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癘新書》~ 附錄 (8)
附錄 (8)
1. 治法
喉癬湯,治咽喉漸漸腐去。飲食用粉面之爛者。必仰口而咽。每咽泣數行下。
甘草,桔梗(各二錢),山豆根,龍膽,射干(各一錢),土茯苓(五錢)
上六味以水五合煮取二合分溫三服。每服送下牛黃二分。
薔薇遺糧湯,治結毒咽喉破鑿者。
土茯苓(七錢),薔薇根(五錢),桔梗(二錢),五加皮(一錢)
上以水六合煮取三合溫服。不拘時候。
結毒紫金丹,治遠年近日。楊梅結毒筋骨疼痛。日久腐爛。臭敗不堪聞者。或咽喉唇鼻破壞。諸藥不效者妙。
龜板(放炭火上炙焦。用新安酒漿濃筆醮漿塗上反復炙塗三次。以焦黃為度二十錢。),石決明(用九孔大者煆紅童便內漬之一次),辰砂(明亮者。各末六錢)
共再碾極細。爛米飯為丸麻子大。每服一錢。量病上下。食前後。筋骨疼痛。酒下。腐爛者。土茯苓湯下。至重者。四十日而愈。此功力勝於五寶散。○元周嘗屢試此方。所患在咽喉者。殊覺有驗。
醫方筆記一方
土茯苓(四十錢),忍冬(三錢),防風,天麻,玄參,辛荑,芎藭(各六分),黑大豆(四十九粒),芽茶(一撮)
上以水五碗煎取三碗。分溫服。
防風通聖散(宣明論)
川芎,防風,當歸,白芍,連翹,薄荷,麻黃(各四分),石膏,桔梗,黃芩(各八分),白朮,梔子,荊芥(各五分),滑石(二錢四分),芒硝(四分),大黃(四分),甘草(一錢)
上生薑水煎溫服。
四物湯(局方)
當歸(酒炒),芎藭,芍藥,地黃(各等分)
上每三錢水一盞半。煎八分熱服食前。
黃連解毒湯(肘後)
黃連(三兩),黃芩,黃蘗(各二兩),梔子(十四枚)
水六升煎取二升。分再服。
家方明目膏(見於青囊瑣探)
栝蔞湯,治結毒咳嗽似虛勞者。
栝蔞根,牡蠣,甘草(各一錢),連翹,羌活(各二錢),反鼻(八分)
上以水五合煮取二合半。分溫三服。
七寶散,黴瘡結毒。一切難名狀之病。或累月積年。潰爛不收口。或筋骨疼痛手足不遂。或周身發疙瘩。或咽喉糜爛。或穿孔。或山根腫痛。或鼻梁陷墊。及久年痔漏。其他頑瘡惡毒瘡皆治之。其效如神。不可悉述。
土茯苓(炒二十錢),人參(炒四錢。用俗稱薩摩小人參者。),鹿角(截段於土器中炭火燒。酒浸一日夜。再燒過四錢。),黃雌雞(一隻去毛腸及肉。取翅骨燒存性以其肉切作四十二片。方服藥時。先吃一片。)
上為細末分作四十二貼。每服一貼。奇良甘草湯送下。日宜服六貼完七日。見自愈兆。若不瘥再作一劑。(若方春夏溫熱時。雞肉難收則去毛腸完燒存性用。亦可。)
加味化毒丹
牛黃(四分),琥珀(五分),血竭,製大黃,雄黃,硃砂,乳香,木香,白蘚皮,川山甲(各一錢五分),蟬蛻(二錢),生生乳(一錢),沒藥(一錢七分),貝母(三錢),丁香,牙皂(各五分),鬱金(一錢),殭蠶(四錢)
白話文:
[治法]
喉癬湯:治療咽喉逐漸腐爛的病症。飲食宜用細軟的麵食,必須仰頭吞咽,每次吞咽時需少量多次。
藥方:甘草、桔梗(各2錢)、山豆根、龍膽、射干(各1錢)、土茯苓(5錢)
用法:以上六味藥,加水五合,煎煮至二合,分三次溫服。每服送服牛黃二分。
薔薇遺糧湯:治療咽喉因毒邪積聚而潰爛的病症。
藥方:土茯苓(7錢)、薔薇根(5錢)、桔梗(2錢)、五加皮(1錢)
