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

《洞天奧旨》~ 卷十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2)

1. 奇方下

伯高太師傳方,治指上生天蛇頭瘡。

蜈蚣(一條),麝香(半分),白芷(三錢),共為末,燒煙燻之即愈。

雄黃解毒散,治天蛇毒疔,初起紅腫發熱,疼痛至心。

雄黃(二錢),蟾酥(二分,微焙),冰片(一分),輕粉(五分),為末,新汲水調塗,紙蓋,日用三次,極效。

解蛇油,治蛇窠瘡,生於皮毛作痛,並治諸惡瘡。

川蜈蚣不拘多少,入真香油,瓷瓶收貯,搽之,不二次即愈。

治蜘蛛瘡

先用苧麻絲搓瘡上,令水出,次以雄黃、枯礬等分,末,乾摻之,妙。

秦公傳方,治楊梅風毒。

土茯苓(三斤),生黃耆(一斤),當歸(八兩),先用水三十碗,將土茯苓煎湯三碗,取黃耆、當歸拌勻,微炒,干磨為末,蜜為丸。每日白滾水送下三錢,一料即全愈,新病二料全愈,不再發。

劉氏經驗方,《綱目》。治楊梅毒瘡。

片根散,治喉閉乳蛾。

冰片(二分),雄黃(一錢),山豆根(一錢),兒茶(一錢),青硼(五分),枯礬(五分),共為細末,吹之如神。

太倉公蜂房散,治喉痹腫痛。

露蜂房(燒灰,一分),冰片(二釐),白殭蠶(一條),乳香(二分),為細末,吹喉即安。

倉公壁錢散,治喉生乳蛾。

壁錢(七個),白礬(三分),冰片(一分),兒茶(三分),各為末,包礬燒灰,為細末,竹管吹入喉,立愈。

救喉湯,岐伯天師傳。治雙蛾,喉大作痛,口渴求水,下喉少快,已而又熱,呼水,此乃纏喉風也,乃陰陽二火併熾,上衝作祟。

射干(一錢),山豆根(二錢),玄參(一兩),麥冬(五錢),甘草(一錢),天花粉(三錢),水煎服。倘服之而藥不能下喉者,刺少商穴,尚欠親切,用刀直刺其喉腫之處一分,則喉腫必少消,急用吹藥開之,吹藥方名啟關散。

啟關散

膽礬(一分),牛黃(一分),皂角(燒灰,末,一分),麝香(三釐),冰片(一分),為絕細末,和勻,吹入喉中,必大吐痰而快,可用湯藥矣。

化癬神丹,治喉生癬瘡,先癢後痛,久不愈者。

玄參(一兩),麥冬(一兩),五味子(一錢),白薇(一錢),甘草(一錢),鼠黏子(一錢),百部(三錢),紫菀(二錢),白芥子(二錢),水煎服,先服六劑,再服潤喉湯全愈。

倉公治喉癬方

百部(一兩),款冬花(一兩),麥冬(二兩),桔梗(三錢),各為細末,蜜煉為丸,如芡實大。銜化,日三丸,一月蟲死癬愈。

潤喉湯

熟地(一兩),山萸(四錢),麥冬(一兩),生地(三錢),桑白皮(三錢),甘草(一錢),貝母(一錢),薏仁(五錢),水煎多服,數十劑必愈。久則加肉桂一錢,更為善後妙法。

白話文:

奇方下

片根散: 治療喉嚨閉塞、口舌生瘡。將冰片二分、雄黃一錢、山豆根一錢、兒茶一錢、青硼五分、枯礬五分研磨成細粉,吹入喉嚨,效果奇佳。

太倉公蜂房散: 治療喉嚨阻塞腫痛。將露蜂房燒成灰一分、冰片二釐、白殭蠶一條、乳香二分研磨成細粉,吹入喉嚨即可見效。

倉公壁錢散: 治療喉嚨生瘡。將壁錢七個、白礬三分、冰片一分、兒茶三分研磨成粉,將白礬包起來燒成灰,再與其他藥粉混合,用竹管吹入喉嚨,立即痊癒。

救喉湯: 岐伯天師所傳方劑,治療雙蛾(喉嚨兩側生瘡)、喉嚨腫痛、口渴、吞咽困難,喉嚨時而發熱,需喝水緩解,此為纏喉風,乃陰陽二火交熾上衝所致。將射干一錢、山豆根二錢、玄參一兩、麥冬五錢、甘草一錢、天花粉三錢水煎服。如果藥物無法下咽,可針刺少商穴;若仍不夠效,可用刀在腫脹處直刺一分,使腫脹消退,再用吹藥法治療,吹藥方名為啟關散。

啟關散: 將膽礬一分、牛黃一分、皂角燒成灰研磨成粉一分、麝香三釐、冰片一分研磨成極細粉末,混合均勻,吹入喉嚨,必會大量吐痰,症狀好轉,即可服用湯藥。

化癬神丹: 治療喉嚨長癬瘡,先癢後痛,久治不癒者。將玄參一兩、麥冬一兩、五味子一錢、白薇一錢、甘草一錢、鼠黏子一錢、百部三錢、紫菀二錢、白芥子二錢水煎服,先服六劑,再服用潤喉湯,即可痊癒。

倉公治喉癬方: 將百部一兩、款冬花一兩、麥冬二兩、桔梗三錢研磨成細粉,用蜂蜜煉成丸藥,大小如芡實。含化,每日三次,每次一丸,一月內蟲死癬癒。

潤喉湯: 將熟地一兩、山萸肉四錢、麥冬一兩、生地三錢、桑白皮三錢、甘草一錢、貝母一錢、薏仁五錢水煎服,多服幾十劑必能痊癒。久病者可加肉桂一錢,療效更佳。

伯高太師傳方: 治療手指上長天蛇頭瘡。將蜈蚣一條、麝香半分、白芷三錢研磨成粉,燒煙燻之即可痊癒。

雄黃解毒散: 治療天蛇毒疔,初期紅腫發熱,疼痛劇烈。將雄黃二錢、蟾酥二分(微焙)、冰片一分、輕粉五分研磨成粉,用清水調勻塗抹患處,用紙覆蓋,每日三次,療效顯著。

解蛇油: 治療蛇窠瘡(蛇咬傷),皮膚長瘡疼痛,以及其他惡瘡。將川蜈蚣不限數量,放入純正香油中,用瓷瓶保存,塗抹患處,通常塗抹一到兩次即可痊癒。

治蜘蛛瘡: 先用苧麻絲擦拭患處,使其流出水分,然後將雄黃、枯礬等量研磨成粉,乾燥後敷於患處,效果顯著。

秦公傳方: 治療楊梅風毒。將土茯苓三斤、生黃耆一斤、當歸八兩,先用水三十碗煎煮土茯苓至三碗,取出藥汁,將黃耆、當歸拌勻,微炒,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丸藥。每日用白開水送服三錢,新病兩劑即可痊癒,不再復發。

劉氏經驗方 (出自《本草綱目》): 治療楊梅毒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