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心法》~ 卷七(附錄前諸卷方,並錄經驗方二十道) (1)
卷七(附錄前諸卷方,並錄經驗方二十道) (1)
1. 卷七(附錄前諸卷方,並錄經驗方二十道)
托裡溫中湯
丁香,沉香,茴香,益智仁,陳皮,木香,羌活,甘草(炙),乾薑(炮,各一錢),附子(炮,去皮臍,各二錢)
作一貼,水、姜煎服。
六君子湯
白話文:
托裡溫中湯
藥材:
- 丁香 一錢
- 沉香 一錢
- 茴香 一錢
- 益智仁 一錢
- 陳皮 一錢
- 木香 一錢
- 羌活 一錢
- 甘草(炙) 一錢
- 乾薑(炮) 一錢
- 附子(炮,去皮臍) 二錢
用法:
將以上藥材共為一劑,用清水與薑一起煎服。
六君子湯
(此處僅列出溫中湯的藥材及用法,並未提及六君子湯的內容,如需了解六君子湯的內容,請提供相關資訊。)
人參,白朮(炙),茯苓(各二錢),半夏,陳皮(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作一貼,薑、棗、水煎服。
內疏黃連湯(一名黃連內疏湯)
黃連,山梔子,芍藥,當歸,薄荷(各一錢),連翹,黃芩,甘草(各一錢),大黃(二錢),檳榔,桔梗(各一錢)
白話文:
人參、白朮(烤過的)、茯苓(各兩錢)、半夏、陳皮(各一錢)、甘草(烤過的,五分)
煮成一劑藥,加入薑、棗子,用熱水煎服。
內疏黃連湯
(別名:黃連內疏湯)
黃連、山梔子、芍藥、當歸、薄荷(各一錢)、連翹、黃芩、甘草(各一錢)、大黃(兩錢)、檳榔、桔梗(各一錢)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服
十宣散(又名十奇散,一名內補散。)
此排膿消毒之劑,瘡瘍五六日間,欲潰不潰,微作痛者,宜服之。若至旬日,或久不潰,反不作痛,脈微數,或大而無力,宜服托裡藥為主,間服此藥。
桔梗,人參,當歸,川芎(各一錢),生粉草(五分),黃耆(鹽湯浸炒,一錢),厚朴(薑製),白芷,防風,桂(各五分)
白話文:
上銼,每次服用五錢,用清水煎煮後服用。這是排膿消毒的藥方,適用於瘡瘍出現五六天,將要潰爛卻又未潰爛,微感疼痛的患者。如果瘡瘍持續十天以上,或久不潰爛,反而不痛,脈搏微數或有力不足,則應以托裡藥為主,並間隔服用此藥。藥方成分包括:桔梗、人參、當歸、川芎(各一錢)、生粉草(五分)、黃耆(鹽湯浸炒,一錢)、厚朴(薑製)、白芷、防風、桂(各五分)。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小柴胡湯
半夏(二兩半),柴胡(半斤),黃芩,人參,甘草(炙,各三兩)
每服一兩,薑、水煎服。
防風通聖散
芍藥,芒硝,滑石(煅),川芎,當歸(酒洗),桔梗,石膏(煅),荊芥,麻黃(各四分半),薄荷,大黃(煨),山梔(焙),白朮(焙),連翹,甘草(炙),防風,黃芩(焙,各八分)
白話文:
上銼,每次服用一兩,用水煎服。
小柴胡湯:半夏二兩半,柴胡半斤,黃芩、人參、甘草(炙,各三兩)
每次服用一兩,用薑、水煎服。
防風通聖散:芍藥、芒硝、滑石(煅)、川芎、當歸(酒洗)、桔梗、石膏(煅)、荊芥、麻黃(各四分半),薄荷、大黃(煨)、山梔(焙)、白朮(焙)、連翹、甘草(炙)、防風、黃芩(焙,各八分)
作一劑,水、姜煎服。
荊防敗毒散
芎藭,茯苓,枳殼,前胡,柴胡,羌活,獨活,荊芥,防風(各一錢)
每服一兩,水煎服。
黃連解毒湯
黃芩,黃柏,黃連,山梔(各一錢半)
每服六錢,水煎,溫服。
四物湯
當歸(酒拌),川芎,芍藥,生地黃(各等分)
白話文:
準備好藥材,用清水和薑片煎煮,服用。
荊防敗毒散的藥材包括:芎藭、茯苓、枳殼、前胡、柴胡、羌活、獨活、荊芥、防風,每味藥各一錢。每次服用一兩,用水煎服。
黃連解毒湯的藥材包括:黃芩、黃柏、黃連、山梔,每味藥各一錢半。每次服用六錢,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四物湯的藥材包括:當歸(用酒浸泡)、川芎、芍藥、生地黃,每味藥等量。
每服一兩,水煎服。
大黃牡丹湯
大黃(四兩),牡丹皮(三兩),芒硝(二兩),桃仁(五十個)
每服五錢,水煎服。
隔蒜灸法
用大蒜去皮,切三文銅錢厚,安瘡頭上,用艾壯於蒜上灸之。至三壯換蒜片,復灸。瘡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未成者即消。如瘡大,用蒜搗爛,攤患處,將艾鋪上燒之,蒜敗再換。
消涼飲
連翹(一兩),山梔子,大黃,薄荷葉,黃芩(各五分),甘草(一兩半)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一兩,用水煎煮後服用。
大黃四兩,牡丹皮三兩,芒硝二兩,桃仁五十個。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用大蒜去皮,切成三文錢厚的片,放在瘡頭上,用艾灸在蒜片上灸。灸到三壯後換蒜片,繼續灸。瘡痛就灸到不痛,不痛就灸到痛,還沒癒合的瘡就消了。如果瘡很大,就用蒜搗爛,敷在患處,再鋪上艾草燒,蒜爛了就再換。
連翹一兩,山梔子、大黃、薄荷葉、黃芩各五分,甘草一兩半。
每服一兩,水煎服。
十全大補湯
人參,肉桂,地黃(酒洗,蒸,焙),川芎,白芍藥,茯苓,白朮,黃耆,甘草,當歸(各等分)
每服一兩,薑、棗、水煎,空心溫服。
八珍湯(又名八物湯)
當歸,川芎,芍藥,熟地,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炙,三分)
每服一兩,薑、棗、水煎,空心溫服。
加味十全大補湯
白話文:
十全大補湯由人參、肉桂、地黃(酒洗、蒸、焙)、川芎、白芍、茯苓、白朮、黃耆、甘草、當歸(各等分)組成,每次服用一兩,加薑、棗,水煎後空腹溫服。八珍湯(又名八物湯)由當歸、川芎、芍藥、熟地、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炙,三分)組成,每次服用一兩,加薑、棗,水煎後空腹溫服。加味十全大補湯的組成與十全大補湯類似,但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用量和藥材。
人參,肉桂,地黃,川芎,白芍藥,茯苓,白朮,黃耆,甘草,當歸,烏藥,香附(各等分)
每劑一兩,薑、棗、水煎,空心溫服。
變證
黃耆(一錢),甘草(炙,五分),人參(三分,已上三味除濕),橘皮(三分),升麻(二分),當歸身(二分,酒焙乾),柴胡(三分),白朮(二分)
作一貼,用水二盞,煎一盞。空心熱服。量氣虛實,斟酌加減用之。
聖愈湯
白話文:
人參、肉桂、地黃、川芎、白芍藥、茯苓、白朮、黃耆、甘草、當歸、烏藥、香附各等份,每劑一兩,加薑、棗用水煎服,空腹溫熱服用。
如果出現氣虛的症狀,可以改用黃耆一錢、甘草(炙)五分、人參三分(以上三味除濕)、橘皮三分、升麻二分、當歸身(酒焙乾)二分、柴胡三分、白朮二分,共作一貼,用水兩盞煎成一盞,空腹熱服。根據氣虛的程度,可以酌情增減藥量。這是聖愈湯。
熟地,生地黃,川芎,人參,當歸身,黃耆(各一錢)
作一貼,水煎。
人參養榮湯
白芍藥(三兩),當歸,陳皮,黃耆(蜜炙),桂心,人參,白朮,甘草(炙,各一兩),熟地黃,五味子,茯苓(各七錢半),遠志(炒,去心,半兩)
每服一兩,水、薑、棗煎。遺精加龍骨,咳嗽加阿膠
加減八味丸
白話文:
熟地、生地黃、川芎、人參、當歸身、黃耆(各3公分)
製作一帖,用水煎煮。
「人參養榮湯」
白芍藥(90公分)、當歸、陳皮、黃耆(蜜炙)、桂心、人參、白朮、甘草(炙)、熟地黃、五味子、茯苓(各21公分)、遠志(炒,去心,45公分)
每次服用90公分,用水、薑、棗一同煎煮。
若出現遺精現象,請添加龍骨;若有咳嗽,請加入阿膠。
「加減八味丸」
