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奧旨》~ 卷十六 (9)
卷十六 (9)
1. 奇方下
濃煎鹽湯,浸身數遍即愈。
治諸瘡胬肉如蛇出數寸,《聖惠》。
硫黃一兩,同土薄之即縮。
治纏腳生瘡,《摘玄方》。
荊芥燒灰,蔥汁調敷,先以甘草湯洗之。
《普濟方》,治一切疥瘡。
荊芥(一兩),生地黃(半斤),煎汁熬膏,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五丸,茶酒任下,一料服完自愈。
《談野翁試驗方》,治婦人面生粉花瘡。
定粉(五錢),菜子油調泥碗內,用艾一二團,燒煙燻之,候煙盡,覆地上一夜,取出調搽,永無瘢痕,亦易生肉。
孫真人方,治馬咬成瘡。
益丹草切細,和醋炒,塗之。
《千金方》,治毒攻手足,腫痛欲斷。
蒼耳葉搗汁,漬之。以渣敷之,立效。春用心,夏用葉,秋冬用子。
《聖惠方》,治頭風白屑。
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為末乾摻,一夜篦去。
《肘後方》,治惡瘡,痂後癢痛。
扁竹(即萹蓄),搗封,痂落即瘥。
掃癩丹,《千金方》。治惡瘡似癩,十年不愈者。
莨菪子(三錢),燒研細末,敷之即愈。
《摘玄方》,治唇裂生瘡。
瓦花生薑,入鹽少許,搗塗
鵝掌油,《準繩》。治腳縫爛瘡。
鵝掌皮(燒灰存性)為末,敷之。以桐油塗亦妙。
魚脂膏,《準繩》。治白駁。
用鰻鱺魚脂擦駁上,微痛。以魚脂塗之,一上即愈。
又方
用蛇蛻燒末,醋調敷上,神效。
豆根散,治癬瘡。
用山豆根末,臘月豬脂調塗之。
半夏散,俱《準繩》。治一切癬。
上以半夏三兩,搗到末,以陳醬汁調和如糊,塗之,兩三度即瘥,云用生半夏更妙。
綠雲散,《準繩》。治灸瘡,止痛。
柏葉,芙蓉葉(端午午時採)不拘多少(陰乾),上為細末,每遇灸瘡作疼,水調紙上,貼之,養膿止疼。
去苦散,《準繩》。治蛇傷,解蟲毒神效。
五靈脂(一兩),雄黃(五錢),為末,塗患處良久,後灌二錢,神效。
輕粉散,仲景公傳。治豚瘡痛癢,流水流血。
輕粉(三分),蘿蔔子(一錢),桃仁(十四個,去皮尖),研為末,擦瘡上即愈。
白話文:
奇方下
濃煎鹽水,浸泡患處數次即可痊癒。(治療各種瘡瘍,肉芽增生如蛇般突出數寸,《聖惠方》)
硫磺一兩,與泥土混合即能使(腫塊)縮小。(治療纏腳生瘡,《摘玄方》)
將荊芥燒成灰,用蔥汁調和後敷於患處,之前先用甘草湯清洗。(《普濟方》,治療一切疥瘡)
將荊芥一兩、生地黃半斤煎煮取汁熬成膏,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五丸,可用茶或酒送服,一劑藥服用完畢即可痊癒。(《談野翁試驗方》,治療婦女面部生長的粉刺樣瘡)
將滑石粉五錢與菜籽油調成糊狀,放入碗中,用艾草一至二團點燃燻之,待煙散盡後,覆蓋在地上過一夜,取出後塗抹患處,永不留疤痕,也能促進傷口癒合。(孫真人方,治療馬咬傷造成的瘡瘍)
將益母草切碎,用醋炒,然後塗抹患處。(《千金方》,治療毒邪侵犯手足,腫痛劇烈)
將蒼耳葉搗碎取汁,浸泡患處;再用其渣敷於患處,療效迅速。春季用蒼耳根,夏季用蒼耳葉,秋冬用蒼耳子。(《聖惠方》,治療頭風引起的白色頭皮屑)
將王不留行和白芷等量研磨成粉末,乾燥後敷於患處,一夜後用梳子梳去。(《肘後方》,治療惡性瘡瘍,結痂後瘙癢疼痛)
扁蓄搗碎後敷於患處,結痂脫落即可痊癒。(治療癩瘡,《千金方》)
將莨菪子三錢燒成灰,研磨成細粉,敷於患處即可痊癒。(《摘玄方》,治療嘴唇裂開生瘡)
將瓦松和生薑,加入少量食鹽,搗碎後塗抹患處。(鵝掌油,《準繩》,治療腳縫爛瘡)
將鵝掌皮燒成灰,存其藥性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用桐油塗抹也很好。(魚脂膏,《準繩》,治療白斑)
將鰻鱺魚油塗抹在白斑上,雖略感疼痛,但塗抹一次即可痊癒。
另一方:將蛇蛻燒成灰,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敷於患處,療效神奇。
(豆根散,治療癬瘡)將山豆根研磨成粉末,用臘月豬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半夏散,《準繩》,治療一切癬)將半夏三兩搗碎成粉末,用陳年醬汁調和成糊狀塗抹患處,塗抹兩三次即可痊癒,據說用鮮半夏效果更好。
(綠雲散,《準繩》,治療灸瘡,止痛)將柏葉和芙蓉葉(端午午時採摘)適量(陰乾)研磨成細粉,每遇灸瘡疼痛,用水調和後敷於紙上,貼於患處,可以促進膿液排出並止痛。
(去苦散,《準繩》,治療蛇傷,解毒效力神奇)將五靈脂一兩,雄黃五錢研磨成粉末,塗抹於患處較長時間,然後服用二錢,療效神奇。
(輕粉散,仲景公傳,治療豚瘡,痛癢,流水流血)將輕粉三分,蘿蔔子一錢,桃仁十四個(去皮尖)研磨成粉末,擦於患處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