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喉症諸方》~ 喉風三十六症 (4)

回本書目錄

喉風三十六症 (4)

1. 雙纏喉風

無論男婦,外頸紅腫至咽喉亦皆滿,不分明白,四圍俱腫,先用角藥吐痰,外用角藥調敷,次冰硼散,三用紫地湯。此症日久難治,不可用破皮針刀。此症頭頂遍腫,頭頸亦遍腫者是為重症,可治,須用風路針。纏喉之症本非奇,日久無聲(必無聲)必定危,若見此形宜速退,治遲廬扁也難醫。

白話文:

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脖子外面紅腫,甚至咽喉部位也全部腫脹,不分清楚,四周都腫起來了。首先應該使用特定的藥物來催吐痰液,然後在外面使用這種藥物調配後敷在患處,接著使用冰硼散,最後階段則服用紫地湯。

這個病症如果拖延時間太久會很難治療,千萬不能用割開皮膚或刀刮的方式處理。如果看到頭頂和脖子都全面腫脹,這就是重病了,但還是可以治療的,需要使用風路針。

喉部腫脹的情況其實並不是什麼罕見的病,但如果拖太久,導致完全失聲(必定會完全無法發聲)就會非常危險,一旦看到這種情況應立即撤離,因為即使延遲治療,即使是扁鵲、華佗等名醫也很難救治。

2. 單纏喉風

無論男婦,只有一邊浮腫者是,治法與雙纏喉同,此症或腫頭頂一處,或腫頸上一處,名曰單纏喉,若左邊腫甚屬心,右邊腫甚屬肺,總要用風路針,不可用破皮刀。

白話文:

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只要脖子的一側出現腫脹的情況,就屬於這類病症。其治療方式與雙側腫脹的喉風相同。這種病症可能只在頭頂某一部位腫脹,或者是在頸部的某一部位腫脹,我們稱之為單纏喉風。如果腫脹部位在左側,通常和心臟有關;如果在右側,則通常和肺部相關。治療時,應使用風路針進行治療,不應該使用會割破皮膚的刀具。

3. 偏頭風

無論男婦,一邊頭腫如破可針,先用開關散、紫地湯,效。但此症多因下部虛弱,致有此疾,合用補藥,以紫地湯加四物湯,如頭痛加白芷。此症一邊頭痛或左或右,針風池二穴,又用破皮針針核上,效。偏頭風痛若無休,痛者何須兩淚流,敷藥不靈宜補藥,管教疼痛即時休。

白話文:

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頭部一側腫脹得像要破裂,可以先使用開關散和紫地湯來治療,通常會有效果。但這種病症多是因為下半身虛弱所導致,因此在治療上應搭配補藥,可以將紫地湯加上四物湯一起服用,如果頭痛的話,再加入白芷。

這種病症會讓你頭的一邊,不管是左邊還是右邊,感到疼痛。在風池穴針灸兩次,再在腫脹的地方進行皮膚穿刺,通常都會有效果。對於偏頭痛的問題,如果一直沒有好轉,疼痛到讓人落淚,外敷藥物效果不佳時,應該改用內服補藥,這樣就可以馬上止住疼痛。

4. 乘枕風

無論男婦,腦後浮腫疼痛可針,開關散、紫地湯即效。此症腦後生紅腫癤毒,可用破皮針出血即效。乘枕風兮本不奇,又名枕發卻難醫,但須急急加敷藥,紫正開關服不離。

白話文:

不管是男性或女性,如果後腦勺出現腫脹並感到疼痛,可以進行針灸治療,服用開關散和紫地湯會有明顯效果。這種病症特徵是後腦部位出現紅色腫脹的毒癤,可用尖銳的針具穿刺使其出血,就能立即見效。枕部風濕原本並非罕見,但它又稱為枕部發炎,這就比較難以治療了。然而,只要及時使用外敷藥物,並內服紫正開關散,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5. 秘傳口訣

以上諸風,初起惡寒發熱,頭痛咽乾,或大便閉結,或小便赤澀,用紫地湯能順氣散血,頭痛加開關散,口燒作渴加銀鎖匙,有痰用冰硼散,痰甚兼腫用角藥,將井花水調,加入摩風膏,口內含,口外敷,無不取效。

白話文:

