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方歌括》~ 卷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

1. 枳實芍藥散

主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者。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芍藥(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大麥粥下之。

歌曰,滿煩不臥腹疼頻。枳實微燒芍等平。羊肉湯方應反看。(彼治虛痛。北治實痛。)散調大麥(粥)穩而新。

男蔚按。枳實通氣滯。芍藥通血滯。通則不痛。人所共知也。妙在枳實燒黑。得火化而善攻停積。下以大麥粥。和肝氣而兼養心脾。是行滯中而寓補養之意。故癰膿亦主之。

白話文:

枳實芍藥散主治產後腹部疼痛,煩悶脹滿到無法躺臥的症狀。

藥方成分:枳實(燒成黑色,但不要燒過頭)、芍藥(兩者份量相等)。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服用,每次服用約一湯匙,一天服用三次。此方也可用於治療癰腫膿瘍。建議用大麥粥送服。

歌訣說明:產後腹部疼痛,煩悶脹滿無法平臥,可以使用微燒過的枳實與等量的芍藥。羊肉湯方正好相反(羊肉湯方治虛證腹痛,此方治實證腹痛)。用大麥粥調服藥粉,效果穩定且新穎。

註解:枳實能通利氣滯,芍藥能通利血滯,氣血通暢則疼痛自然消失,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此方妙在將枳實燒成黑色,經火煉後更能有效攻破停滯的病氣。用大麥粥送服,能調和肝氣,同時滋養心脾,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兼顧補養,因此也能治療癰腫膿瘍。

2. 下瘀血湯

治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瘀血著臍下。宜此湯。亦主經水不利。

大黃(三兩。),桃仁(二十個。),䗪蟲(二十枚。去足。熬。)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煮一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各本略異。)

歌曰,臍中著痛瘀為殃。廿粒桃仁三兩黃。更有䗪蟲二十個。酒煎大下亦何傷。

男元犀按。服枳實芍藥而不愈者。非積停不通。是瘀結不散。用此方攻之。方中大黃、桃仁能推陳下瘀。䗪蟲之善攻乾血。人盡知之。妙在桃仁一味。平平中大有功力。鬱血已敗而成瘀。非得生氣不能流通。桃得三月春和之氣。而花最鮮明似血。而其生氣皆在於仁。其味苦又能開泄。故直入血中而和之散之。逐其舊而不傷其新也。

白話文:

下瘀血湯

治療產婦腹痛。如果用枳實芍藥散治療無效,可能是因為腹部有瘀血積聚在下腹部,此時就應該使用此方。此方也能治療月經不調。

藥方:大黃三兩、桃仁二十個、䗪蟲二十枚(去足,炒)。

將以上三味藥磨成粉末,用煉蜜和成四丸。用一升酒煮一丸,取八合服用。服用後新鮮血液會像豬肝一樣排出。(各版本略有不同)

歌訣:肚臍疼痛瘀血作祟,二十粒桃仁配三兩大黃,再加䗪蟲二十枚,用酒煎煮服用也無妨。

說明:服用枳實芍藥散後仍無效的,並不是因為積滯不通,而是瘀血凝結未散,因此用此方來攻治。方中大黃、桃仁能促進陳舊血液排出,䗪蟲善於攻破乾涸的瘀血,這都是眾所周知的。此方妙在桃仁一味,平平常常卻有大功效。瘀血已形成,非得生氣才能使其通暢。桃仁在三月春暖時開花,花色鮮豔如血,其生機都在於桃仁,其味苦又能通泄,因此能直接進入血中,使其溫和、散開,排出舊血而不傷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