大地黃(洗,焙乾,卻用酒飯上蒸七次,焙乾,二兩),山藥,山茱萸(去皮取肉,焙,各一兩),厚桂(去皮,不見火,半兩),白牡丹皮,澤瀉(水洗,切作塊,酒蒸五次,切焙),白茯苓(去皮,焙,各八錢),真北五味子(略炒,一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圓如梧子大。每服六十丸,五更初未言語前,用溫酒或鹽湯吞下。
遠志酒(不拘多少,泔浸,洗去土,捶去心)
上為末。每服三錢,用酒一盞調,遲少頃,澄清飲之。以滓傅患處,治女人乳癰尤效。
白話文:
將生地黃洗淨,焙乾後,用酒飯蒸七次,再焙乾,取二兩;山藥、山茱萸去皮取肉,焙乾,各取一兩;厚桂去皮,不經火,取半兩;白牡丹皮、澤瀉洗淨切塊,用酒蒸五次,切片焙乾;白茯苓去皮,焙乾,各取八錢;真北五味子略炒,取一兩半。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搓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六十丸,在五更初未說話之前,用溫酒或鹽湯吞服。
另取遠志,不拘多少,用淘米水浸泡,洗去泥土,去除內心,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酒一盞調服,稍等片刻,飲用澄清的湯液。將藥渣敷在患處,治療婦女乳腺炎特別有效。
黃耆建中湯
黃耆(蜜制),肉桂(去皮,各三兩),甘草(炙,二兩),白芍藥(六兩)
每服一兩,薑、棗、水煎服。
內補黃耆湯
黃耆(炙),麥門冬(各一兩),熟地黃,人參,茯苓,甘草(炙,各七分),白芍,川芎,官桂,遠志,當歸(各五分)
每服一兩,薑、棗、水煎服。
逍遙散
甘草(一錢),當歸(炒),芍藥(酒炒),茯苓,白朮(炒),柴胡(各二錢)
白話文:
黃耆建中湯是用蜜制黃耆、去皮肉桂、炙甘草和白芍藥,每服一兩,加入薑、棗,用水煎服。內補黃耆湯是用炙黃耆、麥門冬、熟地黃、人參、茯苓、炙甘草、白芍、川芎、官桂、遠志、當歸,每服一兩,加入薑、棗,用水煎服。逍遙散是用甘草、炒當歸、酒炒芍藥、茯苓、炒白朮、柴胡,每味二錢。
水一鍾,煎八分,去柤,食遠服。
柏子丸
柏子仁(四兩),牛膝,卷柏(各五錢),澤蘭葉,續斷(各一錢),熟地黃(一兩五錢)
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澤蘭湯
澤蘭葉(三錢),當歸,芍藥(各一錢五分),甘草(五分)
作一貼,水煎,溫服。
連翹消毒散
白話文:
將水一碗煎煮至八分滿,去渣,飯後服用。
柏子仁四兩、牛膝、卷柏各五錢、澤蘭葉、續斷各一錢、熟地黃一兩五錢,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澤蘭葉三錢、當歸、芍藥各一錢五分、甘草五分,一同煎煮成一劑藥,溫熱服用。
連翹(一兩),山梔子,大黃,薄荷葉,黃芩(各五錢),甘草(一兩半),朴硝(一錢)
每服一兩,水煎,溫服。
理中湯(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為末,蜜為丸,名附子理中丸)
人參,乾薑(炮),白朮,甘草(炙)
每服五錢,薑、棗煎服。
二神丸
破故紙(炒,四兩),肉豆蔻
上為末,大肥棗四十九枚,生薑四兩,切,同煮,棗爛去姜,取棗肉研膏,入藥,圓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一方不用姜。
白話文:
連翹一兩,山梔子、大黃、薄荷葉、黃芩各五錢,甘草一兩半,朴硝一錢。
每次服用一兩,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在理中湯中加入附子,稱為附子理中湯。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藥,稱為附子理中丸)
人參、乾薑(炮製)、白朮、甘草(炙烤)
每次服用五錢,用薑、棗煎煮後服用。
(二神丸)
破故紙(炒製,四兩)、肉豆蔻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四十九枚大肥棗、四兩生薑(切片)一起煮,煮到棗爛後去掉薑,取出棗肉研磨成膏狀,加入藥粉,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鹽湯送服。另外有一種方法是不使用薑。
竹葉黃耆湯
淡竹葉(二錢),生地黃,麥門冬(去心),黃耆(炙),當歸(酒洗),川芎,甘草(炙),黃芩(炙),芍藥(焙),人參,半夏(薑製),石膏(煅,各一錢)
作一貼,水煎,食遠服。
黃耆六一湯
黃耆(六錢,蜜炙),甘草(一錢,炙)
作一貼,水煎,食遠服。
七味白朮散
白朮,茯苓,人參(各半兩),甘草(炙,一兩半),木香(二錢半),藿香(半兩),葛根(一兩)
白話文:
竹葉黃耆湯使用淡竹葉、生地黃、麥門冬、黃耆、當歸、川芎、甘草、黃芩、芍藥、人參、半夏、石膏,各取一錢,煎水服用,飯後飲用。
黃耆六一湯使用黃耆六錢,蜜炙,甘草一錢,炙,煎水服用,飯後飲用。
七味白朮散使用白朮、茯苓、人參各半兩,甘草一兩半,炙,木香二錢半,藿香半兩,葛根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白湯調下。
豬蹄湯
香白芷,黃芩,赤芍藥,羌活,生甘草,當歸,露蜂房(取有蜂兒者)
上先將豬蹄一隻,用水數碗,熟煮,取清汁,分作二次用。每次入前藥一兩,煎十數沸,去滓,無風處淋洗,死肉惡隨而下,極效。
太乙膏
玄參,白芷,當歸,肉桂,大黃,赤芍藥,生地黃(各一兩)
上為咀,用麻油二斤,煎至黑,濾去查,入黃丹十二兩,再煎,滴水中成珠為度。
白話文:
- 豬蹄湯 每次服用量為五錢,請用白開水調和後服用。
材料:
- 豬蹄:一隻
- 香白芷、黃芩、赤芍藥、羌活、生甘草、當歸、露蜂房(需選擇有蜂兒的)
將豬蹄放入數碗水中,煮熟後提取清汁,分成兩次使用。每次加入一兩的前藥材料,煮沸數次,去除渣滓,於無風的地方淋洗身體,以幫助去除死皮和病菌,效果顯著。
- 太乙膏 使用玄參、白芷、當歸、肉桂、大黃、赤芍藥、生地黃(各一兩)進行調製。
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粉,用二斤的麻油加熱至黑色,過濾掉渣滓。接著加入十二兩的黃丹,再次加熱,直到滴入水中形成珠狀,即完成。
補真丸
肉蓯蓉(酒浸,焙),葫蘆巴(炒),附子(炮,去皮),陽起石(煨),菟絲子(淨洗,酒浸),肉豆蔻(麵裹煨),川烏(炮,去皮),沉香,五味子(各五錢),鹿茸(酒浸,焙),巴戟(去心),鍾乳粉(各一錢)
上為末,用羊腰子兩對,治如食法,蔥椒酒煮,搗爛,入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鹽湯任下。
白話文:
這個古文中描述了一個中藥方劑——「補真丸」的配方和服用方法。
配方如下:
- 肉蓯蓉:使用酒浸泡後再烘烤過的肉蓯蓉;
- 葫蘆巴:經過炒製的葫蘆巴;
- 附子:經炮製去除表皮的附子;
- 陽起石:經過煨制的陽起石;
- 菟絲子:清洗乾淨並用酒浸泡的菟絲子;
- 肉豆蔻:外麵包裹著麪粉然後經過煨制的肉豆蔻;
- 川烏:經炮製去除表皮的川烏;
- 沈香、五味子、鹿茸、巴戟天、鐘乳粉:分別重約5錢、1錢、1錢、去掉中心的部分、以及1錢的鐘乳粉。
製作方式是把這些材料一起研磨成粉末狀,接著取兩個羊腰子處理好之後按照一般的烹飪方法加入蔥和胡椒酒來煮熟,最後把煮好的羊腰子搗碎混入酒糊中搓揉成像梧桐樹種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吃70顆左右,可以搭配空腹喝下的米粥或加了鹽的水吞服即可。
玄參升麻湯
