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克昌

《外科證治全書》~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麻油截法

凡癰疽一切惡瘡,預防毒氣內攻,真麻油一斤,銀器內熬十數沸,候冷用酒兩碗入麻油五盞,通口熱服,一日用盡,緩則數日服之。吳世安云:吾家三世用之,無有不效。又聞獵者云:凡中藥毒,急飲麻油,藥毒即消。屢效。

按此方凡大便秘結而毒蓄於內者。最宜用之以疏通其毒。如陰疽及大便不實者,卻非所宜。

白話文:

【麻油截法】

對於所有類型的膿瘡,為了預防毒素進入體內,具體做法如下:先取純正的麻油一斤,放在銀製容器裡熬煮到沸騰十幾次,待它冷卻後,再將兩碗的酒與五杯的麻油混合,趁熱一口氣喝下,一天內要全部喝完,如果情況不那麼緊急,可以分幾天服用。吳世安說:我家三代人都在使用這個方法,從來沒有不見效的。另聽獵人說:若是不慎中毒,趕緊喝下麻油,藥毒就會消失,這個方法屢試不爽。

然而,這個方法適用於大便乾結,毒素積聚體內的情況,能有效疏通毒素。但如果是陰性膿瘡或是大便不成形的人,就不適合使用這個方法。

2. 洪丞相蜞針法

凡癰瘍初作,勢焮毒盛,血凝不散者,宜用此法以殺其勢。取大螞蝗一條,入筆管內,以管口對瘡頭,使蜞飲惡血,其毒自散。如瘡大須換三、四條。若吮正穴蜞必死矣,屢試屢效。若血不止,以藕節上泥塗之即止。若瘡頭未明,以井邊泥塗上,先干處即是。

白話文:

【洪丞相蜞針法】

凡是膿腫剛開始形成,症狀嚴重,毒性強烈,血液凝結無法散開的情況下,適合使用這種方法來抑制病情。選擇一條大的水蛭,放入毛筆管內,將筆管口對準傷口,讓水蛭吸食傷口的污血,這樣毒素自然就會消散。如果傷口較大,可能需要更換三到四條水蛭。如果水蛭吸在主要的出血點上,水蛭一定會死亡,這個方法經過多次實驗,效果顯著。如果止不住血,可以使用藕節上的泥塗抹在傷口上,就能止血。如果傷口還不明顯,可以先在周圍塗上井邊的泥土,最先乾的地方就是傷口所在。

這段文字是描述一種利用水蛭吸血的療法,來幫助處理一些膿腫和毒素過重的情況。

3. 桑枝火烘法

凡陰疽、發背、流注、附骨等證俱宜用之。取桑木枝長九寸,劈如指粗,一頭燃著,少頃吹息其焰,以火向患處烘片時,火盡再換。每次烘三、四枝,每日烘二、三次。未潰則解寒凝,止疼痛,消瘀腫;已潰則補陽氣,散餘毒,生肌肉。如陰症痛甚,或重如負石,初起用此法,出毒水即內消,其日久用之,雖潰亦淺,且無苦楚。

白話文:

【桑枝火烘療法】

對於陰性腫瘍、背部發炎、淋巴腺炎、骨髓炎等病症都適合使用此方法。選取長約九寸的桑樹枝,劈開使其粗細如同手指,點燃一端,片刻後吹熄火焰,將有餘溫的桑枝向病竈部位進行烘烤,火盡後再更換新枝。每次可烘烤三到四枝,每日進行二至三次。

如果病竈尚未破潰,此法可以解除寒冷凝滯,緩解疼痛,並消退瘀血腫脹;若已經破潰,則能補充體內陽氣,幫助排出殘餘毒素,促進肉芽組織生成。對於疼痛嚴重,或是感覺沉重如負石的陰性病症,剛開始就使用此法,可使毒素隨著分泌物排出而得以內部化解,長期使用,即使病竈潰爛,深度也會較淺,且能減輕患者的痛苦。

4. 牛膠蒸法

凡癰疽、發背、痔漏、惡瘡、臁瘡久頑不斂等證,用牛皮膠一塊,水熬稀稠,攤厚紙上,每剪一塊貼瘡口。次用釅醋煮軟布二塊,乘熱罨膠紙上蒸之,稍溫再易。蒸至瘡癢膿出,用貫眾二兩煎湯熱洗去膠紙。外用膏藥貼之,次日再照前蒸洗,直至膿盡瘡干為度。

白話文:

對於所有長期難以痊癒的病症,如膿腫、背部長瘡、痔瘡、惡性瘡瘍、以及那些久久無法癒合的腿瘡等,可採用以下方法治療。取一塊牛皮製成的阿膠,用水慢火熬煮至呈現濃稠狀,然後將其塗抹在厚紙上,每次剪下一塊來貼在傷口處。

接著,使用濃醋來煮兩塊布料,趁熱敷在阿膠紙上進行蒸療,當溫度稍微下降時,就換另一塊熱布繼續。這樣持續蒸療,直到傷口開始癢並有膿液排出,這時使用兩兩錢的貫眾草煎成的湯汁,熱敷並清洗掉阿膠紙。

外層再覆蓋上膏藥,第二天再依照上述步驟進行蒸療和清洗,一直持續到膿液完全排出,且傷口乾燥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