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奧旨》~ 卷十一 (2)
卷十一 (2)
1. 手足丫毒瘡
手足丫毒瘡,雖生於手足,名同而丫宜辨也。生於手丫者,屬手經;生於足丫者,屬足經。然手足亦宜辨也。生於手足之背丫者,是三陽經;生於手足之掌丫者,是三陰經。看其何經,而用何經之藥,托裡調中,更加引經之味,則計日可以奏效矣。倘內既服藥,而外復加敷藥以箍其毒,則毒不走散,一出膿而即安,尤治法之神也。
手足丫毒近於井穴,最宜早治,萬勿因循,至輕變為重也。
全消飲,岐天師傳。治手足丫毒瘡。
當歸(三錢),生黃耆(三錢),紅花(二錢),生地(三錢),荊芥葉(一錢五分),貝母(一錢),茯苓(二錢),黃柏(二錢),地骨皮(三錢),菊花根(一把),水煎一碗,急服數劑,無不內消。若失治,一至潰爛,多費時日矣。然肯服此方,亦不大潰。
箍毒神丹,岐天師傳。外治手足丫毒瘡。
地榆(二錢),天花粉(一錢),菊花根(一把),生甘草(一錢),芙蓉葉(十四葉),蒲公英(鮮者,一把),將乾研末,搗鮮藥取汁,調之敷上,則毒不走開,內自化矣。
白話文:
【手足間的毒瘡】
手足間的毒瘡,雖然都長在手足上,但要分辨清楚生長的位置。如果長在手的間隙,屬於手部的經絡問題;若長在腳的間隙,則是足部的經絡問題。然而,手和腳的區別也需要明確。長在手足背面間隙的是三陽經的問題;生長在手足掌面間隙的,是三陰經的問題。確認是哪條經絡的問題,就使用對應經絡的藥物,內調補中氣,再加入一些特定的藥材,不出幾天就能見到效果。如果內部已經服用藥物,外部再加以敷藥來束縛毒素,這樣毒素就不會擴散,一旦排出膿液後就會立即好轉,這是治療手法中的絕妙之處。
手足間的毒瘡靠近井穴,必須盡早治療,千萬不要拖延,以免病情由輕轉重。
「全消飲」,是岐天師傳下來的方子,用於治療手足間的毒瘡。
配方:當歸三錢,生黃耆三錢,紅花二錢,生地三錢,荊芥葉一錢五分,貝母一錢,茯苓二錢,黃柏二錢,地骨皮三錢,菊花根一把,用水煎煮成一碗,急著服用幾劑,通常都能從內部消除病竈。如果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一旦毒瘡潰爛,就會耗費更多的時間。但是,只要願意服用這個方子,病情不會太嚴重。
「箍毒神丹」,也是岐天師傳下的方子,用於外部治療手足間的毒瘡。
配方:地榆二錢,天花粉一錢,菊花根一把,生甘草一錢,芙蓉葉十四片,蒲公英(新鮮的)一把,將乾燥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新鮮藥材搗碎取汁,與粉末混合調勻後敷在患處,這樣毒素就不會擴散,從內部開始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