玄參,赤芍藥,升麻,犀角屑,桔梗,管仲,黃芩(各一錢),甘草(五分)
作一貼,水、姜煎,食後服。
犀角升麻湯
犀角(七錢半,鎊),升麻(五錢),防風,羌活,白芷,川芎,黃芩,白附子(各二錢半),甘草(一錢半)
每服一兩,水煎熟,入犀角末服。
清胃散
生地黃(一錢,酒洗),升麻(二錢),牡丹皮(一錢半),黃連,當歸(酒洗,各一錢)
白話文:
玄參升麻湯由玄參、赤芍藥、升麻、犀角屑、桔梗、管仲、黃芩(各一錢)和甘草(五分)組成,用清水和薑煎煮,飯後服用。
犀角升麻湯由犀角(七錢半,鎊)、升麻(五錢)、防風、羌活、白芷、川芎、黃芩、白附子(各二錢半)和甘草(一錢半)組成,每次取一兩,水煎煮熟,加入犀角末服用。
清胃散由生地黃(一錢,酒洗)、升麻(二錢)、牡丹皮(一錢半)、黃連和當歸(酒洗,各一錢)組成。
作一貼,水煎,食遠服。
清咽利隔散
金銀花,防風,荊芥,薄荷,桔梗,黃芩,黃連(各一錢半),山梔,連翹(各二錢半),玄參,大黃(煨),朴硝
作一貼,水煎服。
聰耳益氣湯
黃耆(一錢),甘草(炙,五分),人參(三分),當歸(二分,酒焙乾),橘皮(二分),升麻(二分),柴胡(三分),白朮(二分),菖蒲,防風,荊芥
作一服,水煎,空心服。
防風通氣湯
羌活,獨活(各二錢),防風,甘草(炙),藁本(各一錢),川芎(五錢),蔓荊子(三錢)
白話文:
清晰喉嚨散
製作一份藥方,用水煎服,遠離食物服用。
成分包括:金銀花、防風、荊芥、薄荷、桔梗、黃芩、黃連(各一錢半)、山梔、連翹(各二錢半)、玄參、大黃(烘焙後)、朴硝。
製作一份藥方,用水煎服。
強健耳朵補益氣湯
成分包括:黃耆(一錢)、甘草(炙,五分)、人參(三分)、當歸(二分,用酒焙乾)、橘皮(二分)、升麻(二分)、柴胡(三分)、白朮(二分)、菖蒲、防風、荊芥。
製作一份藥方,用水煎服,空腹服用。
防風通氣湯
成分包括:羌活、獨活(各二錢)、防風、甘草(炙)、藁本(各一錢)、川芎(五錢)、蔓荊子(三錢)。
分二貼,水煎服。
豆豉餅
用江西豆豉為末,唾津和作餅,如錢大,厚如三文,置患處,以艾壯灸之。餅乾再用唾津和之,如瘡大,用水調,覆患處,以艾鋪上燒之。
流氣飲(即十宣散加紫蘇、烏藥、枳殼、檳榔、芍藥、木香)
獨參湯
人參,作一貼,水、棗煎。徐徐服。若煎至稠厚,即為膏矣
補腎丸
巴戟(去心),山藥,補骨脂(炒),小茴香(炒),牡丹皮(各五錢),肉蓯蓉(酒洗,一兩),枸杞子(一兩),青鹽(二錢半,後入)
白話文:
分成兩份,用水煎煮服用。
用江西產的豆豉研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成餅狀,大小如銅錢,厚度如三枚銅錢疊起來那樣,放在患處,用艾條灸之。餅乾了之後再用唾液調和,如果瘡口很大,就用清水調和,覆蓋在患處,再用艾草鋪在上面燒之。
使用十宣散加入紫蘇、烏藥、枳殼、檳榔、芍藥、木香。
使用人參一錢,用水和紅棗煎煮,慢慢服用。如果煎煮到濃稠,就成了膏狀。
使用巴戟天(去掉心部),山藥,補骨脂(炒過),小茴香(炒過),牡丹皮(各五錢),肉蓯蓉(用酒洗淨,一兩),枸杞子(一兩),青鹽(二錢半,最後加入)。
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地骨皮散
人參,地骨皮,柴胡,黃耆,生地黃(各一錢半),白茯苓,知母,石膏(炒,各一錢)
水、姜煎服。
金鑰匙
焰硝(一兩五錢),硼砂(五錢),腦子(一字),白殭蠶(一錢,炒),雄黃(二錢)
各另為末,以竹管吹入喉中,立愈,有涎吐出。內服荊防敗毒散。
白話文:
【地骨皮散】
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然後用蜂蜜調和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十粒,空腹時用鹽水吞下。
【金鑰匙】
- 燎硝(一兩五錢)
- 硼砂(五錢)
- 腦子(一字)
- 白僵蠶(一錢,炒過)
- 雄黃(二錢)
將以上各項分別研磨成粉末,再用竹管將藥粉吹入喉嚨中,立刻就能見效,若有涎液排出。內服荊防敗毒散。
必效散
南硼砂(二錢五分),輕粉(一錢),麝香(五分),巴豆(五個,去皮心膜),白檳榔(一個),斑貓(四十個,去頭翅,同糯米炒)
上同研極細,取雞子二個,去黃用清,調藥,仍入殼內,以濕紙數重餬口,毋令透氣,蒸飯甑內,候飯熟取出,曝乾,研末。虛者每服半錢,實者一錢。用炒生薑酒,五更初調服,至天明惡物自下。如覺小腹作痛,便服苘麻子灰,並末藥各等分,研細,用茶清調下一錢,或益元散,其毒俱從大腸而出。胎婦勿餌。
白話文:
必效散
組成:
- 南硼砂(15克)
- 輕粉(6克)
- 麝香(3克)
- 巴豆(5顆,去皮和心膜)
- 白檳榔(1顆)
- 斑貓(40顆,去頭和翅,與糯米一起炒)
製法: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取兩個雞蛋,去蛋黃留蛋清,將藥粉與蛋清調勻,再放入蛋殼中,用濕紙包緊開口,不要讓空氣透入。放入蒸飯的蒸籠中,等到飯熟後取出,晾乾,再研磨成細粉。
服法:
虛證者每次服半錢,實證者每次服1錢。用炒過的生薑酒在五更天調勻後服用,天亮時惡物便會排出。如果感覺小腹疼痛,可以服用苘麻子灰和末藥各等分,研磨成細粉,用茶水調下一錢,或服用益元散,毒素會從大腸排出。
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更服益氣藥數十劑,則瘡口自合,氣血自充,庶無變證矣。
散腫潰堅丸
知母(酒浸,炒),黃柏(酒浸,炒),栝蔞根(酒洗),昆布,桔梗(各半兩),廣朮,三稜(酒洗,炒),連翹(各三錢),升麻(六錢),黃連,白芍藥,葛根(各三錢),草龍膽(一兩,酒炒),柴胡(四錢),當歸(酒拌,三錢),甘草(三錢),黃芩(二錢,一半酒洗,一半生)
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滾湯下。
白話文:
服用益氣藥物數十劑之後,傷口就會自然癒合,氣血也會自然充盈,這樣就不會有其他的變化了。
散腫潰堅丸
知母(用酒浸泡後炒制),黃柏(用酒浸泡後炒制),栝蔞根(用酒洗淨),昆布,桔梗(各半兩),廣朮,三稜(用酒洗淨後炒制),連翹(各三錢),升麻(六錢),黃連,白芍藥,葛根(各三錢),草龍膽(一兩,用酒炒制),柴胡(四錢),當歸(用酒拌勻,三錢),甘草(三錢),黃芩(二錢,一半用酒洗淨,一半生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蜜丸,每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滾水送服。
香附餅
用香附為末,酒和,量瘡大小作餅,覆患處,以熱熨斗熨之。
內塞散
附子(炮),官桂(去皮),赤小豆,甘草(炙),黃耆(鹽水浸,炒),當歸(酒洗),茯苓,白芷,桔梗,川芎,人參,遠志(去心),厚朴(薑製,各一兩),防風(四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
神效栝蔞散
栝蔞(大者,一個,搗),甘草(半兩),川當歸(半兩),沒藥(另研),乳香(各一錢,另研)
白話文:
香附餅
將香附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成麵糊,根據瘡的大小製成餅狀,敷在患處,用熱熨斗熨燙。
內塞散
附子(炮製)、官桂(去皮)、赤小豆、甘草(炙)、黃耆(用鹽水浸泡後炒)、當歸(用酒洗淨)、茯苓、白芷、桔梗、川芎、人參、遠志(去心)、厚朴(用薑製)、防風(四錢)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溫酒送服。
神效栝蔞散
栝蔞(選擇大的,一個,搗碎)、甘草(半兩)、川當歸(半兩)、沒藥(單獨研磨)、乳香(各一錢,單獨研磨)
