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書》~ 卷五 (7)
卷五 (7)
1. 通用方(計七十七方)
即前方生用,加肉桂。
補中益氣湯(三十),治勞倦傷脾,中氣不足,清陽不升、體倦食少,氣虛不能攝血等證。
人參(一錢),黃耆(三錢,蜜炙),白朮(炒),歸身、橘皮(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炙),升麻,柴胡(各八分)
上加姜一片、棗三枚水煎去渣溫服。(如病外證未痊,耆、術宜生用。)
歸脾湯(三十一),治思慮傷脾不能攝血,致血妄行,或怔忡、驚悸、盜汗、嗜臥、少食、憂鬱不舒等證。
人參,白朮(土炒),歸身,黃耆(蜜炙),棗仁(各二錢,炒),木香,甘草(各五分,炙)遠志(一錢,多汗燥熱酌用),龍眼肉(七枚)
上水煎食遠服。
加味歸脾湯(三十二),治脾經血虛發熱等證。
即前方加柴胡、山梔各一錢。
當歸補血湯(三十三),治氣血損傷,肌熱口渴,目赤面紅,脈大而虛,重按無脈者宜用。
黃耆(一兩,炙),歸身(三錢)
上水一蠱,煎八分食遠服。
當歸黃耆湯(三十四),治營衛損傷,自汗發痙及大疽潰後膿血過多等證。
即前方當歸、黃耆各一兩,加糯米一合煎。
大防風湯(三十五),治足三陰虧損,寒邪內侵,鶴膝,附骨,下部等疽,不論已潰未潰俱宜。又治痢後腳膝軟痛。
人參,白朮,防風,羌活(各二錢),當歸(三錢),熟地(三錢),黃耆(三錢),杜仲(三錢),川芎(一錢五分),肉桂,甘草(各五分),淮牛膝,附子(各一錢),白芍(一錢)
上酒水各半煎。
和表八珍湯(三十六),治表虛自汗,營衛不和,飲食無味等證。亦能托毒生肌。
當歸身,黃耆(生),續斷(各三錢),白朮,白芍(各二錢),甘草,白芷(各一錢),川芎(五分)
上姜一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歸芍地黃湯(三十七),治肝腎真陰不足,不能滋養榮衛,眼花耳鳴,口燥舌乾,津液枯竭。
熟地(三、五錢或加至一、二兩),懷山藥(三錢),山萸肉(二錢),牡丹皮(一錢五分),澤瀉,茯苓(各一錢),歸身(二、三錢),白芍(二錢)
上水煎,食遠服。
千金內托散(三十八),治癰毒內虛,毒不起化或腐潰不能收斂及惡寒發熱。
人參,黃耆生,防風,厚朴,當歸,官白芷,川芎,桔梗,白芍,甘草
上酒水各半煎服。陰疽酌用。一方有金銀花。
代刀散(三十九),治癰疽膿熟不潰。
綿黃耆(生),皂刺(各一兩),制乳香,生甘草(各五錢)
上研細末和勻,每服三錢,熱陳酒和服立潰。
附經驗方
用黃葵子,研一粒酒服則出一頭,二粒出二頭。
玉真散(四十),治跌撲金刃破傷風,重者牙關緊急、腰背反張;並蛇犬所傷。
天南星(湯泡七次。如急用,以濕紙裹煨),防風(各等分)
白話文:
通用方(計七十七方)
-
前方(指上一個方劑)生用,加肉桂。
-
補中益氣湯(三十):治療勞累傷脾,中氣不足,陽氣不升,身體疲倦、食慾不振,氣虛不能攝血等症狀。 藥材用量:人參一錢,黃耆三錢(蜜炙),白朮(炒),當歸、橘皮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炙),升麻、柴胡各八分。加薑一片、大棗三枚,水煎去渣溫服。(如果外在症狀未痊癒,黃耆、白朮宜生用。)
-
歸脾湯(三十一):治療思慮過度傷脾,不能攝血,導致血妄行,或心悸、驚恐、盜汗、嗜睡、食慾不振、憂鬱等症狀。藥材用量:人參、白朮(土炒)、當歸、黃耆(蜜炙)、棗仁(各二錢,炒)、木香、甘草(各五分,炙)、遠志(一錢,多汗燥熱酌量使用)、龍眼肉(七枚)。水煎服。
-
加味歸脾湯(三十二):治療脾經血虛發熱等症狀。在歸脾湯基礎上,加柴胡、山梔各一錢。
-
當歸補血湯(三十三):治療氣血損傷,肌膚乾燥口渴,眼睛紅赤面紅,脈搏大而虛弱,重按無脈者適用。藥材用量:黃耆一兩(炙),當歸三錢。水一蠱,煎八分服。
-
當歸黃耆湯(三十四):治療營衛損傷,自汗、抽搐,以及大疽潰瘍後膿血過多等症狀。在當歸補血湯基礎上,當歸、黃耆各一兩,加糯米一合同煎。
-
大防風湯(三十五):治療足三陰經虧損,寒邪內侵,鶴膝風、附骨疽、下肢疽等,無論已潰瘍或未潰瘍都適用。也治療痢疾後腳膝軟痛。藥材用量:人參、白朮、防風、羌活(各二錢),當歸(三錢),熟地黃(三錢),黃耆(三錢),杜仲(三錢),川芎(一錢五分),肉桂、甘草(各五分),淮牛膝、附子(各一錢),白芍(一錢)。酒水各半煎服。
-
和表八珍湯(三十六):治療表虛自汗,營衛不和,飲食無味等症狀。也能托毒生肌。藥材用量:當歸、黃耆(生)、續斷(各三錢),白朮、白芍(各二錢),甘草、白芷(各一錢),川芎(五分)。加薑一片、大棗二枚,水煎溫服。
-
歸芍地黃湯(三十七):治療肝腎真陰不足,不能滋養榮衛,眼花耳鳴,口乾舌燥,津液枯竭。藥材用量:熟地黃(三、五錢或加至一、二兩),山藥(三錢),山茱萸肉(二錢),牡丹皮(一錢五分),澤瀉、茯苓(各一錢),當歸(二、三錢),白芍(二錢)。水煎服。
-
千金內托散(三十八):治療癰疽內虛,毒邪不能外發或腐潰不能收斂及惡寒發熱。藥材用量:人參、黃耆(生)、防風、厚朴、當歸、白芷、川芎、桔梗、白芍、甘草。酒水各半煎服。陰疽酌量使用。一方有金銀花。
-
代刀散(三十九):治療癰疽膿成不潰。藥材用量:綿黃耆(生)、皂莢刺(各一兩),乳香(制),甘草(生,各五錢)。研細末,每服三錢,熱酒送服,可使癰疽迅速潰破。
-
附經驗方:用黃葵子,研磨成粉,一粒酒送服可使癰疽出一頭膿,二粒則出二頭膿。
-
玉真散(四十):治療跌撲、刀傷、破傷風,嚴重者牙關緊閉、腰背反張;也治療蛇犬咬傷。藥材用量:天南星(湯泡七次,急用則以濕紙包裹煨),防風(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