、龜甲等成分都可以加入。其他如鹿角、虎骨、肉蓯蓉、杜仲等雖然能強壯筋骨,但必須在濕熱已經清除後才能使用,否則,用熱藥治療熱病,我從未見到有成功的案例。
2. 痿症湯頭
東垣健步丸,羌防柴滑甘,川烏花粉己,苦瀉桂糊丸。
二陳湯半陳,甘草共茯苓。
四物湯治血,芎歸熟地芍。
補陰丸用熟柏母,歸芍虎龜陳牛瑣。
鹿角膠丸鹿角霜,參苓朮杜地歸相,牛膝兔絲黽板共,虎脛骨炙煉丸良。
金剛丸用酒腰搗,萆杜蓯蓉兔絲找。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朮茯苓甘草比。
都氣丸用地黃丸,加五味子都氣全。
八味地黃丸,六味附桂添。
五苓散,本四苓,豬赤瀉術加桂成。
腎著湯用附子強,甘姜苓朮即此方。即痹症之甘姜苓朮湯
五痿湯,用四君,知柏當歸麥苡仁。
白話文:
[痿症處方]
東垣健步丸:包含羌活、防風、柴胡、滑石、甘草、川烏、天花粉、己黃、苦瀉、肉桂,製成糊狀後做成藥丸。
二陳湯:由半夏、陳皮、甘草和茯苓組成。
四物湯:用於調理血液,成分有川芎、當歸、熟地和白芍。
補陰丸:使用熟地、柏子仁、麥門冬、龜甲、陳皮、牛膝、女貞子。
鹿角膠丸:主要成分是鹿角霜、人參、茯苓、白朮、杜仲、熟地、當歸、牛膝、菟絲子、桑寄生、虎脛骨,最後將這些成分烤乾後煉製成丸。
金剛丸:以酒泡製的杜仲、牛膝、肉蓯蓉、菟絲子為主。
四君子湯:以人參、白朮、茯苓和甘草組成,其配方講究和諧平衡。
都氣丸:在地黃丸基礎上添加五味子。
八味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添加附子和肉桂。
五苓散:原本是由四苓散發展而來,除了豬苓、茯苓、澤瀉、白朮,還添加了肉桂。
腎著湯:使用附子,甘草、乾薑、茯苓、白朮,這也是治療痹症的甘姜苓朮湯。
五痿湯:由四君子湯的基本成分再加入知母、黃柏、當歸、麥門冬、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