作一劑,用酒三碗,煎至二碗。分三次,食後飲。柤熱罨患處。
黃連胡粉散
黃連(二兩),胡粉(一錢),水銀(一兩,同粉研,令消)
三味相和,用皮包裹熱,挼良久,傅患處。
桃仁湯
桃仁,蘇木(各一兩),生地黃(五錢),虻蟲(去足翅,炒),水蛭(各三十個,炒)
每服三錢,水一鍾,煎六分,空心服。
白話文:
準備一劑藥,用三碗酒煎煮,直到剩下兩碗。分三次,飯後飲用。熱敷患處。
黃連二兩,胡粉一錢,水銀一兩,一起研磨成粉末。將三味藥混合,用布包好加熱,揉搓一段時間後,塗抹於患處。
桃仁、蘇木各一兩,生地黃五錢,虻蟲去足翅炒制,水蛭三十個炒制。每次服用三錢,用一鍾水煎煮至六分,空腹服用。
沒藥丸
當歸(一兩),桂心,芍藥(各半兩),桃仁(去皮尖,碎,研),沒藥(研,各三錢),虻蟲(去足翅,炒),水蛭(炒,各三十個)
上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空心醋湯下。
當歸丸
當歸(半兩),大黃,桂心(各三錢),赤芍藥,葶藶(各二錢),人參(一錢),甘遂(半錢)
煉蜜為丸,如彈子大。空心,米飲化下一丸。
當歸散
當歸,穿山甲(灰炒),蒲黃(各半兩,炒),辰砂(一錢),麝香(少許)
白話文:
沒藥丸用當歸、桂心、芍藥、桃仁、沒藥、虻蟲、水蛭等藥材製成,以醋糊做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空腹用醋湯送服。當歸丸用當歸、大黃、桂心、赤芍藥、葶藶、人參、甘遂等藥材製成,煉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空腹用米湯送服。當歸散則以當歸、穿山甲、蒲黃、辰砂、麝香等藥材製成。
為末,每服三錢,熱酒調下。如不飲酒,薄荷、醋湯亦可。
瓜子仁湯
薏苡仁(四錢),桃仁(去皮尖),牡丹皮,栝蔞仁(各二錢)
作一貼,水煎,食前服。
瀉白散
桑皮(炙),桔梗,栝樓實,升麻,半夏,杏仁(去皮尖,炒),地骨皮(各一錢),甘草(五分)
作一貼,薑、水煎服。
神仙活命飲(專治一切癰疽腫毒)
穿山甲(蛤粉炒黃色),甘草節,防風,沒藥,赤芍藥,白芷(各六分),當歸尾,皂角刺(各一錢),乳香(一錢),天花粉,貝母(各八錢),金銀花(三錢),陳皮(三錢)
白話文:
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熱酒調服。如果不能飲酒,可以用薄荷、醋湯調服。
瓜子仁湯
薏苡仁(四錢),桃仁(去皮尖),牡丹皮,栝蔞仁(各二錢)
製作一帖藥方,水煎煮,飯前服用。
瀉白散
桑皮(炙),桔梗,栝樓實,升麻,半夏,杏仁(去皮尖,炒),地骨皮(各一錢),甘草(五分)
製作一帖藥方,加入薑、水煎煮服用。
神仙活命飲(專門治療一切腫脹毒瘡)
穿山甲(蛤粉炒黃色),甘草節,防風,沒藥,赤芍藥,白芷(各六分),當歸尾,皁角刺(各一錢),乳香(一錢),天花粉,貝母(各八錢),金銀花(三錢),陳皮(三錢)
作一服,用酒一大碗,同入瓶內,紙糊瓶口,弗令泄氣,慢火煎數沸,去柤。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能飲酒者,服藥後再飲三杯尤好。
詩曰:真人妙訣世間稀,一切癰疽總可醫。消毒如同湯沃雪,化膿立見肉生肌。
蠟礬丸
白礬(一兩,明亮好者,研),黃蠟(一兩,黃色好者,溶開,候入礬末,一方用七錢)
二味勻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漸加至二十丸,熟水或溫酒送下。瘡末成內消,已破即合。如服金石而至此疾者,更用礬末一兩,每服一錢,以溫酒調下。有遍身生瘡,狀如蛇頭,名曰蛇頭瘡,服此尤效。東垣、丹溪俱稱奇方。但日服百粒,方有力也。此藥能防毒氣內攻,又能護膜,不可以其輕微而忽之。
白話文:
製作藥丸時,用酒一碗,與藥材一同放進瓶內,用紙糊住瓶口,防止蒸氣外洩,以小火煎煮至沸騰幾次,然後去除藥渣。如果病症在上半身,飯後服用;如果病症在下半身,飯前服用。能喝酒的人,服藥後再喝三杯酒效果更好。
詩中說:真人妙訣世間少見,各種癰疽都可以治癒。消毒效果如同用熱水澆雪,化膿迅速,肉芽很快長出來。
白礬一兩,挑選明亮品質好的,研磨成粉末;黃蠟一兩,選擇黃色品質好的,熔化後待其冷卻至能加入礬末的溫度,也可用七錢。
將兩種藥材均勻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逐漸增加到二十丸,用溫水或溫酒送服。瘡瘍未破則內消,已破則癒合。如果服用金石類藥物而導致這種疾病,再用白礬末一兩,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調服。全身長滿瘡,形狀像蛇頭,稱為蛇頭瘡,服用此藥效果尤其顯著。東垣、丹溪都認為此方奇效。但每天服用一百粒,藥效才顯著。此藥能防止毒氣內攻,也能保護表皮,不可因為藥性輕微而忽視它。
一方治蛇咬,亦用白礬溶化,熱滴傷處,毒即出,痛即止。
四君子湯
人參,茯苓,白朮(各二錢),甘草(炙,五分)
薑、水煎服。
人參敗毒散
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桔梗,川芎,茯苓,甘草(各錢)
作一貼,水煎服。
清咽消毒散(即荊防敗毒散加芩、連、硝、黃)
金黃散
滑石,甘草
各為末,等分傅搽。
龍膽瀉肝湯
白話文:
治療蛇咬傷,可以用白礬溶化後,趁熱滴在傷口處,毒液就會排出,疼痛也會減輕。
四君子湯由人參、茯苓、白朮各二錢,甘草(炙,五分)組成,用薑水煎服。
人參敗毒散由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桔梗、川芎、茯苓、甘草(各一錢)組成,做成一帖藥,用水煎服。
清咽消毒散是荊防敗毒散加入黃芩、黃連、硝石、黃柏。
金黃散由滑石和甘草各取適量,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後外敷塗抹。
龍膽瀉肝湯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
柴胡,澤瀉(各一錢),車前子,木通(各五分),生地黃,當歸尾(酒洗),草龍膽(酒浸,炒黃色,各三錢)
作一貼,水煎,食前服。
神異膏
露蜂房(蜂兒多者,一兩),金蛇蛻(鹽水洗淨,焙乾,半兩),玄參(半兩),綿黃耆(三分),黃丹(五兩),杏仁(去皮尖,一兩),真麻油(一斤),男子亂髮(洗淨,如雞子大)
先以玄參、杏仁、黃耆,入油煎至將黑色,方入蜂房、蛇蛻、亂髮,再煎至黑色,濾去柤,徐徐下黃丹,慢火煎,以柳枝不住手攪,滴水中不散,即成膏矣。
白話文:
柴胡、澤瀉(各一錢),車前子、木通(各五分),生地黃、當歸尾(酒洗),草龍膽(酒浸,炒黃色,各三錢)
製作一帖,用清水煎煮,在飯前服用。
神異膏
露蜂房(蜂兒多的,一兩),金蛇蛻(用鹽水洗淨,烘乾,半兩),玄參(半兩),綿黃耆(三分),黃丹(五兩),杏仁(去皮尖,一兩),真麻油(一斤),男子的頭髮(洗淨,雞蛋大小)
先將玄參、杏仁、黃耆放入油中煎至變黑後,再加入蜂房、蛇蛻、頭髮,繼續煎至變黑,過濾掉渣滓,慢慢加入黃丹,用小火煎煮,用柳樹枝不停攪拌,滴入水珠不會散開,即可製成膏狀。
沖和膏,治一切瘡腫,不甚焮熱,積日不消。
紫荊皮(炒,五兩),獨活(去節,炒,二兩),赤芍藥(炒,二兩),白芷(一兩),菖蒲(一兩)
上為末,蔥頭煎湯,調搽。
神功散
黃柏(炒),川烏(炮)
各等分,為末,唾津調傅。
大連翹飲
連翹,瞿麥,荊芥,木通,赤芍藥,當歸,防風,柴胡,滑石,蟬蛻,甘草(炒,各一錢),山梔,黃芩(各五分)
白話文:
沖和膏可以治療各種瘡腫,不特別紅腫發熱,積累多日不消的。將紫荊皮(炒,五兩)、獨活(去節,炒,二兩)、赤芍藥(炒,二兩)、白芷(一兩)、菖蒲(一兩)研磨成粉末,用蔥頭煎煮的湯汁調和成膏狀,塗抹患處。