對於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剛開始可能出現怕冷、發燒、頭痛、咽喉乾燥等症狀,或者有大便乾結、小便短赤且排尿困難的情況。使用紫地湯可以順暢氣機,散去瘀血。如果頭痛嚴重,可再加用開關散;如果口乾舌燥想喝水,則可添加銀鎖匙;如果有痰,則適用冰硼散;如果痰多且伴有腫脹,則需使用角藥。這些藥物可用井水調和,再與摩風膏混合,內服並外敷於患處,通常都能見效。

6. 仙傳針訣

凡喉風諸症,皆由氣血閉澀,以致風痰上攻,結為熱毒,宜用針法開導,使氣血流通,則風痰自散。雖有各種奇方調治,而神速莫如氣針。夫氣針者,誠為諸藥之先鋒,喉家之妙法也。

如臨諸症,先從神庭、上星、囟會、前項、百會、後頂、風池二穴、頰車穴針過,又須少商、合谷、曲池、各依針法,此為開風路針,初針只宜男左女右,並留大窩坑、風府、肩井、曲澤、陽陵泉、陰陵泉、足少商諸穴,不可先針。

倘遇喉風極重之症,以前針法針過,其風邪熱毒仍不少退者,次日復視其症,可用前法復針即可,加針火窩坑、風府、肩井、陽陵泉、陰陵泉、足少商等穴,並左右同穴,逐一對針,自無不效。至於人中、鼻流諸穴,乃中風者用之,惟鞋帶二穴,救小兒急慢驚風之症極效,亦可用火醮。

白話文:

對於所有喉部疾病,都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風痰向上攻擾,聚結成熱毒,這時候適合使用針灸方法來疏通,讓氣血能夠正常流通,這樣風痰自然就會消散。雖然有很多奇特有效的藥方可以調理治療,但是論效果迅速,沒有什麼比得上氣針的。

氣針,確實是所有藥物的先導,對於喉部疾病的治療更是絕妙的方法。在面對各種病症時,應先從神庭、上星、囟會、前項、百會、後頂、風池兩個穴位、頰車穴進行針灸,再針少商、合谷、曲池,依照正確的針灸手法,這是為了開通風路的針法,初次針灸應當男性針左側,女性針右側,並保留大窩坑、風府、肩井、曲澤、陽陵泉、陰陵泉、足少商這些穴位,暫時不要針灸。

如果遇到喉部疾病非常嚴重的情況,使用前面提到的針灸方法後,風邪和熱毒仍然沒有減緩,那麼第二天再觀察病情,可以再次使用同樣的針法,並加上針灸火窩坑、風府、肩井、陽陵泉、陰陵泉、足少商等穴位,左右兩側的穴位都一併針灸,一個接一個地針灸,一定會有療效的。至於人中、鼻流這些穴位,是中風患者使用的,只有鞋帶兩個穴位,對於救治小兒急慢驚風的病情特別有效,也可以使用火醮的方法。

7. 周身穴法指明會參三卷銅人圖

攢竹頭額眉縐上,鼻角在兩鼻角,夾車在兩墮下略離一分,鼻流在鼻孔口,為二穴,肩井在肩上,曲澤在手灣橫紋盡處,曲池在肘外骨動窩處,合谷在虎口之內軟肉上,搃叉處,少商在兩大指甲下外邊,少衝在兩小指甲下外邊,陰陵泉在靠膝肉略上些骨動處,陽陵泉在膝外略下屈窩處,臍下一寸為氣海,臍下一寸五分為丹田,患陰症用火醮,諸穴皆屬督脈,足大指有一穴如手指少商穴部位,曰隱白,屬肺脾經,所謂足少商者即此。

白話文:

攢竹穴位於額頭眉毛皺起之處,鼻角穴在兩鼻翼角落,夾車穴則在臉頰下垂處稍偏一公分的位置,鼻流穴則位於鼻孔邊,是兩個穴位之一。肩井穴在肩膀上方,曲澤穴在手臂彎折處的橫紋盡頭,曲池穴在肘部外側的骨窩位置,合谷穴在虎口內軟肉上的交叉點,少商穴位於兩大拇指甲下的外側,少衝穴則在兩小指指甲下的外側,陰陵泉穴在靠近膝蓋肌肉上方一點的骨動處,陽陵泉穴在膝蓋外側稍下方的彎曲窩處。臍下一寸的地方稱爲氣海,臍下一寸半的位置則是丹田。如果患有陰症,則可用火灸各穴,這些穴位都屬於督脈。腳大拇指下有一個穴道,就像手指的少商穴一樣,叫做隱白,屬於肺脾經,所謂的足少商穴就是這個位置。

