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附錄:咽喉秘集 (8)

回本書目錄

附錄:咽喉秘集 (8)

1. 咽喉門二:嗆食啞喉。

風寒蛾,此症因風寒而起,腫大如李,頭不能下視,氣塞不通,寸關之脈浮緊,肺胃之症也。即針少商、商陽、少衝兩手六穴,用六味湯加蘇葉三錢,羌活一錢,一服可愈。若早用涼藥,則不能退矣。

乳蛾門五:白色乳蛾。

白色乳蛾,腫塞滿口,身發寒熱,六脈浮弦,因肺受風寒之症也。六味湯加蘇葉二錢,細辛三分,羌活二錢,一服可愈。

乳蛾門六:石蛾。

石蛾,此症因胎生本原不足所致,生於乳蛾地位,少進半寸。初生不可用涼藥,不可動針刀。此乃肚火老痰結成惡血,凡遇辛苦即發,用六味湯加生地二錢,貝母、牛蒡、麥冬、木通各一錢,服四五劑。如不退去,六味用生地錢半,丹皮一錢,象貝母二錢,甘草、牛蒡、麥冬各一錢,桔梗八分,木通六分,薄荷二錢,燈心二分服,以愈為度。外吹退腫藥。

乳蛾門七:伏寒喉蛾。

伏寒喉蛾,凡伏寒之症,其色紫,治法同紫色喉癰門。如孕婦喉癰,慮服藥有礙,將藥煎濃漱喉吐去,亦可愈。

喉痹門一:爛喉痹。

爛喉痹,此症因肝胃熱毒,外感時邪而發。形如花瓣,爛腫白斑、痛叫不食,目睛上泛、六脈洪大。速針少商、商陽、關衝、少衝兩手入穴,有血生,無血死。用六味湯加生大黃一錢,鹽炒黃芩二錢(加酒少許),元參二錢,鹽炒生地二錢,丹皮二錢,海浮石二錢,山梔一錢,木通一錢。

兩服後去大黃,用六味湯再加生石膏三錢,訶子一錢五分,整柏子仁(柏枝汁制)二錢,四服可愈。並服八仙散,津化下。此症若脈細身涼,不治。

喉痹門二:白色喉痹。

白色喉痹,此症因肺、胃受寒,脈遲身熱,用六味湯加細辛三分,羌活二錢,蘇葉、陳皮各一錢,二服可愈。若變紅色干痛,去前四味,換加山梔、木通、酒炒黃芩、生地、黃柏各一錢,痰多加海浮石、半夏、花粉各一錢。

喉痹門三:寒伏喉痹。

寒伏喉痹,此症肺經脈緩,寒重色紫,亦不大腫。若誤服涼劑,久之必爛。凡遇紫色者,不可作火治。用六味湯加細辛五分,麻黃、桂枝、蘇葉、栝蔞、訶子、牛蒡各一錢。甚者,吐出紫血塊,治法亦同。未爛者,加蘇葉二錢,細辛五分,柴胡、海浮石各一錢,腫與不腫同治。

喉痹門四:雙喉痹。

雙喉痹,生於上齶關內兩邊,形如欖核,痛而難食,胃經積熱所致。或發寒熱,兩關脈洪大者是也。速針患處,或少商穴亦可,先用六味湯一服,來日再加黃芩、山梔、木通、炒元參各錢半,一服可退。爛者不可針,但於患處用吹藥。

喉痹門五:單喉痹。

單喉痹,或左或右,治法同雙喉痹。

喉痹門六:淡紅喉痹。

淡紅喉痹,腫如雞子,飲食不下,身發寒熱,眼紅嘔吐,恐有斑毒在內。急針少商、商陽、關衝、少衝左右八穴,或患處挑破。用六味湯加蘇葉、羌活、葛根各二錢,鮮蕪荽五錢,服一劑,滿身發出痧疹,嘔吐即止。

白話文:

咽喉門二:嗆食啞喉

風寒蛾:此病因風寒引起,腫脹如李子般大小,頭無法低垂,呼吸不暢,寸關脈浮緊,屬於肺胃疾病。立即針刺少商、商陽、少衝(雙手六穴),服用六味湯加蘇葉三錢、羌活一錢,一劑即可痊癒。若一開始就服用涼藥,則無法退腫。

