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9)

1. 五疔分治

熱氣微,再添紅石,加醋淬之,務使熱氣熏蒸至汗,其毒減半,再用大黃一兩,白芷三錢,共研細末為丸。每服三四錢,蔥頭三個,酒煎作湯送下。蓋被取汗,大便行時即效。

內疔,先發寒熱,漸次腹痛,數日間,忽然腫起一塊如積聚是也。治法同暗疔。

凡暗、內二疔,人所易忽,本屬難辨,慎勿誤作傷寒雜病。若初起即牙關緊急者,急用蟾酥丸三五粒,蔥頭煎湯,研化灌之。凡人暴死者,多是疔毒,急取燈遍照其身,若有小瘡,即是其毒,宜急灸之,急以奪命丹或蟾酥丸研化水調灌之,亦有復甦,再照前法治之。

白話文:

五疔分治

初期疔瘡熱氣輕微,再加入紅石,用醋煮沸,務必讓熱氣熏蒸至出汗,這樣毒性就能減輕一半。然後用大黃一兩,白芷三錢,研磨成細粉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四錢,用三個蔥頭加酒煎煮成湯送服藥丸。蓋好被子取汗,大便通暢後就會見效。

內疔初期會先發冷發熱,然後逐漸腹痛,幾天後會突然腫起一塊,像積聚一樣。治療方法與暗疔相同。

暗疔和內疔,容易被人忽略,本就難以辨別,要小心不要誤認為傷寒等其他疾病。如果初期就牙關緊閉,要緊急服用蟾酥丸三到五粒,用蔥頭煎湯送服,將藥丸溶化後灌下去。很多人暴亡,大多是疔瘡毒引起的,要趕快用燈光照遍全身,如果發現有小瘡,那就是毒所在,應立即灸療,並緊急服用奪命丹或蟾酥丸,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灌服,也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之後再按照之前的治療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