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5)

1. 臍瘡不幹

生白礬、龍骨等分,煅存性,研細末摻之。或用當歸焙乾研末、敷之亦妙;或舊棉花、或亂頭髮燒灰並效。

白話文:

將白礬和龍骨等量磨成粉,燒到可以留下藥性的程度,再研磨成細末,撒在臍瘡上。或者將當歸烘乾後磨成粉末敷在臍瘡上,也很有效果;或者用舊棉花或亂頭髮燒成灰,也有相同效果。

2. 臍中出血

白石脂微炒,研末摻之,干後須聽其自落,不可用手剝去。

白話文:

將白石脂稍微炒過,磨成粉末後撒在出血的肚臍上,等乾燥後要讓它自然脫落,不可以動手剝掉。

3. 疥癩

白蠟二錢,柏樹膠三錢,水銀二錢,黑鉛一錢溶化,投入水銀內,共研為丸,有疥癩處搽之。

白話文:

將白蠟二錢、柏樹膠三錢、水銀二錢、黑鉛一錢,先將這些東西熔化,再把水銀投入熔化的混合物中,一起研磨成丸狀,然後將藥丸塗抹在長疥瘡或癩瘡的地方。

4. 血風瘡久不愈

老南瓜去皮煮爛,布包擠去水,用瓜瓤敷之。

又方:陳石灰研敷亦效。

白話文:

將老南瓜去皮煮爛,用布包起來擠掉水分,然後用剩下的瓜瓤敷在患處。

另一個方法是:將陳舊的石灰磨成粉末敷在患處,也有效。

5. 黃水羊胡屢驗方

宮粉、松香,共研末,燈盞油調搽,極效。

白話文:

將宮粉和松香一起研磨成粉末,再用燈盞油調和後塗抹,效果非常好。

6. 白蛇瘡

遍身或腰間細白泡,形如白蛇相纏。白芨、水龍骨(即多年糞船板上干陳朽石灰更佳),共研細末,用無根水(即未落地之水)調塗。

又,豬脂、苦杏仁,共搗成膏,絹包搽之。

又,用一掃光調搽,俱效。

又方:明雄黃六錢,明礬三錢,共研末,津唾調塗。

白話文:

皮膚全身或腰部出現細小的白色水泡,形狀像白色蛇纏繞一樣。使用白芨、水龍骨(特別是多年舊船板上的乾朽石灰更好),一起磨成細末,用未落地的水(也就是雨水或接屋簷水)調勻後塗抹患處。

另外,用豬油和苦杏仁一起搗成膏狀,用絲絹包裹後擦拭患處。

再者,用一掃光藥粉調和後塗抹,都有效果。

還有一個藥方:使用明雄黃六錢、明礬三錢,一起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勻後塗抹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