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方歌括》~ 卷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4)

1. 千金內補當歸建中湯

治產後虛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氣。或苦少腹急攣痛引腰背。不能飲食。產後一月。日得服四五劑為善。令人強壯宜。

當歸(四兩。),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一日令盡。若大虛。加飴糖六兩。湯成納之。於火上暖令飴消。若去血過多。崩傷內衄不止。加地黃六兩。阿膠二兩。合八味。湯成納阿膠。若無當歸。以芎藭代之。若無生薑以乾薑代之。

歌曰,補中方用建中湯。四兩當歸去瘀良。產後虛羸諸不足。調榮止痛補勞傷。

加減歌曰,服湯行瘀變崩傷。二兩阿膠六地黃。若厥生薑宜變換。溫中止血用乾薑。當歸未有川芎代。此法微茫請細詳。

受業林禮豐按。產後吸吸少氣。不能飲食者。病在太陰也。腹中刺痛不止。或苦少腹急摩痛引腰背者。病在厥陰也。病屬虛羸不足。故用桂枝湯倍芍以助脾氣之輸。而刺痛牽引乃血瘀滯著。故用當歸以通凝聚之瘀。使脾氣有權而得上輸下轉之力。故產後一月。日得服四五劑為善也。

令人強壯宜者。得補益之功也。加飴糖者。以中土大虛。故用稼穡之味以補中焦之氣血。若去血過多崩傷內衄不止。則血海空虛。陰氣失守。故加地黃、阿膠之重濁味厚者以養陰。名之曰內補者。以產後虛羸。病偏於內也。古聖之方。無微不到。神乎神乎。

白話文:

千金內補當歸建中湯

此方治療產後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症狀包括腹部刺痛不止、呼吸短促氣少、或下腹部劇烈絞痛牽扯到腰背、無法進食等。產後一個月內,一天服用四到五劑效果最佳,能使人強壯。

處方:當歸四兩、桂枝三兩、白芍藥六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將以上六味藥材,加水一斗,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一天服完。若身體極度虛弱,可加入飴糖六兩,藥湯煎好後放入,溫熱使其溶化。若出血過多,或崩漏、鼻出血不止,則加生地黃六兩、阿膠二兩,共八味藥材同煎,藥湯煎好後放入阿膠。若沒有當歸,可用川芎代替;若沒有生薑,可用乾薑代替。

歌訣:補益中焦用建中,當歸四兩去瘀功。產後虛弱諸不足,調經止痛補勞傷。

加減歌訣:服藥行瘀治崩傷,阿膠二兩生地黃六兩。若厥陰生薑宜更換,溫中止血用乾薑。當歸缺乏川芎代,此方奧妙細心詳。

按語:產後呼吸短促、氣少、無法進食,病在脾胃;腹部刺痛不止,或下腹部劇烈絞痛牽扯到腰背,病在肝腎。此病屬於身體虛弱、氣血不足,因此用桂枝湯加倍白芍藥,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而刺痛牽引則是由於血瘀,故用當歸活血化瘀,使脾胃運化功能加強,從而達到氣血通暢。所以產後一個月內,一天服用四到五劑效果最佳。

能使人強壯,是因為此方具有很好的補益功效。加入飴糖,是因為中焦極度虛弱,所以用飴糖(麥芽糖)這種具有補益中焦氣血的藥物。若出血過多、崩漏、鼻出血不止,則因血海虧虛,陰氣不足,故加入生地黃、阿膠等滋陰的藥物。稱之為「內補」,是因為產後虛弱,病症主要在內臟。此方是古代聖賢的方劑,細緻周到,妙不可言。

2. 婦人雜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