8. 頭上穴法指明會參三卷銅人圖

齊眉上一寸為神庭,又上一寸至上星,再上一寸五分至囟會,再上一寸五分至前頂,又上一寸一分至百會,再上一寸五分至後頂,又直下窩處為火窩炕,直略下些以耳唇相對為風府,再橫開兩邊一寸五分窩處為風池二穴。

白話文:

在眉毛水平線上方一寸的地方是神庭穴,再往上一寸就到了上星穴,接著繼續向上一寸五分就可找到囟會穴,再繼續向上一寸五分則是前頂穴,再往上一寸一分是百會穴,再繼續向上一寸五分就是後頂穴。然後從後頂穴直下到凹陷處,這個位置叫做火窩炕。如果從這裏稍微向下一點,對應耳朵下方的位置,就是風府穴。再分別向兩邊各開一寸五分的凹陷處,有兩個穴位,這就是風池穴。

請注意,這裏的"寸"和"分"都是古代的長度單位,並非現代的標準度量衡單位,在實際應用中需根據人體比例進行換算。

9. 喉風諸方

紫荊散,紫荊皮(二兩),防風,荊芥穗(各五錢),北細辛(三錢)

地黃散(又名內消散),生地(二兩),赤芍(五錢),紅內消(二兩,即茜草),丹皮(五錢),以上紫地二散每症合用,加薄荷、燈芯,坐水中蒸服,第二劑加桔梗、連翹、甘草,咳嗽加桔梗、麥冬、知母,作渴加銀鎖匙,熱極者加犀角,潮甚者加柴胡、黃芩,如下部虛加四物湯,頭痛加白芷,孕婦加四物去丹皮。

開關散,川芎(五錢),白芷(一兩),北細辛(二兩)。

銀鎖匙,天花粉(二兩),元參(五錢),薄荷(一兩),以上四方皆水劑,用水蒸服。

冰硼散,梅花冰片(六釐),揀白(六釐),麝香(四釐),硼砂(一分),牙硝(三分,制),開關後,次日去麝,體虛頭暈亦去麝,名品雪丹,毒腫漸消去硝,用破皮刀後亦去硝名呂雪丹,合此藥最要,乳至極輕鬆為度。

真功丹,梅花冰片(六釐),熊膽(一分,黑色而苦者真,置筍殼上用火焙,退火用),爐甘石(一錢,用羌活湯煅過研細飛,去底下泥腳曬乾用),硼砂(一錢),牙硝(二分),毒腫漸消去硝,用刀後用二味散(即品雪丹)。

辛烏散又名角藥,赤芍(一兩,用稍),草烏(一兩,用圓而上尖者,長者不用),牙皂,荊芥穗,桔梗,赤豆,北細辛(淮辛不用),甘草,生地(各五錢),紫荊皮(一兩),北柴胡,連翹(各五錢),共為細末,磁瓶收貯,每用於口內則用井水調噙,極為取痰聖藥,如痰涎極甚則加入摩風膏,其力更速,口外則用井水調搽。

洗藥則用角藥洗,加荊芥同水煎洗,如懸𤷍加南星末少許,效。

摩風膏,川烏(用尖磨),水燈草灰(不拘多少),用潔淨碗干焙燒,方有灰,右合一處調成膏,入辛烏散用。

消蘆散,如人不可用刀,即以藥熏破,雖易見效,不能速於收功,紅內消(一兩,即茜草),蘆柴根(二兩,去皮),金毛狗脊(五錢),糖蜜根(一兩,即紫荊皮根),用頂好米醋煮熏,用小藥罐同米醋入內以厚紙封固,於紙上開一小孔,如頭大,或用銅管或竹管,對腫處熏,如欲速效,加江子(即巴豆,七粒去殼),同入煮熏,神效。

鎮驚丸,桔梗,甘草,山藥,梔炭(各等分),共為細末,米飯糊丸如蓮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燈心湯送下,作末藥服亦可。無喉風症,只咽喉作渴者臨臥時服之。

蠟礬丸,黃蠟(一兩),乳香(去油),沒藥(各錢五,去油),枯礬(五錢),共為細末,即用黃蠟為丸,每服二錢。開水送下。

生肌散,沒藥(三錢,去油),硼砂(三錢),龍骨(火燒醋煅),赤石脂(各一兩,火燒醋煅),乳香(三錢,去油),輕粉(二錢五),冰片(一分),兒茶(二錢五),共為細末、每患處略用少許。

