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日敦)

《奉時旨要》~ 卷六 金屬 (1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金屬 (14)

1. 咽喉

筆花氏曰:喉痹多因痰火所致,急者速宜吐痰,以救脹塞。如有餘火,再復下之。其甚者,尤宜先以針刺血,及刺少商穴法,然後用藥。此症瞬息間關人性命,遲疑不得。《經》云:火鬱發之,吐中有發散之義,出血亦發散之端也。至伏氣之病,凡火令、寒令、濕令,而感風寒之邪者,但治外邪而喉自愈。

若天行時疫,咽痛項腫,有大頭、蝦蟆、發頤之名,此陽明熱毒,腫髮夾車兩穴,普濟消毒飲治之。痰甚脹急者,紫雪丹開之。然陰虛陽虛,俱有此等惡症,其應溫清補瀉,全在脈之有力無力,唇之赤白、口之渴否辨之,庶不致誤。

白話文:

咽喉

筆花氏說:喉嚨阻塞大多是因為痰火引起的,病情緊急的,應該馬上催吐,以解除阻塞。如果還有餘火,就要再服用瀉火藥物。病情嚴重的,更應該先用針刺放血,以及刺少商穴,然後再用藥。這種病症轉眼間就能危及性命,不能遲疑。經書上說:「火鬱發之」,吐出痰液有發散之義,放血也是發散的辦法。至於伏氣引起的疾病,無論是火邪、寒邪、濕邪,還是感受風寒之邪,都只要治療外邪,喉嚨自然會好。

如果流行時疫,咽喉疼痛、頸項腫脹,有「大頭瘟」、「蝦蟆瘟」、「發頤瘟」等名稱,這是陽明經熱毒引起的,腫脹的地方應該在夾車穴和兩穴之間,可以用普濟消毒飲治療。痰多阻塞嚴重者,可以用紫雪丹來治療。然而陰虛或陽虛的人,也都會有這種惡症,用溫補或清瀉的方法,要根據脈象有力或無力,嘴唇紅白、口渴與否等情況來辨別,才能避免誤診。

2. 喉咽湯頭

甘桔湯,甘草和桔梗。

半夏桂甘湯,桂枝半夏甘草姜。

四逆湯,見卷一諸郁湯頭。

桂薑湯,五分桂甘與炮姜。

解毒雄黃丸,鬱金巴豆醋和丸。

加味甘桔湯,見喘促湯頭。

冰片散雄黃,元明銅靛硼,雞肫人白柏,連草與蒲黃。

紫金丹用五倍朱,千金麝戟雄山茨。

麝香散麝香,黃連共冰片。

冰梅丸,硼膽礬,牛雄兒茶山豆傳,白梅二個搗冰片。

普濟消毒湯,見時疫湯頭。

紫雪丹,用黃金,寒水石膏磁滑成,煮好復投犀羚草,升丁沉木又玄參,遲入芒硝焰硝攪,功成朱麝又和勻。

白話文:

[喉咽治療方劑]

  1. 甘桔湯:由甘草和桔梗組成。

  2. 半夏桂甘湯:包含桂枝、半夏、甘草和薑。

  3. 四逆湯:詳細內容請參考第一卷的各類鬱悶治療方劑。

  4. 桂薑湯:由五分量的桂枝、甘草和炮製薑組成。

  5. 解毒雄黃丸:主要成分為鬱金、巴豆,並以醋和雄黃製成藥丸。

  6. 加味甘桔湯:詳細內容請參考喘息促進方劑。

  7. 冰片散:主要成分有雄黃、元明粉、銅青、靛花、硼砂、雞內金、人中白、柏子仁、連翹、甘草及蒲黃。

  8. 紫金丹:由五倍子、硃砂、千金子、麝香、巴豆、雄黃、山慈菇組成。

  9. 麝香散:主要成分為麝香、黃連和冰片。

  10. 冰梅丸:含有硼砂、膽礬、牛黃、雄黃、兒茶、山豆根、傳心蓮、白梅花,製作時需將兩個白梅和冰片一同研磨。

  11. 普濟消毒湯:詳細內容請參考時疫治療方劑。

  12. 紫雪丹:使用黃金、寒水石、石膏、磁石、滑石等材料,煮好後再加入犀角、羚羊角、生地黃、升麻、丁香、沉香、木香以及玄參,最後加入芒硝、焰硝,並與硃砂、麝香混合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