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治理辨》~ 痘治附方 (13)
痘治附方 (13)
1. 痘治附方
九十八、麝香豬血丸,治痘疹,出不透。旋取豬心血,調麝香少許,塗兩手心並塗些少口唇上即無,極驗。
九十九、木星飲子,治瘡疹不出及出不快。硃砂(一分),鬱金(半兩),為細末,每服一字或二字。量大小入片腦少許,以新汲水茶腳少許調勻,然後刺豬尾,血滴三點入藥汁,令服。不過一、二時辰,瘡出紅活,神效。鬱金辛寒,主血積,下氣生肌,止血,破惡血、尿血、金瘡。今痘疹出於心,由於熱也。硃砂微寒,治熱安。心熱有蘊蓄,則壅瘀而不出。用鬱金下氣消惡血,則無壅瘀而出不遲矣!
一百、四聖散(又名紫草散)湯,治痘出不快及倒靨。紫草、木通、甘草(炙),枳殼(麩炒),黃耆(切焙,等分),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六分,去柤溫服。(內紫草發散;黃耆止痛、解毒生肌;枳殼治腹脹,令大小腸不秘,氣通導心熱而利小便;以甘草和之,古人用藥有至理焉。)
一百一、脫殼散,取雞哺出殼,於新瓦上焙乾去膜,取殼研如粉。若痘疹倒靨,不出。或便血糞黑、頭瘡昏腫,用酒調一字,塗兒唇上,令舐;或以調酒塗風池穴上、心前,或以熱湯調一字服。
一百二、山梔子湯,治麩疹及班毒。毒盛黑色,狀如蚊蚤所齧者。山梔仁、白蘚皮、赤芍藥、升麻(各一兩),寒水石、甘草(炙,各半兩),為粗末,每服一錢。水八分盞,入紫草、薄荷少許,煎至五分。去柤溫服。
一百三、化毒散,鬱金(一枚),甘草(炙,一分),用水半碗,煎令水乾。去甘草,將鬱金切片,令乾為末。用腦子半錢,研勻入豬血,研成稀膏,煎薄荷湯化下一錢。不過一服,毒氣從手足心出,乃差。此五死一生之症,若便血、瘡壞無膿者,不治。一法:蟬脫末一錢,好腦子一皂角子大,大豬心血三皂子大,和作膏。熱酒浸紫草,令溫化,下移時當發大熱,瘡毒頓出,然後依症調治。
一百四、宣毒膏,治毒盛,痘瘡已出不快、倒靨,急服此藥,曾經大效。獖豬尾血(臘八日取一升新瓦器盛),硃砂、乳香(各一兩),甘草、馬牙硝(各半兩),片腦、麝香,同為細末,豬心血拌勻,用竹筒一個,留底節,盡入諸藥。在內用紙數重系定,掛大糞缸粱上,至清明日取出,暴乾,更入腦、麝各一錢,研勻,滴水丸如皂角子大。煎人參湯化下一丸,毒盛痘瘡黑靨服之,痘轉紅活綻突,神驗。
一百五、百祥丸,瘡疹黑陷、耳尻反熱者,為逆,用百祥丸、牛李膏各三服。又云:紫黑干陷者,百祥丸下之;不黑者,謹勿下。黑者,無問何時,十難救一。或寒戰噤牙,或耳黃腫紫,急以百祥丸下之。下之復惡寒,身冷汗出,耳骫反熱者,死。身溫欲飲水者,可治。又云:黑陷不發寒者,病未困,宜百祥丸,以牛李膏為助,各一大服,五日瘡復紅活,血潤而愈。紅芽大戟不以多少,陰乾,漿水煮軟,去骨曬乾,復入汁中煮,汁盡焙乾為末,水丸如粟大,每服一二十丸。研赤,芝麻湯下。無時,吐利同。
白話文:
痘治附方
九十八、麝香豬血丸:治療痘疹,疹子出不透的情況。取新鮮豬心血,加入少量麝香調勻,塗抹在雙手心和少量於嘴唇上即可,效果很好。
九十九、木星飲子:治療瘡疹不出或出得慢的情況。將硃砂(一分)和鬱金(半兩)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字或二字。根據患者大小,加入少許片腦,用少量新汲水茶末調勻,然後刺破豬尾巴,取三滴豬血滴入藥汁中,讓患者服用。通常一兩個小時內,疹子就會紅潤且順利排出,效果神奇。鬱金性味辛寒,能活血化瘀、下氣生肌、止血,並能治療瘀血、血尿及外傷出血。痘疹的產生源於心火,而硃砂性微寒,能清心熱。心火鬱積則會導致疹子瘀阻而不出,因此使用鬱金下氣消瘀血,就能使疹子順利排出。
