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二 (28)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 (28)

1. 六十四方第十六(加總歌)

風暑陰陽斑烏暈,金接石頭絞腸並(暑暈各二絞腸七)。

絲首抽筋尾噤痰,暗痧落弓中各三。

入竹三喉次瘟滿,六疱七蛔八黃疸。

匏中塊重症俱重,傷寒兼類又傷風。

土瘧頭頭小腹喘,更有不遂傷紅轉。

革連血目牙婦科,木排痘瘍痧後和。

按:七十二症,絲方者半,或一症數方,或一方數症,今症案專匯中卷,歌方另編,分類便查。

金一:金一風痧腹痛頻,頭疼汗熱腿痠臻。荊防細殼陳旋等,煩嗽早先匏八陳(痧脹春夏多,暑尤甚,故首風暑)。荊芥、防風、細辛、枳殼、陳皮、旋覆花等分,水兩杯,煎七分,稍冷服(湯飲冷溫見用藥第十一)。

加減法(大同小異,余可類推,後不具載):頭面腫時荷與菊,腫歸手足膝威銀。渴須花粉吐須便,知母連翹內熱清。貝蔞併力治痰多,寒熱須將柴獨和。茜草丹皮行血滯,射干山豆屬喉科。腹皮厚朴皆消脹,食積疼時楂卜強。心痛延胡蓬莪妙,青皮小腹脹疼良,薄荷藿香清穢觸,面黑紅花與蘇木(面黑血瘀也)。

痧兼痢疾赤白同,加用檳榔效自速。放痧不出弗須驚,蘇木桃仁血可行。荊芥細辛加倍用,其餘對症再論評(細辛不得過五分)。

頭面腫加薄荷、甘菊。手足腫牛膝、威靈、銀花。口渴花粉。吐不止童便。內熱知母、連翹。痰多貝母、蔞仁。寒熱柴胡、獨活。血滯茜草、丹皮。喉腫射干、山豆根。腹脹大腹皮、厚朴。食積腹痛山楂、卜子。心痛延胡、莪朮。小腹脹痛青皮。穢觸薄荷、藿香。面黑紅花、蘇木。赤白痢檳榔。放痧不出加蘇木、桃仁,倍荊芥、細辛。

金二:暑痧金二治頭眩,自汗如傾吐瀉兼。薷荷翹通銀與樸,澤車瓜豆藿頻添(頭眩者必噁心,扁豆、木瓜、木香、香薷飲)。香薷、薄荷、連翹各一錢,木通、銀花、紫樸各七分,水煎冷服(原方有銀花,原歌無銀花,加有澤、車、瓜、豆、藿等味)。

金三:暑脹金三自可平,卜薷楂樸殼陳青,紫蘇催汗隨加減,竹葉膏湯用亦靈。蘿蔔子、香薷、山楂、紫樸、枳殼、陳皮、青皮、紫蘇等分,冷服。汁多去紫蘇。

《本草從新》云:貪涼飲冷,陽氣為陰邪所遏,宜香薷溫散利濕。若飲食勞役內傷暑症,宜清暑益氣及人參白虎等湯。無表邪而誤服香薷,重虛其表,反益之熱矣。審之。

金四:腹疼肢冷宜金四,焠後楂翹枳索荷。藿附可加砂與木,陰痧穢觸最為多。山楂、連翹、枳殼、延胡索各一錢,薄荷七分,藿香、香附各四分,冷服。歌加砂仁、木香。

金五:金五陽痧手足暖,荊防翹郁與陳青。芎妨喉痛心煩熱,腹痛多般加減靈(原歌有郁無芎)。荊芥、防風各一錢,連翹、陳皮、青皮各八分,川芎三分,稍冷服。食不消加楂、卜,食積稜、術,有積檳榔,痰多貝母、白芥。咳嗽桑皮、兜鈴。氣壅烏藥、香附。血壅桃仁、紅花。

白話文:

六十四方第十六(加總歌)

風暑、陰陽斑、烏暈,金接石頭絞腸並(暑暈各二方,絞腸七方)。絲首抽筋、尾噤痰,暗痧、落弓中各三方。入竹三方、喉次瘟滿,六方疱疹、七方蛔蟲、八方黃疸。匏中塊(指腹部腫塊)重症俱重,傷寒兼類又傷風。土瘧(瘧疾的一種)頭痛、小腹喘,更有半身不遂、傷寒轉為紅腫。革(指皮膚病)連血(指出血症)、目疾、牙病、婦科病,木(指木火)排痘瘍、痧後和解。

按:七十二種病症,絲方(歌訣中提到的絲方)佔一半,一種病症可能有多種療法,一種療法也可能治多種病症,詳細的病症和療法已彙集在中卷,歌訣則另行編排,方便查詢。

金一方:金一方主治風痧引起的腹痛頻發,頭痛、發熱、腿痠乏力。藥物組成:荊芥、防風、細辛、枳殼、陳皮、旋覆花等量,加水兩杯,煎至七分,稍涼服用。(服藥溫度的冷熱,詳見用藥第十一)

加減法:(加減方法大同小異,其餘可自行推類,後文不再贅述):頭面腫脹時,加荷葉、菊花;四肢腫脹,加牛膝、威靈仙、金銀花;口渴,加花粉;嘔吐不止,加童尿;內熱,加知母、連翹;痰多,加貝母、蔞仁;寒熱,加柴胡、獨活;血瘀,加茜草、丹皮;喉嚨腫痛,加射干、山豆根;腹部脹滿,加大腹皮、厚朴;食積腹痛,加山楂、萊菔子;心痛,加延胡索、莪朮;小腹脹痛,加青皮;穢濁阻滯,加薄荷、藿香;面色發黑,加紅花、蘇木;赤白痢疾,加檳榔;放血療法效果不佳,加蘇木、桃仁,並增加荊芥、細辛的用量。(細辛用量不得超過五分)。

金二方:金二方主治暑熱引起的頭暈,自汗淋漓,伴隨嘔吐、腹瀉。藥物組成:香薷、薄荷、連翹各一錢,木通、金銀花、紫蘇葉各七分,水煎後冷服。(原方有金銀花,原歌訣中沒有金銀花,這裡增加了澤瀉、車前子、瓜蔞、扁豆、藿香等藥物)。

金三方:金三方主治暑熱引起的腹脹,可有效緩解症狀。藥物組成:萊菔子、香薷、山楂、紫蘇葉、枳殼、陳皮、青皮、紫蘇等量,冷服。果汁過多時,去掉紫蘇。

《本草從新》記載:貪涼飲冷,陽氣受陰邪阻遏,宜用香薷溫散利濕。若因飲食勞累、過度工作而傷暑,宜清暑益氣,可用人參白虎湯等。若無表邪而誤服香薷,則會加重表虛,反而增加內熱,需謹慎使用。

金四方:金四方主治腹部疼痛伴隨四肢冰冷,宜用此方。藥物組成:山楂、連翹、枳殼、延胡索各一錢,薄荷七分,藿香、香附各四分,冷服。歌訣中增加了砂仁、木香。

金五方:金五方主治陽痧,症狀為手腳溫暖。藥物組成:荊芥、防風各一錢,連翹、陳皮、青皮各八分,川芎三分,稍涼服用。(原歌訣中有郁金,無川芎)。食慾不振,加山楂、萊菔子;食積,加神曲、白朮;積滯,加檳榔;痰多,加貝母、白芥子;咳嗽,加桑白皮、白附子;氣滯,加烏藥、香附;血瘀,加桃仁、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