神功散由黃柏(炒)、川烏(炮)等份製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後塗敷患處。
大連翹飲則由連翹、瞿麥、荊芥、木通、赤芍藥、當歸、防風、柴胡、滑石、蟬蛻、甘草(炒,各一錢)、山梔、黃芩(各五分)組成。
為細末,每服一二錢,滾湯調下。
通氣散
玄胡索(一兩五錢),豬牙皂角,川芎(各一兩),羊躑躅(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以紙捻蘸少許,入鼻內,取嚏為效。
羌活勝濕湯
羌活(去蘆),獨活(去蘆,各一錢),藁本,防風(去蘆,各半錢),川芎(二分),甘草(炙,半錢),蔓荊子(二分)
作一貼,薑、水煎服。
附子八物湯
附子(炮),乾薑(炮),芍藥,茯苓,人參,甘草(炙,各一錢五分),肉桂(一錢),白朮(二錢)
白話文:
- 通氣散
將所有成分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約一到兩錢,用沸騰的熱水調和後飲用。
成分:
- 玄胡索:一兩五錢
- 豬牙皁角
- 川芎:各一兩
- 羊躑躅:二錢五分
- 羌活勝濕湯
將所有成分研磨成細末,混合後做成一帖,然後用姜和水煎煮後飲用。
成分:
- 羌活:去蘆頭,一錢
- 獨活:去蘆頭,一錢
- 藁本
- 防風:去蘆頭,半錢
- 川芎:二分
- 甘草:炙,半錢
- 蔓荊子:二分
- 附子八物湯
將所有成分研磨成細末,然後按照各自的比例混合:附子、乾薑、芍藥、茯苓、人參、甘草(炙)、肉桂、白朮,其中附子、乾薑、芍藥、茯苓、人參、甘草(炙)各一錢五分,肉桂一錢,白朮二錢。將這些成分加水煎煮後飲用。
成分:
- 附子:炮製後
- 幹薑:炮製後
- 芍藥
- 茯苓
- 人參
- 甘草(炙):各一錢五分
- 肉桂:一錢
- 白朮:二錢
作一貼,水煎,食前服。
加減小續命湯
麻黃(去節),人參,黃芩,芍藥,甘草,杏仁(去皮尖,麵炒),防己,肉桂(各一兩半),附子(炮,去皮臍,五錢),川芎,防風(各一兩五錢)
每服一兩,薑、水煎服。
獨活寄生湯
白茯苓,杜仲,當歸(酒洗),防風,白芍藥,人參,細辛,桂心,熟地黃,牛膝,秦艽,芎藭,桑寄生,甘草(各二兩),獨活(三兩)
白話文:
作一個藥包,加水煮沸,於餐前服用。
加減小續命湯
- 麻黃(去節):去除節的部分,每份1.5兩。
- 人參:每份1.5兩。
- 黃芩:每份1.5兩。
- 芍藥:每份1.5兩。
- 甘草:每份1.5兩。
- 杏仁(去皮尖,麵炒):去皮尖後再用麵粉炒過,每份1.5兩。
- 防己:每份1.5兩。
- 肉桂:每份1.5兩。
- 附子(炮,去皮臍,五錢):炮製後去皮和臍部,每份0.5兩。
- 川芎:每份2.5兩。
- 防風:每份2.5兩。
每次服用量為1.5兩,用薑和水一起煎煮後服用。
獨活寄生湯
- 白茯苓:每份4兩。
- 杜仲:每份4兩。
- 當歸(酒洗):酒洗後的當歸,每份4兩。
- 防風:每份4兩。
- 白芍藥:每份4兩。
- 人參:每份4兩。
- 細辛:每份2兩。
- 桂心:每份2兩。
- 熟地黃:每份4兩。
- 牛膝:每份4兩。
- 秦艽:每份4兩。
- 川芎:每份4兩。
- 桑寄生:每份4兩。
- 甘草:每份4兩。
- 獨活:每份6兩。
每次服用量為4兩,使用薑和水一起煎煮後服用。
薑、水煎服,每服一兩。
四生散
白附子,黃耆,獨活,沙苑蒺藜,為末,各等分。每服二錢。
用豬腰子一個,批開,入藥,濕紙包裹,煨熟,細嚼,鹽湯下。風癬,酒下亦效。
八風散
藿香(半斤),白芷,前胡(各一斤),黃耆,甘草,人參(各二斤),羌活,防風(各三斤)
上為末,每服四錢,薄荷煎滾湯調服。
人參荊芥散
白話文:
將薑用清水煎煮,每次服用一兩。
白附子、黃耆、獨活、沙苑蒺藜磨成粉末,各取等量。每次服用二錢。
取豬腰子一個,剖開,加入藥粉,用濕紙包裹,煨熟後細嚼,用鹽湯送服。若患風癬,可用酒送服也有效。
將藿香(半斤)、白芷、前胡(各一斤)、黃耆、甘草、人參(各二斤)、羌活、防風(各三斤)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薄荷煎湯調服。
人參、荊芥磨成粉末。
荊芥穗,人參,桂心,生地黃,北柴胡,鱉甲(醋炙),枳殼(麩炒),酸棗仁(炒),羚羊角(細銼),白朮(各二錢四分),川芎,當歸,防風,甘草(炙,各一錢六分)
分二貼,水、姜煎服。
清風散
荊芥穗,甘草(炒,各一兩),陳皮(焙,半兩),人參,白殭蠶(炒),茯苓,防風,芎藭,藿香,蟬蛻(各一兩),厚朴(半兩,薑製),羌活(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茶清調下。瘡癬,溫酒下。
白話文:
荊芥穗、人參、桂心、生地黃、北柴胡、鱉甲(醋炙)、枳殼(麩炒)、酸棗仁(炒)、羚羊角(細銼)、白朮(各二錢四分)、川芎、當歸、防風、甘草(炙,各一錢六分),分為兩劑,用水和薑煎煮服用。
清風散:荊芥穗、甘草(炒,各一兩)、陳皮(焙,半兩)、人參、白殭蠶(炒)、茯苓、防風、芎藭、藿香、蟬蛻(各一兩)、厚朴(半兩,薑製)、羌活(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茶水調服。治療瘡癬時,可以用溫酒送服。
何首烏散
何首烏,防風,蒺藜,枳殼,胡麻子,天麻,殭蠶,茺蔚子(各等分)
每服五錢,茵陳湯調下。
神效當歸膏
當歸,黃蠟(各一兩。一方用白蠟,尤效),麻油(四兩)
先將當歸入油煎至黑,濾去,入蠟溶化,即成膏矣。
乳香定痛丸
乳香,沒藥(各另研),羌活,五靈脂,獨活(各三錢),川芎,當歸,真綠豆粉,交趾桂川白芷,白膠香(各半兩)
白話文:
何首烏散
何首烏、防風、蒺藜、枳殼、胡麻子、天麻、殭蠶、茺蔚子(各等分)
每次服用五錢,用茵陳湯送服。
神效當歸膏
當歸、黃蠟(各一兩。一方使用白蠟,效果尤其好)、麻油(四兩)
先將當歸放入油中煎炸至變黑,濾出,加入蠟融化,膏藥即成。
乳香定痛丸
乳香、沒藥(各研磨成粉)、羌活、五靈脂、獨活(各三錢)、川芎、當歸、綠豆粉、交趾桂皮、白芷、白膠香(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薄荷湯送下。手足損痛,不能舉動,加草烏,用五錢,鹽湯下。
五積散
蒼朮(十二兩),桔梗(十兩),陳皮(六兩),白芷,甘草(炙),當歸,川芎(一兩半),芍藥,半夏,茯苓(各二兩),麻黃(去節,二兩),乾薑(春夏兩半,冬二兩),枳殼,桂心,厚朴(薑製,各二兩)
每服一兩,水、薑、棗煎,食前溫服。
舒筋湯
片子薑黃,甘草(炙),羌活(各一錢),當歸(酒洗),赤芍藥,白朮,海桐皮(各二錢)
白話文: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調製成彈珠大小的丸劑。
每服一丸,細嚼,薄荷湯送下。 每次服用一丸,細嚼後,用薄荷湯送服。
手足損痛,不能舉動,加草烏,用五錢,鹽湯下。 如果手腳疼痛嚴重,無法活動,可加入草烏五錢,用鹽湯送服。
五積散
蒼朮(12 兩),桔梗(10 兩),陳皮(6 兩),白芷,炙甘草,當歸,川芎(各 1 兩半),芍藥,半夏,茯苓(各 2 兩),麻黃(去節,2 兩),乾薑(春秋各半兩,冬天 2 兩),枳殼,桂心,薑製厚朴(各 2 兩)
每服一兩,水、薑、棗煎,食前溫服。 每次服用一兩,加入水、薑、棗煎煮,於飯前溫熱服用。
舒筋湯
薑黃片,炙甘草,羌活(各一錢),酒洗當歸,赤芍藥,白朮,海桐皮(各二錢)
作一貼,薑、水煎服。
四生丸
地龍(去土),白附子,五靈脂,草烏(去皮尖),殭蠶(各等分)
上為末,用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茶酒任下。或作末,酒調服,亦可。