用法:以上藥材加水六合,煎煮至三合,溫服,不拘服藥時間。
結毒紫金丹:治療多年久病,因梅毒引起的筋骨疼痛,久而腐爛,臭不可聞;或咽喉、唇鼻潰爛,其他藥物無效者。
藥方:龜板(將龜板放在炭火上炙烤至焦黃,用新安酒反复塗抹炙烤三次,至焦黃為度,20錢)、石決明(選用九孔較大的石決明,燒紅後放入童尿中浸泡一次)、辰砂(選擇明亮的辰砂,各磨成粉末6錢)
用法:將以上三味藥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熟米飯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錢,根據病情增減藥量,可在飯前或飯後服用。筋骨疼痛者,用酒送服;腐爛者,用土茯苓湯送服。病情嚴重者,四十天可痊癒。此方療效勝過五寶散。元周多次使用此方,治療咽喉疾病,效果顯著。
醫方筆記一方:
藥方:土茯苓(40錢)、忍冬(3錢)、防風、天麻、玄參、辛荑、芎藭(各0.6錢)、黑大豆(49粒)、芽茶(少許)
用法:以上藥材加水五碗,煎煮至三碗,分次溫服。
防風通聖散(出自《宣明論》):
藥方:川芎、防風、當歸、白芍、連翹、薄荷、麻黃(各0.4錢)、石膏、桔梗、黃芩(各0.8錢)、白朮、梔子、荊芥(各0.5錢)、滑石(2.4錢)、芒硝(0.4錢)、大黃(0.4錢)、甘草(1錢)
用法:用生薑水煎煮溫服。
四物湯(出自《局方》):
藥方:當歸(酒炒)、芎藭、芍藥、地黃(各等分)
用法:每服三錢,加水一盞半,煎至八分,溫服,飯前服用。
黃連解毒湯(出自《肘後》):
藥方:黃連(3兩)、黃芩、黃蘗(各2兩)、梔子(14枚)
用法:加水六升,煎煮至二升,分二次服用。
家方明目膏(出自《青囊瑣探》):
栝蔞湯:治療因毒邪積聚引起的咳嗽,症狀類似虛勞的病症。
藥方:栝蔞根、牡蠣、甘草(各1錢)、連翹、羌活(各2錢)、反鼻(0.8錢)
用法:加水五合,煎煮至二合半,分三次溫服。
七寶散:治療梅毒引起的毒邪積聚,以及一切難以描述的疾病,例如:久病不愈、潰爛不收口、筋骨疼痛、手足不遂、周身起疙瘩、咽喉糜爛穿孔、山根腫痛、鼻樑塌陷、久年痔漏等頑固性瘡瘍,療效神奇,無法一一列舉。
藥方:土茯苓(炒20錢)、人參(炒4錢,用俗稱薩摩小人參)、鹿角(將鹿角截成段,放入土器中用炭火燒烤,再用酒浸泡一日一夜,再燒烤至4錢)、黃雌雞(一隻,去毛、腸及內臟,取翅骨燒存性,將雞肉切成42片,服用藥物時,先吃一片)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分成42貼,每次服用一貼,用奇良甘草湯送服。每日服用六貼,七日服完。若見病情好轉的徵兆,則可停藥。若未痊癒,可再製一劑。(若在春夏季溫熱季節,雞肉不易保存,則可去除毛和腸,燒烤至存性後再使用。)
加味化毒丹:
藥方:牛黃(0.4錢)、琥珀(0.5錢)、血竭、製大黃、雄黃、硃砂、乳香、木香、白蘚皮、川山甲(各1.5錢)、蟬蛻(2錢)、生生乳(1錢)、沒藥(1.7錢)、貝母(3錢)、丁香、牙皂(各0.5錢)、鬱金(1錢)、殭蠶(4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