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二十三 (31)
卷二十三 (31)
1. 脊背門
腎俞穴傷(脊背第十五椎,命門之下):生地一錢,破故紙、天仙子、烏藥各一錢二分,黃柏、牡蠣、元胡索、小茴、澤蘭、紅花、紫草、蘇木、乳香、木香、杜仲各八分,不加引,水煎服。
氣海穴傷(在關元上):赤芍、歸尾、紅花、破故紙、牛膝、紅硝、紅曲、紫草、劉寄奴、肉桂、甘草,杉木皮引。酒煎服。
關元穴傷(小腸穴):歸尾、赤苓、參三七、澤瀉、廣木香、梔仁、自然銅、肉桂、車前、桃仁、三稜、蓬朮、甘草,燈心引,酒煎服。
命關穴傷:麝香、肉桂、參三七、牡蠣、青皮、木香、白朮各三錢,細辛二錢,甘草五分。
膀胱穴傷(肚膨不消,小便不通,服此):車前一錢五分,豬苓、澤瀉、檳榔、小茴、桔梗、陳皮、青皮、杜仲、桑寄生、半夏、良薑、甘草各一錢,大黃八分,燈心、生薑引,水燉服。
天樞穴傷(大腸穴):大黃、桃仁、生地、劉寄奴、羌活、稜麻、防風、巴戟、乳香、沒藥、甘草、生薑引,酒煎服。
又方:桃仁、千金子、大黃、蜣螂,共為末,酒煎服。
糞門穴傷:歸尾、大黃、五味、獨活、參三七、肉桂、五靈脂、生地、甘草,共為末,酒下。
封門穴傷(此下竅也。傷重昏倒,要拿活,服七葉一枝花後,用藥):破故紙、桔梗、丹皮、紅花、木通、木瓜、參三七、大茴、獨活、乳香、沒藥、甘草各一錢,肉桂八分,茯苓一錢五分,灶心土引,酒燉服,再用後藥:活石、硃砂、人中白各八分,龍骨、烏藥、棗皮、茯苓、茯神、蓮鬚、秦艽、甘草各一錢,續斷、紫荊皮各一錢二分,厚朴六分,建蓮七枚引,水燉服。
頸項打斷:用高椅坐定,雙手揉上。先服全身丹,後服紅藥蒸雞肝,童便、酒調吞服。
頸項骨跌斷:用雙手端定耳門,臺往上掇。先服人參湯,後服紅藥。
腰骨、腰眼棍打傷者不治,拳打傷者可治。
糞骨打傷:用全身丹、藕節煎湯送下。如不止,再用紅藥一分,雞湯送下,即愈。
白話文:
脊背門
腎俞穴受傷(脊椎第十五節,命門穴下方):生地黃一錢,破故紙、天仙子、烏藥各一錢二分,黃柏、牡蠣、元胡索、小茴香、澤蘭、紅花、紫草、蘇木、乳香、木香、杜仲各八分,不加引藥,水煎服。
氣海穴受傷(在關元穴上方):赤芍、當歸尾、紅花、破故紙、牛膝、紅硝石、紅曲、紫草、劉寄奴、肉桂、甘草,以杉木皮引藥,酒煎服。
關元穴受傷(小腸經穴位):當歸尾、赤苓、參三七、澤瀉、廣木香、梔子仁、自然銅、肉桂、車前子、桃仁、三稜、蓬萊朮、甘草,以燈心草引藥,酒煎服。
命關穴受傷:麝香、肉桂、參三七、牡蠣、青皮、木香、白朮各三錢,細辛二錢,甘草五分。
膀胱穴受傷(腹部脹滿不消,小便不通,服用此方):車前子一錢五分,豬苓、澤瀉、檳榔、小茴香、桔梗、陳皮、青皮、杜仲、桑寄生、半夏、良薑、甘草各一錢,大黃八分,以燈心草、生薑引藥,水燉服。
天樞穴受傷(大腸經穴位):大黃、桃仁、生地黃、劉寄奴、羌活、藁本、防風、巴戟天、乳香、沒藥、甘草,以生薑引藥,酒煎服。
另一方:桃仁、千金子、大黃、蜣螂,研磨成粉末,酒煎服。
糞門穴受傷:當歸尾、大黃、五味子、獨活、參三七、肉桂、五靈脂、生地黃、甘草,研磨成粉末,酒服。
封門穴受傷(此為下焦穴位。傷勢嚴重昏迷,需搶救,服用七葉一枝花後,再服用此方):破故紙、桔梗、丹皮、紅花、木通、木瓜、參三七、大茴香、獨活、乳香、沒藥、甘草各一錢,肉桂八分,茯苓一錢五分,以灶心土引藥,酒燉服,之後再服用以下藥方:活石、硃砂、人中白各八分,龍骨、烏藥、棗皮、茯苓、茯神、蓮子心、秦艽、甘草各一錢,續斷、紫荊皮各一錢二分,厚朴六分,以建蓮七枚引藥,水燉服。
頸項骨折:用高椅子坐穩,雙手按摩頸部上方。先服用全身丹,再服用紅藥蒸雞肝,用童尿、酒調和服用。
頸項骨跌斷:用雙手托住耳門穴,向上提拉。先服用人參湯,再服用紅藥。
腰骨、腰眼被棍棒打傷者不治,拳打傷者可治。
尾骨打傷:服用全身丹、藕節煎湯送服。如果疼痛不止,再服用紅藥一分,用雞湯送服,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