大防風湯
熟地黃(酒洗,一兩),白朮(二兩),羌活(一兩),人參(二兩),川芎,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半),防風(二兩),甘草(炙,一兩),牛膝(酒浸,一兩),川當歸(酒浸,焙),黃耆(炙),杜仲(薑製),白芍藥(各二兩)
白話文:
製作一帖藥方,使用薑與水煎煮後服用。
【四生丸】
- 地龍(去除泥土)
- 白附子
- 五靈脂
- 草烏(去除皮與尖端)
- 僵蠶(各份量相同)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米糊調和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可以用水或酒送服。或者也可以直接將粉末加入酒中調和後服用。
【大防風湯】
- 熟地黃(以酒洗過,重量為一兩)
- 白朮(重量為二兩)
- 羌活(重量為一兩)
- 人參(重量為二兩)
- 川芎
- 附子(經炮製,去除皮與臍部,重量為一兩半)
- 防風(重量為二兩)
- 甘草(炙烤後,重量為一兩)
- 牛膝(以酒浸泡過,重量為一兩)
- 川當歸(以酒浸泡過,然後烘焙,重量為二兩)
- 黃耆(炙烤後,重量為二兩)
- 杜仲(以薑製,重量為二兩)
- 白芍藥(重量為二兩)
每服一兩,水、姜煎服。
蘆薈丸
大皂角,青黛,蘆薈(研),硃砂(另研一錢),干蝦蟆(同皂角燒存性,一兩),麝香(一錢)
上為末,蒸餅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湯下。
當歸拈痛湯
羌活(半兩),人參,苦參(酒製),升麻,葛根,蒼朮,甘草(炙),黃芩(酒製),知母(酒炒),豬苓,茵陳葉,白朮(各二錢),澤瀉,當歸身(各三錢)
白話文:
蘆薈丸服用方法: 每次服一兩,用薑水煎煮後服用。
當歸拈痛湯服用方法: 每次服二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每服一兩,水煎,空心並臨睡服。
清震湯
升麻,柴胡,蒼朮,黃芩(各半錢),甘草(炙,二分),藁本(二分),當歸身(二分),麻黃根,防風,豬苓(各二分),羌活,酒黃檗(各一錢),紅花(五分),澤瀉(四分)
作一服,水煎,臨睡服。
補肝湯
黃耆(七分),人參,葛根,白茯苓(各二分),升麻,豬苓(各四分),柴胡,羌活,知母,連翹,澤瀉,當歸身,防風,蒼朮,曲末,炒黃檗,陳皮(各二分),炙甘草(半錢)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一兩,用水煎煮,空腹或睡前服用。
清震湯:升麻、柴胡、蒼朮、黃芩(各半錢)、甘草(炙,二分)、藁本(二分)、當歸身(二分)、麻黃根、防風、豬苓(各二分)、羌活、酒黃檗(各一錢)、紅花(五分)、澤瀉(四分)。
將以上藥材作為一劑,用水煎煮,睡前服用。
補肝湯:黃耆(七分)、人參、葛根、白茯苓(各二分)、升麻、豬苓(各四分)、柴胡、羌活、知母、連翹、澤瀉、當歸身、防風、蒼朮、曲末、炒黃檗、陳皮(各二分)、炙甘草(半錢)。
作一服,水煎,空心熱服。
芍藥湯
芍藥(四錢),當歸,黃連,黃芩,官桂(各二錢),檳榔(一錢二分),甘草(炙,一錢),木香(八分),大黃(一錢二分)
分二貼,水煎服。如後重,加大黃。臟毒,加黃柏。
清燥湯
白朮,黃耆,黃連(各一錢),蒼朮(一錢半),白茯苓,當歸,陳皮(各一錢),生地黃,人參(各七分),神麯(炒),豬苓,麥門冬(去心),黃柏(酒炒),甘草,澤瀉(各半錢),柴胡,升麻(各三分)
作一服,水煎服。
白話文:
先將藥材按照比例準備好,煎煮成藥湯,空腹時熱熱地服用。
另外,芍藥湯可分為兩劑服用,如果大便不順暢,可以增加大黃的用量;如果有內臟毒素,可以加黃柏。
清燥湯則將所有藥材按照比例準備好,煎煮成藥湯,服用即可。
黃連丸
用黃連、吳茱萸各等分,用湯漉過,罨一二日,同炒,揀出,各另為末,米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錢。糞前紅,服茱萸丸。糞後紅,服黃連丸。俱酒下。
黃連逍毒散(方見第二卷)
還少丹
肉蓯蓉,遠志,茴香,巴戟,枸杞子,山藥,牛膝,熟地黃,石菖蒲,杜仲,五味子,白茯苓,楮實子,山茱萸
另為末,各等分,用棗肉同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
白話文:
黃連丸是用黃連和吳茱萸各取相同份量,先用湯水煮過,然後用布包起來,放置一两天,再一起炒乾,挑出雜質,分別研磨成粉末。再用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至三錢,飯前大便帶血,就服用茱萸丸;飯後大便帶血,就服用黃連丸。兩種丸子都用酒送服。
黃連逍毒散的配方請參考第二卷。
還少丹是由肉蓯蓉、遠志、茴香、巴戟、枸杞子、山藥、牛膝、熟地黃、石菖蒲、杜仲、五味子、白茯苓、楮實子、山茱萸等藥材組成。
將這些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取等份,再加入棗肉和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酒送服。
蟠蔥丸
肉桂,乾薑(炮,各二兩),蒼朮,甘草(炙,各半斤),縮砂,丁皮,檳榔(各四兩),蓬朮,三稜(煨),茯苓,青皮(去白,各六兩),延胡索(二兩)
為末,每五錢,蔥湯空心調服。
葫蘆巴丸
葫蘆巴(炒,一斤),茴香(去臍,炒,十二兩),吳茱萸(湯洗七次,炒,十兩),川楝子(炒,一斤二兩),大巴戟(去心,炒),川烏(炮,去皮尖,各六兩)
白話文:
蟠蔥丸由肉桂、乾薑、蒼朮、甘草、縮砂、丁皮、檳榔、蓬朮、三稜、茯苓、青皮、延胡索等藥材組成,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蔥湯調服,空腹服用。
葫蘆巴丸則由葫蘆巴、茴香、吳茱萸、川楝子、大巴戟、川烏等藥材組成,將葫蘆巴炒制,茴香去臍炒制,吳茱萸湯洗七次後炒制,川楝子炒制,大巴戟去心炒制,川烏炮制去皮尖。
上為末,酒糊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溫酒下,小兒茴香湯下。
拓腫湯
甘草,乾漆(各三兩),黃芩,生地黃,當歸,川芎(各二兩),鱉甲(五兩,炙)
用水數碗,煎良久,去柤,拓洗患處。
菖蒲散
菖蒲,當歸(炒,各一兩),秦艽(三錢),吳茱萸(兩半,制)
每服一兩,蔥水煎,空心服。
清心蓮子飲
黃芩(五錢),黃耆(蜜炙),石蓮肉(去心),赤茯苓,人參(各七錢半),甘草(炙),車前子(炒),麥門冬(去心),地骨皮(各五錢)
白話文:
上劑磨成細末,用米酒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五丸,空腹時用溫熱的米酒送服,兒童可以用茴香湯送服。
拓腫湯
甘草、乾漆(各三兩),黃芩、生地黃、當歸、川芎(各二兩),鱉甲(五兩,炙)
用水數碗煎煮很長時間,去掉藥渣,用藥液清洗患處。
菖蒲散
菖蒲、當歸(炒過,各一兩),秦艽(三錢),吳茱萸(兩半,經過炮製)
每次服用一兩,用蔥水煎服,空腹服用。
清心蓮子飲
黃芩(五錢),黃耆(蜜炙)、石蓮子肉(去掉蓮子心)、赤茯苓、人參(各七錢半),甘草(炙)、車前子(炒過)、麥門冬(去掉蓮子心)、地骨皮(各五錢)
每服一兩,水煎服。發熱加柴胡、薄荷。
斑龍丸
鹿茸(酥炙,為末),山藥(為末),熟地黃(酒蒸,搗膏),柏子仁(搗膏),菟絲子(各等分)
蜜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鹽湯下。
滋腎丸