神功丹(牙疳神效),人中白(二兩,便壺中白,火煅紅),兒茶(一兩),黃柏,青黛(水飛),薄荷(各六錢),冰片(五分),以上曝乾研末備用。

萬一丹,誤用刀至血流不止者,以此治之。乳香(去油),血竭,沒藥(去油),硼砂(各一錢),共為細末,每用少許吹入口內,其血即止。

六味地黃湯,熟地(四錢),丹皮(一錢五),棗皮,山藥(各二錢),雲苓,澤瀉(各五錢),煎服。

四物湯,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各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喉風各種治療方法]

  • 紫荊散:使用紫荊皮二兩,防風、荊芥穗各五錢,北細辛三錢。

  • 地黃散(又稱內消散):生地二兩,赤芍五錢,紅內消二兩(即茜草),丹皮五錢。紫地二散每症合用,加上薄荷、燈芯,坐於水中蒸服。第二劑加桔梗、連翹、甘草。如果咳嗽,再加桔梗、麥冬、知母;若口渴,加銀鎖匙;熱度極高者加犀角;潮濕嚴重者加柴胡、黃芩;下部虛弱者加四物湯;頭痛者加白芷;孕婦則加四物湯但要去掉丹皮。

  • 開關散:川芎五錢,白芷一兩,北細辛二兩。

  • 銀鎖匙:天花粉二兩,元參五錢,薄荷一兩。以上四方皆用水劑,用水蒸服。

  • 冰硼散:梅花冰片、揀白各六釐,麝香四釐,硼砂一分,牙硝三分(需加工)。開關後,次日去掉麝香,體虛頭暈也去掉麝香,名為品雪丹。腫毒逐漸消退去掉牙硝,使用破皮刀後也去掉牙硝,名為呂雪丹。

  • 真功丹:梅花冰片六釐,熊膽一分(黑色且苦的是真品),爐甘石一錢,硼砂一錢,牙硝二分。腫毒逐漸消退去掉牙硝,使用刀後使用二味散(即品雪丹)。

  • 辛烏散又名角藥:赤芍一兩,草烏一兩,牙皁、荊芥穗、桔梗、赤豆、北細辛、甘草、生地各五錢,紫荊皮一兩,北柴胡、連翹各五錢,共同研磨成細末,收貯在磁瓶中。每次用於口內時,使用井水調和噙含,對於祛痰有奇效。若痰液過多,可加入摩風膏,效果更佳。用於口外,則使用井水調和塗抹。

  • 摩風膏:川烏、水燈草灰(不限量),使用潔淨碗烘燒,然後混合在一起調成膏狀,加入辛烏散使用。

  • 消蘆散:若病人無法使用刀具,可使用藥物燻破,雖然見效容易,但恢復速度較慢。紅內消一兩(即茜草),蘆柴根二兩(去皮),金毛狗脊五錢,糖蜜根一兩(即紫荊皮根),使用頂好的米醋煮燻。如果想要快速見效,可以加入江子(即巴豆,去殼七粒),一同煮燻,效果神奇。

  • 鎮驚丸:桔梗、甘草、山藥、梔炭各等分,共研成細末,用米飯糊成蓮子大小的丸子,以硃砂為衣。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燈心湯送下,也可以作為末藥服用。若無喉風症狀,只是咽喉乾渴,可在睡前服用。

  • 蠟礬丸:黃蠟一兩,乳香、沒藥各錢五(去油),枯礬五錢,共研成細末,以黃蠟製成丸狀,每次服用二錢,用開水送下。

  • 生肌散:沒藥三錢(去油)、硼砂三錢、龍骨(火燒醋煅)、赤石脂一兩(火燒醋煅),乳香三錢(去油)、輕粉二錢五、冰片一分、兒茶二錢五,共研成細末,每次使用少量塗抹於患處。

  • 神功丹:人中白二兩(便壺中的白色物質,火煅紅)、兒茶一兩、黃柏、青黛(水飛)、薄荷各六錢、冰片五分,以上曝乾研末備用。

  • 萬一丹:若不慎用刀割傷至血流不止,可用此方治療。乳香(去油)、血竭、沒藥(去油)、硼砂各一錢,共研成細末,每次使用少量吹入口內,血流即可停止。

  • 六味地黃湯:熟地四錢,丹皮一錢五,棗皮、山藥各二錢,雲苓、澤瀉各五錢,煎服。

  • 四物湯: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各一錢,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