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1)

1. 痘爛生蛆

嫩柳葉鋪席上,臥之蛆盡出而愈。

白話文:

將嫩柳葉鋪在席子上,躺在上面,蛆就會全部跑出來,病就好了。

2. 消化瘡毒驗方

魚鰾切成寸段,用香油炸脆,每食數錢,初起輕者三服即消,重者五六服亦消,已成形者亦可輕減一半,惟已穿潰出膿後不可服。曾見頸上腮旁或包或癤腫毒疼痛,此方服之自消,屢試屢驗,業已經驗多人。

白話文:

將魚鰾切成一寸長的段狀,用香油炸到酥脆,每次吃幾錢(古代重量單位,約數克)。如果是剛開始發作、症狀輕微的瘡毒,吃三劑就能消退;症狀比較嚴重的,吃五六劑也能消退。如果是已經形成腫塊的,也能減輕一半。但如果已經潰爛流膿,就不能服用這個方子。我曾經看過脖子、臉頰旁邊長出包塊、癤子等腫痛的瘡毒,服用這個方子都能自行消退,多次嘗試都有效,已經有很多人驗證過了。

3. 肚癰發背奇方

肥皂子七個燒枯,蜈蚣一條,雄黃、密陀僧各一錢,雞蛋殼一個,共研末,雞蛋清調搽即愈。

白話文:

將七顆皂莢子燒成焦黑,加上一條蜈蚣,以及各一錢的雄黃和密陀僧,再加入一個雞蛋殼,全部研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在患處,就會痊癒。

4. 癰疽腫硬如牛皮

南星、半夏、草烏、豬腦髓各等分,共搗爛敷,留出瘡頭即愈。

白話文:

將天南星、半夏、草烏、豬腦髓,各取等量的份量,全部一起搗爛成泥狀後,敷在癰疽腫硬的患處,記得要讓瘡頭露出來,這樣就會痊癒。

5. 惡瘡胬肉

烏梅肉,燒灰存性,研末,敷惡肉上,一夜即盡,或微加輕粉。

白話文:

將烏梅的果肉燒成灰,保留藥性,然後磨成粉末,敷在惡性腫瘡或贅生的肉上,通常一個晚上就會消失,如果效果不夠,可以稍微加一點輕粉。

6. 頑瘡腫焮多年不已

生馬齒莧,搗爛敷之,三次即愈。

白話文:

用新鮮的馬齒莧,搗爛後敷在患處,敷三次就會痊癒。

7. 多年惡瘡

冬瓜葉陰乾,瓦上焙,研細末,瘡濕即乾摻之。或用多年石灰研細,雞子清調成塊,火煅過,候冷再為末,薑汁調敷。

又,枸杞根為細末,用鹽茶洗瘡後乾摻之,或馬齒莧、或蒲公英均可搗爛敷之。

白話文:

將冬瓜葉陰乾後,在瓦片上烘烤,然後磨成細粉,如果瘡面潮濕,就直接將藥粉撒在上面。或者使用存放多年的石灰磨成細粉,用雞蛋清調成糊狀,再用火煅燒過,等冷卻後再次磨成粉末,用薑汁調和後敷在瘡上。

另外,將枸杞根磨成細粉,用鹽茶水清洗瘡面後,將藥粉直接撒在上面。也可以用馬齒莧或蒲公英搗爛後敷在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