肉桂(一錢半),黃柏(一兩,酒炒,陰乾),知母(二兩,酒浸,陰乾)
為末,滾湯丸如梧子大。每服八十丸,百沸湯下。
茯菟丸
菟絲子(五兩),白茯苓(二兩),石蓮肉(去心,三兩),酒糊丸,梧子大。
白話文:
每服一兩,水煎服。發熱加柴胡、薄荷。
斑龍丸:
鹿茸(用酥油炙烤,研磨成粉),山藥(研磨成粉),熟地黃(用酒醃製,然後搗碎成膏狀),柏子仁(搗碎成膏狀),菟絲子(各取等量)。
蜜製爲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服80丸,空腹時用鹽水吞服。
滋腎丸:
肉桂(1錢半),黃柏(1兩,用酒炒,陰乾),知母(2兩,用酒浸泡,陰乾)。
研磨成粉,用滾燙的水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服80丸,用煮沸多次的湯水吞服。
茯菟丸:
菟絲子(5兩),白茯苓(2兩),石蓮肉(去心,3兩),用酒糊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
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復元活血湯
柴胡(五錢),天花粉,當歸(各二錢),紅花,甘草(各二錢),穿山甲(二錢,炮),桃仁(酒浸,五十個,研如丸),每服一兩,水煎,食前服。
沒藥降聖丹
自然銅(火煅,醋淬十次,為末,一兩),川烏頭(炮、去臍),骨碎補(炙),白芍藥,沒藥(另研),當歸(焙),乳香(各研),生地黃,川芎,蘇木(各一兩)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淡鹽湯送服。
復元活血湯:柴胡五錢,天花粉、當歸各二錢,紅花、甘草各二錢,穿山甲二錢(炮製),桃仁(用酒浸泡,五十粒,研磨成丸)。每次服用一兩,水煎,飯前服用。
沒藥降聖丹:自然銅,川烏頭,骨碎補,白芍藥、沒藥(另行研磨),當歸(焙乾),乳香(各研磨),生地黃、川芎、蘇木(各一兩)。
上為末,生薑汁與蜜和丸,每一兩作四丸。每服一丸,水酒各半盞,煎至八分,空心熱服。
乳香定痛散,治諸瘡潰爛疼痛,諸藥不應,有效。
乳香,沒藥(各二錢),滑石,寒水石(煅,各四錢),冰片(一分)
上為細末,搽患處,痛即止。
青州白丸子
白附子(二兩),半夏(薑製),南星(二兩),川烏(炮,去皮尖臍半兩)
上用糯米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下。癱瘓,溫酒下。小兒驚風,薄荷湯下。
白話文:
將生薑汁和蜜混合,製成丸子,每兩藥材做成四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水和酒各半盞,煎煮至八分,空腹溫熱服用。
乳香定痛散,用於治療各種瘡瘍潰爛疼痛,其他藥物無效時,此藥有效。
將乳香、沒藥(各二錢)、滑石、寒水石(煅燒,各四錢)、冰片(一分)研磨成細末,塗抹患處,疼痛即可止住。
青州白丸子
將白附子(二兩)、半夏(用薑汁製)、南星(二兩)、川烏(炮製,去皮尖臍,半兩)用糯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生薑湯送服。對於癱瘓患者,用溫酒送服。對於小兒驚風,用薄荷湯送服。
失笑散,治證最多,詳見《婦人良方》。
五靈脂,蒲黃(炒,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醋湯調服。
解毒散
黃連,黃丹,松香(各五錢),輕粉,雄黃(各一錢)
為末,用麻油調搽。
五福化毒丹
玄參,桔梗(各一兩半),茯苓(二兩半),人參,牙硝,青黛(各一兩),甘草(七錢半),麝香(炒),金銀箔(各十片)
上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痘毒上攻,口齒生瘡,以生地黃汁化服,及用雞翎傅患處。
白話文:
失笑散,治療症狀很多,詳見《婦人良方》。
五靈脂、蒲黃(炒過,各等分)
上藥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醋湯送服。
解毒散
黃連、黃丹、松香(各五錢),輕粉、雄黃(各一錢)
研成細末,用麻油調製搽抹患處。
五福化毒丹
玄參、桔梗(各一兩半),茯苓(二兩半),人參、牙硝、青黛(各一兩),甘草(七錢半),麝香(炒過)、金銀箔(各十片)
上藥研成細末,煉製成蜜丸,大小如芡實。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如果痘毒上攻,口齒生瘡,可以用生地黃汁送服,並用雞毛塗抹患處。
連翹丸
連翹,桑白皮,防風(去蘆),黃柏,肉桂(去粗皮),白頭翁,香豉,獨活,秦艽,牡丹皮(各兩半),海藻(二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燈心湯下。
金銀花散
金銀花,黃耆,當歸,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滾湯調,入酒少許服。
葛根橘皮湯
白話文:
連翹丸由連翹、桑白皮、防風、黃柏、肉桂、白頭翁、香豉、獨活、秦艽、牡丹皮各取一半,海藻取二錢半,研磨成粉,煉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用燈心湯送服。金銀花散由金銀花、黃耆、當歸、甘草各等份,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滾水調服,加入少許酒。葛根橘皮湯,請提供藥方內容。
葛根,陳皮,杏仁(去皮尖),麻黃(去節),知母,黃芩,甘草(各等分)
每服二錢,水煎服。
龍膽丸
龍膽草,升麻,防風,苦楝根皮,赤茯苓,蘆薈,油發灰(各二錢),青黛,黃連(各三錢)
豬膽浸糕,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薄荷湯下。
地黃清肺飲
桑白皮(半兩,炙),紫蘇,前胡,防風,赤茯苓,黃芩,當歸,連翹,天門冬(去心),桔梗,甘草,生地黃(各一錢)
白話文:
葛根、陳皮、杏仁(去掉皮尖)、麻黃(去掉節)、知母、黃芩、甘草(每種各等分),每次服用兩錢,水煎服。
龍膽草、升麻、防風、苦楝根皮、赤茯苓、蘆薈、油發灰(每種各兩錢),青黛、黃連(每種各三錢),豬膽浸糕,製成丸藥,如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薄荷湯送服。
桑白皮(半兩,炙)、紫蘇、前胡、防風、赤茯苓、黃芩、當歸、連翹、天門冬(去掉心)、桔梗、甘草、生地黃(每種各一錢)。
每服三錢,水煎,食後服。次進化䘌丸。
化䘌丸
蕪荑,青黛,蘆薈,蝦蟆灰,川芎,白芷,胡黃連(各等分)
豬膽浸糕,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食後並臨臥杏仁湯下。
大蘆薈丸
胡黃連,黃連,蘆薈,木香,白蕪荑,青皮,雷丸(用白者),鶴蝨(各半兩,炒),麝香(二錢,另研)
用粟米飯丸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飲下。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三錢,用清水煎煮,飯後服用。之後服用化䘌丸。
化䘌丸由蕪荑、青黛、蘆薈、蝦蟆灰、川芎、白芷、胡黃連等份混合而成。用豬膽浸泡藥丸,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飯後服用,睡前再服用杏仁湯。
大蘆薈丸由胡黃連、黃連、蘆薈、木香、白蕪荑、青皮、白雷丸、鶴蝨各半兩(炒過),以及麝香二錢(另研磨)混合而成。用粟米飯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二十丸,米湯送服。
