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日敦)

《奉時旨要》~ 卷六 金屬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金屬 (2)

1. 勞瘵

燥則必癢,癢則必嗽,而從此喘促、咽痛、喉瘡、聲啞等症滋起,治法惟以甘涼至靜滋養金水,如四陰煎、一陰煎、六味丸、貝母丸之類。更在病家憂怒胥捐,飲食自慎,靜心調理,庶可迴天,徒求速效無益也。

白話文:

燥熱會導致皮膚發癢,發癢又會引起咳嗽,進而出現氣喘、咽喉疼痛、喉嚨潰瘍、聲音嘶啞等症狀。治療方法主要以甘寒涼潤、滋陰養肺的藥物為主,例如四陰煎、一陰煎、六味丸、貝母丸等。 病人更要避免憂慮和生氣,飲食要謹慎,保持心情平靜,好好調理身體,這樣才有康復的希望。單純追求快速見效,反而沒有益處。

2. 勞瘵湯頭

止嗽散用桔白前,百部橘紅紫苑甘。

異功散最宜,四君加陳皮。

團魚丸剖大團魚,納入知貝杏前柴。

紫菀散用知貝參,桔梗阿膠味草苓。

月華丸沙部、天麥熟生山,三七阿膠貝,苓桑菊獺肝。

四生丸用生地好,側柏荷艾俱生搗。

生地黃湯麥,丹丹漆芍元,山梔三七郁,荷葉墨童便。

六味地黃湯,山山熟地黃,丹苓兼澤瀉,八味附桂相。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朮茯苓甘草比。

理中湯用參朮姜,炙草還加制附剛。

花蕊石散加硫黃,瓦罐曬煉便酒嘗。

歸脾湯用四君遠,耆歸木香棗仁眼。

清骨散柴秦,胡連地骨芩,芍丹蒿鱉甲,知母草童增。

逍遙散用柴歸芍,苓朮陳甘煨姜薄。

八珍補陰陽,四君四物相。

人參養營苓朮草,耆歸陳地桂心好,五味白芍遠志姜,再加三枚黑大棗。

保和湯百合,知貝馬兜鈴,天麥阿膠味,甘荷梗苡仁。

加味桔梗湯白芨,貝苡葶銀陳草節。

百藥煎治咽痛,硼砂甘草為末共。

通音煎治音啞,款冬胡桃蜜貝母。

柳華散冰黛硼,人中白與柏蒲黃。

秘精丸白朮,苓神藥芡實,蓮子牡蓮鬚,車柏櫻膏抉。

十補丸參耆,歸芍地杜萸,術苓山棗遠,續味牡龍齊。

澤蘭湯,調經脈,柏子茺牛地歸芍。

益母勝金丹四物,香附茺牛丹參術。

驅蟲丸用雄蕪雷,鬼箭丹參獺肝麝。

補天大造丸,耆朮棗遠參,地杞歸芍藥,河車龜鹿苓。

四陰煎用生地麥,沙參苓草百合芍。

一陰煎用生熟地,丹參冬芍牛甘記。

貝母丸研末,大丸和用蜜。

白話文:

[勞瘵湯頭]

止嗽散使用桔梗、白前,加上百部、橘紅、紫苑和甘草。

異功散最適合,是四君子湯加上陳皮。

團魚丸由大團魚製成,內含知母、貝母、杏仁、前胡和柴胡。

紫菀散使用知母、貝母、人參,加上桔梗、阿膠、麥味和茯苓。

月華丸包含沙參、百部、天冬、麥冬、熟地、生地、山茱萸、三七、阿膠、貝母、茯苓、桑白皮、菊花和獺肝。

四生丸使用生地,加上生側柏葉、生荷葉和生艾葉。

生地黃湯由生地黃、麥冬、丹皮、丹參、漆樹花、芍葯、元參、山梔、三七、鬱金、荷葉和墨童便組成。

六味地黃湯由山茱萸、山藥、熟地黃、丹皮、茯苓和澤瀉組成,八味地黃湯則在此基礎上添加附子和肉桂。

四君子湯是中和之選,由人參、白朮、茯苓和甘草組成。

理中湯使用人參、白朮、乾薑,加上炙甘草和炮附子。

花蕊石散加上硫磺,經過瓦罐曬煉後,可佐酒服用。

歸脾湯由四君子湯加上黃耆、當歸、木香、酸棗仁和遠志組成。

清骨散由柴胡、秦艽、胡黃連、地骨皮、黃芩、芍葯、丹皮、青蒿、鱉甲、知母和甘草組成。

逍遙散由柴胡、當歸、白芍、茯苓、白朮、陳皮、甘草和薑薄荷組成。

八珍湯補陰陽,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組成。

人參養營湯由人參、茯苓、白朮、甘草、黃耆、當歸、熟地、肉桂、五味子、白芍、遠志、薑和三枚黑棗組成。

保和湯由百合、知母、貝母、馬兜鈴、天冬、麥冬、阿膠、甘草、荷梗、薏苡仁組成。

加味桔梗湯由桔梗、白芨、貝母、薏苡仁、葶藶子、銀花、陳皮、甘草和竹茹節組成。

百藥煎治咽喉疼痛,由硼砂和甘草磨成粉末組成。

通音煎治聲音嘶啞,由款冬花、胡桃、蜂蜜和貝母組成。

柳華散由冰片、青黛、硼砂、人中白、柏葉和蒲黃組成。

祕精丸由白朮、茯苓、蓮子、蓮須、車前子、柏子、櫻桃膏和蓮蕊組成。

十補丸由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熟地、杜仲、山茱萸、白朮、茯苓、山藥、大棗、遠志、續斷、五味子、牡蠣和龍骨組成。

澤蘭湯用於調節月經,由柏子仁、茺蔚子、牛膝、熟地、當歸和白芍組成。

益母勝金丹由四物湯、香附、茺蔚子、牛膝、丹參和白朮組成。

驅蟲丸由雄黃、蕪荑、雷丸、鬼箭羽、丹參、獺肝和麝香組成。

補天大造丸由黃耆、白朮、大棗、遠志、人參、熟地、枸杞、當歸、白芍、山茱萸、鹿角膠、龜板、茯苓組成。

四陰煎由生地、麥冬、沙參、茯苓、甘草、百合和白芍組成。

一陰煎由生地、熟地、丹參、麥冬、白芍、牛膝和甘草組成。

貝母丸由貝母研磨成末,大丸則使用蜂蜜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