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

《洞天奧旨》~ 卷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 (2)

1. 疥瘡(附膿窠瘡)

疥與膿窠瘡,多生於兩手、兩足,然亦有遍身俱生者。膿窠瘡癢多於痛,若疥瘡但癢而不痛者也。故疥之病輕,而膿窠之病重。大約疥瘡風熱也,膿窠血熱也。風熱者濕少,血熱者濕多。二症俱有濕,故皆有蟲也。使氣血兩旺,斷不生蟲。故治此等之瘡,必須補氣補血,佐之去風去濕,則蟲且自亡,安能作祟乎?正不必妄用熏洗之藥也。洗法尚無大害。

倘氣血大衰之人,輕用熏藥,必傷肺矣。外瘡雖愈,而火毒內攻,往往有生肺癰者,不可不慎也。

加減八珍湯,治疥瘡、膿窠。

人參(一錢),當歸(三錢),白芍(二錢),生甘草(一錢),茯苓(三錢),白朮(五錢),黃耆(三錢),熟地(五錢),生地(五錢),柴胡(一錢),川芎(八分),天花粉(二錢),水煎服,先用六劑,去柴胡,加北五味子十粒,再服六劑,無不盡愈。如有火者,加黃芩二錢。

輕桃丸,岐天師傳。治疥瘡。

輕粉(一錢),白薇(二錢),防風(一錢),蘇葉(一錢),各為細末,用油胡桃肉三錢,搗碎,研絕細,同豬板油再搗,成圓彈子大,擦瘡處,一二日即愈。

白話文:

【疥瘡和膿皰瘡】

疥瘡與膿皰瘡,大多出現在雙手和雙腳上,但也有人全身都會出現。膿皰瘡癢比痛多,而疥瘡則是隻癢不痛。因此,疥瘡病情較輕,而膿皰瘡則較重。一般來說,疥瘡是由風熱引起的,膿皰瘡則是由血熱造成的。風熱導致溼氣較少,血熱則導致溼氣較多。這兩種病症都有溼氣,所以都會有蟲。如果氣血旺盛,就絕不會生蟲。所以治療這類瘡病,必須補氣補血,同時去除風和溼,那麼蟲就會自行消失,又怎會再爲害呢?不需要隨意使用燻洗的藥物。洗法尚無大害,

但對於氣血極度虛弱的人,輕易使用燻藥,一定會傷到肺部。外表瘡雖然癒合了,但內裏的火毒卻可能攻擊肺部,有時會導致肺癰的發生,不可不謹慎。

「加減八珍湯」,用於治療疥瘡、膿皰瘡。

人參(一錢),當歸(三錢),白芍(二錢),生甘草(一錢),茯苓(三錢),白朮(五錢),黃芪(三錢),熟地(五錢),生地(五錢),柴胡(一錢),川芎(八分),天花粉(二錢),用水煎服,先服用六劑,去掉柴胡,加北五味子十粒,再服六劑,無不痊癒。如果有火氣,可以加入黃芩二錢。

「輕桃丸」,岐天師傳授的祕方。用於治療疥瘡。

輕粉(一錢),白薇(二錢),防風(一錢),蘇葉(一錢),各自磨成細末,用油核桃肉三錢,搗碎,研成極細,再和豬板油一起搗,製成彈子大小的圓丸,擦拭患處,一兩天就可以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