六味地黃丸
熟地黃(八錢,酒浸,搗膏),山藥,山茱萸肉(各四錢),牡丹皮(白者),澤瀉,茯苓(各三錢)
和勻,入蜜少許,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槐花酒
用槐花四五兩,炒微黃,乘熱入酒二鍾,煎十餘滾,去柤熱服。未成者二三服,已成者一二服。胃寒者勿服。
黃連消毒飲(即黃連消毒散,方見第一卷)
紫金錠(一名神仙追毒丸,又名太乙丹,治一切癰疽)
白話文:
【六味地黃丸】
- 熟地黃(八錢,用酒浸泡,研成膏狀),山藥,山茱萸肉(各四錢),牡丹皮(白色部分),澤瀉,茯苓(各三錢)。
- 將以上材料混合均勻,加入少量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約四五十個丸子,空腹時可用鹽水送服。
【槐花酒】
- 使用槐花四到五兩,炒至微黃後,趁熱加入兩杯酒,煮沸十多次,去渣後熱服。未發病者需服用兩到三次,已經發病者則一到二次即可。胃寒的人不宜服用。
【黃連消毒飲】(亦稱為黃連消毒散,詳見第一卷)
【紫金錠】(又名神仙追毒丸、太乙丹,用於治療各種癰疽)
以上藥方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並注意個人身體狀況,適應症及禁忌症。
五棓子(焙,三兩),山慈姑(焙,二兩),麝香(三錢,別研入),紅牙大戟(焙,一兩半),隨續子(去殼,去油,一兩,研入)
上除續子、麝香外,三味為細末,卻入研藥令勻,用糯米煮濃飲為丸,分為四十錠。每服半錠,各依後項湯使服。如治一切藥毒、蠱毒、瘴氣,吃死牛、馬、駝、騾等肉毒,發惡瘡,癰疽、發背、無名疔腫,及蛇犬惡蟲所傷,湯蕩火燒,急喉閉、纏喉風,諸般頭風、牙疼,用涼水磨搽。
並治四時瘟疫,感冒風寒,暑熱悶亂,及自縊溺水,鬼迷驚死,未經隔宿,心頭微溫,並用涼水磨灌,良久復甦。男子婦人,急中顛邪鬼氣狂亂,及打撲傷損,中風中氣,口眼喎邪,牙關緊急,語言蹇澀,筋脈攣縮,骨節風腫,手腳疼痛,行履艱辛,應是風氣,並用熱酒磨服。小兒急慢驚風,八疳五痢脾病黃腫,癮疹瘡瘤,並用蜜水磨服,並搽有效。
白話文:
以上,除了續隨子和麝香外,其他三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然後放入研藥器中均勻研磨。用糯米煮濃稠的藥汁,將研磨好的藥粉做成丸劑,分成四十錠。每次服用半錠,配合以下所述的不同湯藥服用。
-
治療各種藥物中毒、蠱毒、瘴氣、誤食死牛、馬、駱駝、驢等肉類而中毒、發惡瘡、癰疽、發背、無名腫毒,以及被蛇、狗等毒蟲傷害、湯燙火燒、急喉閉塞、纏喉風、各種頭風、牙疼,用涼水研磨藥丸塗抹。
-
治療四時瘟疫、受寒感冒、暑熱煩悶,以及自縊溺水、被鬼魅驚嚇致死,死亡時間不超過一天,心口微溫者,用涼水研磨藥丸灌下,久後可以甦醒。
-
治療男子或女子,急症中邪導致顛狂,以及遭受打擊導致的傷損,中風中氣,口眼歪斜,牙關緊閉,言語蹇澀,筋脈抽搐,關節疼痛腫脹,手腳疼痛,行走困難,應屬風氣所致,用熱酒研磨藥丸服用。
-
治療小兒急慢驚風,八種疳疾、五種痢疾、脾臟腫大發黃,癮疹、瘡瘤,用蜂蜜水研磨藥丸服用和塗抹,均有療效。
諸般瘧疾,不問新久,發日用桃柳枝煎湯磨服。
玉真散
天南星,防風(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溫酒送下。患處亦當以此敷之。若牙關緊急,腰背反張者,再加一錢,用童便調服,雖內有瘀血亦愈。至於昏死,而心腹尚溫者,則連進二服,亦可保全。又能治顛狗咬傷,其法用口噙水洗淨,摻之。《衛生寶鑑》名定風散,即此是也。
奪命丹
白話文:
無論是新發生的瘧疾還是久病不愈的瘧疾,都可以用桃柳枝煎湯磨服來治療。玉真散由天南星和防風等量组成,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溫酒送服。患處也可以用此藥粉敷敷。如果牙關緊閉,腰背反弓,可以再加一錢,用童便調服,即使体内有瘀血也能治癒。至於昏迷不醒,但心腹尚溫者,可以連續服用兩次,也能保全性命。此藥还能治疗犬咬伤,方法是先用清水漱口,再将藥粉摻在傷口上。《衛生寶鑑》中将此药方称为定風散,就是指的玉真散。夺命丹方子與玉真散相同。
蟾酥,輕粉(各半錢),硃砂(三錢),白礬(枯),寒水石(煅),銅綠(各一錢),蝸牛(別研,二十一個),沒藥,乳香,麝香(各一錢)
將蟾酥用酒浸化,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丸,溫酒下,蔥湯亦可。
茯苓丸
茯苓(一兩),半夏(二兩),枳殼(五錢),風化朴硝(一兩)
薑汁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薑湯下。
控涎丹(詳見痰食門)
白話文:
將蟾酥用酒浸泡融化,和其他藥材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丸,溫酒或蔥湯送服。
茯苓丸使用茯苓、半夏、枳殼、風化朴硝製成,用薑汁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
控涎丹的詳細用法可參考痰食門。
甘遂(去心),大戟,真白芥子(各等分)
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丸,臨臥薑湯服。
制甘草法(詳見《外科精要》)
每大甘草一兩,用澗水一碗浸透,以慢火炙乾,仍投前水浸透,再炙,炙至水乾為度。卻銼細,用無灰酒一碗,煎至七分,去柤,空心飲之。
五苓散
澤瀉(一錢二分),桂五分,白朮,赤茯苓,豬苓(各一錢)
作一貼,水煎服。
忍冬酒(一名金銀花,一名鷺鷀藤。詳見《外科精要》)
白話文:
準備甘遂(去掉心)、大戟、白芥子(各取等份),混合後製成梧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睡前用薑湯送服五至七顆。甘草先用澗水浸泡至透,再以慢火烘乾,如此反覆多次,直至水份蒸發乾透,然後磨成細粉。取無灰酒一碗,煎至七分,去渣,空腹飲用。五苓散由澤瀉(一錢二分)、桂枝(五分)、白朮、赤茯苓、豬苓(各一錢)組成,煎水服用。忍冬藤(又名金銀花、鷺鷀藤)可用來製作酒。
忍冬藤(生者,四五兩,如干者只用一兩,搗),大甘草節(一兩,生用)
二味入砂器內,以水二碗,慢火煎至一碗,再入無灰酒一碗,再煎十餘沸,去柤飲之。柤敷患處。
回陽玉龍膏,治癰腫堅硬不痛,肉色不變,久而不潰,或潰而不斂,或骨攣骨痛,及一切冷症。
草烏(三兩,炒),南星(一兩,煨),軍姜(二兩,煨),白芷(一兩),肉桂(半兩),赤芍藥(一兩,炒)
為末,蔥湯調搽。
忍冬藤,治一切風癬疥癩。
白話文:
取忍冬藤四五兩(如果是乾燥的,只用一兩),搗碎,再取大甘草節一兩,生用。將兩味藥材放入砂鍋中,加水兩碗,小火慢慢煎煮至一碗,再加入無灰酒一碗,繼續煎煮十幾沸,去掉藥渣後服用。藥渣可以敷在患處。此方名為回陽玉龍膏,主治癰腫堅硬不痛,肉色不變,久而不潰,或潰而不斂,或骨攣骨痛,及一切冷症。
另外,取草烏三兩,炒熟;南星一兩,煨熟;軍姜二兩,煨熟;白芷一兩;肉桂半兩;赤芍藥一兩,炒熟。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蔥湯調和,塗抹患處。忍冬藤可以治療一切風癬疥癩。
蛇床子,獨活,苦參,防風,荊芥,枯礬,銅綠(各一兩)
各另為末,麻油開搽。
白話文:
將蛇牀子、獨活、苦參、防風、荊芥、枯礬和銅綠各自磨成粉末,然後用麻油調勻塗抹在皮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