一百、四聖散(又名紫草散)湯:治療痘疹發出緩慢及倒靨(疹子凹陷)的情況。紫草、木通、炙甘草、麩炒枳殼、切焙黃耆(等分)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半碗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紫草具有發散作用;黃耆止痛、解毒、生肌;枳殼治療腹脹,使大小腸通暢,氣機通達,以利心熱,並使小便通利;甘草則起到調和的作用,古人用藥有其道理。)
一百一、脫殼散:取雞蛋孵出的小雞蛋殼,在新瓦上焙乾去膜,研成粉末。若痘疹倒靨,疹子不出,或伴有便血、大便黑色、頭部瘡腫的情況,用酒調和少許粉末,塗在孩子嘴唇上讓其舐服;或用酒調和塗抹在風池穴和心前區;或用熱湯調和少許粉末服用。
一百二、山梔子湯:治療麩疹及班毒(疹子顏色深暗,狀似蚊蟲叮咬)。山梔仁、白蘚皮、赤芍藥、升麻(各一兩),寒水石、炙甘草(各半兩),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八分盞水,加入少許紫草和薄荷,煎至五分,去渣溫服。
一百三、化毒散:鬱金(一枚),炙甘草(一分),用水半碗煎至水乾。除去甘草,將鬱金切片曬乾研成粉末。取半錢豬腦,研勻後加入豬血,研成稀膏,用薄荷湯化開,服用一錢。通常服用一次,毒氣就能從手足心排出,病情就會好轉。此病症為五死一生之症,若伴有便血、瘡瘍潰爛無膿者,則不宜治療。另一方法:蟬蛻粉末一錢,好豬腦一皂角大小,大豬心血三皂角大小,混合成膏狀。用熱酒浸泡紫草,使其溫熱融化,服藥後會發熱,瘡毒會迅速排出,然後根據症狀再作調整治療。
一百四、宣毒膏:治療毒盛,痘瘡發出緩慢或倒靨的情況,緊急服用此藥,曾有顯著療效。臘月初八取一升新鮮豬尾血,用新瓦器盛裝,與硃砂、乳香(各一兩)、甘草、馬牙硝(各半兩)、片腦、麝香一同研成細末,再用豬心血拌勻。放入竹筒中,用紙包好,懸掛在大糞缸樑上,至清明節取出,曬乾,再加入片腦、麝香各一錢,研勻,製成如皂角大小的水丸。用人參湯送服一丸。毒盛、痘瘡發黑凹陷者服用此藥,痘疹會轉為紅潤、突出,效果神奇。
一百五、百祥丸:治療瘡疹發黑凹陷、耳後發熱的情況(屬逆證),服用百祥丸和牛李膏各三服。又說:疹子發黑乾癟者,服用百祥丸;疹子不發黑者,慎勿服用。疹子發黑者,無論何時,十個病人中能救活一個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若伴有寒戰、牙關緊閉,或耳朵腫脹發紫,應立即服用百祥丸。服藥後若再次出現惡寒、出冷汗、耳後發熱的情況,則難以治愈;若身體溫暖且想喝水,則尚可治療。又說:疹子發黑凹陷但不發寒者,病情未危及,宜服用百祥丸,並以牛李膏輔助,各服用一大服,五天內疹子就能恢復紅潤,血脈充盈而痊癒。將紅芽大戟陰乾後,用漿水煮軟,去骨曬乾,再放入汁中煮,待汁液乾透後焙乾研成粉末,製成粟米大小的水丸,每次服用一二十丸,用研磨的赤小豆和芝麻湯送服。若無特定時間限制,則可隨時服用,並伴有嘔吐或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