乳蛾門五:白色乳蛾

白色乳蛾:腫脹塞滿口腔,全身發寒發熱,六脈浮弦,是因肺部受風寒所致。服用六味湯加蘇葉二錢、細辛三分、羌活二錢,一劑即可痊癒。

乳蛾門六:石蛾

石蛾:此病因胎生之本不足引起,生長在乳蛾的部位,略微深入半寸。初期不可使用涼藥,不可針灸或動刀。這是因腹部鬱火、陳年痰濕凝聚成惡血所致,凡遇辛辣食物即發作,服用六味湯加生地二錢、貝母、牛蒡、麥冬、木通各一錢,服用四五劑。若未痊癒,則改用六味湯加生地半錢、丹皮一錢、象貝母二錢、甘草、牛蒡、麥冬各一錢、桔梗八分、木通六分、薄荷二錢、燈心二分,服用至痊癒為止。並配合外用吹藥消腫。

乳蛾門七:伏寒喉蛾

伏寒喉蛾:凡是伏寒引起的此病,其顏色發紫,治療方法與紫色喉癰相同。若是孕婦患喉癰,擔心服藥有礙,可將藥煎濃後漱口吐出,也可痊癒。

喉痹門一:爛喉痹

爛喉痹:此病因肝胃熱毒,加上外感時邪而發病。形狀如花瓣,潰爛腫脹並有白色斑點,疼痛難忍,無法進食,眼睛上翻,六脈洪大。立即針刺少商、商陽、關衝、少衝(雙手入穴),出血則可痊癒,不出血則不治。服用六味湯加生大黃一錢、鹽炒黃芩二錢(加少許酒)、元參二錢、鹽炒生地二錢、丹皮二錢、海浮石二錢、山梔一錢、木通一錢。

服用兩劑後停用大黃,再用六味湯加生石膏三錢、訶子一錢五分、炒柏子仁(柏枝汁製)二錢,服用四劑即可痊癒。並服用八仙散,促進津液下降。此病若脈細身涼,則難以治療。

喉痹門二:白色喉痹

白色喉痹:此病因肺胃受寒引起,脈象遲緩,身體發熱,服用六味湯加細辛三分、羌活二錢、蘇葉、陳皮各一錢,服用兩劑即可痊癒。若變為紅色且乾燥疼痛,則去掉前四味藥,改加山梔、木通、酒炒黃芩、生地、黃柏各一錢,痰多者再加海浮石、半夏、花粉各一錢。

喉痹門三:寒伏喉痹

寒伏喉痹:此病肺經脈象緩慢,寒邪較重,顏色發紫,腫脹也不嚴重。若誤服涼藥,久之必會潰爛。凡是顏色發紫的,不可用熱療法。服用六味湯加細辛五分、麻黃、桂枝、蘇葉、栝蔞、訶子、牛蒡各一錢。病情嚴重者,會吐出紫色的血塊,治療方法相同。若未潰爛,則加蘇葉二錢、細辛五分、柴胡、海浮石各一錢,腫脹與否都同樣治療。

喉痹門四:雙喉痹

雙喉痹:生於上顎兩側牙關內,形狀如橄欖核,疼痛難忍,無法進食,是因胃經積熱所致。若發寒發熱,兩關脈洪大,則屬此症。立即針刺患處,或少商穴亦可,先服用六味湯一劑,次日再加黃芩、山梔、木通、炒元參各半錢,一劑即可退腫。潰爛者不可針刺,只能在患處使用吹藥。

喉痹門五:單喉痹

單喉痹:或左或右,治療方法與雙喉痹相同。

喉痹門六:淡紅喉痹

淡紅喉痹:腫脹如雞蛋般大小,無法進食,全身發寒發熱,眼睛紅腫,嘔吐,恐有斑疹毒在內。立即針刺少商、商陽、關衝、少衝(左右八穴),或在患處挑破。服用六味湯加蘇葉、羌活、葛根各二錢,鮮芫荽五錢,服用一劑,全身會出現痧疹,嘔吐即可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