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科類編》~ 方 (9)

回本書目錄

方 (9)

1. 嗽喘

上銼細,每服五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食後溫服。如見血,加茅根汁、阿膠珠。

生地黃散,治小兒癍疹,身熱口乾,咳嗽心煩者。

生地黃(五錢),麥門冬(去心,七錢),陳皮(去白,三錢),款冬花(三錢),杏仁(三錢),甘草(二錢)

上銼細,每服三錢,水煎,徐徐溫服,不拘時,量大小加減。若肺經有熱者,宜用此方;若痰氣上壅者,佐以抱龍丸。

寧嗽湯,治疹後咳嗽不止,或因食酸鹹,致火毒傷肺,體實者用之。

葶藶(炒,為末),桑白皮(蜜炙),片芩(酒炒),天花粉,馬兜鈴,桔梗,石膏(煅),瓜蔞仁(去油),梔子仁,甘草

上銼,水煎,食後服。

斂肺湯,誠齋依此方曾救數十孩子,真仙方也。治疹收之後,喘急悶亂,頭折眼吊,胸膛高陷,角弓反張,目睛直視,唇白麵黃,口鼻歪斜,名曰肺氣耗散,正氣不歸原也,急以此方救之,緩則無救。如唇反黑紫,鼻眼俱黑,死在旦夕不治。

遼五味子(三錢),麥門冬(去心,三錢),片芩(二錢),甘草節(五分)

上作一劑,水一鍾半煎至五分,溫服。

前胡枳殼湯,治疹後餘毒不解,大便堅秘,腹脹氣喘。

前胡(一錢),枳殼(一錢),赤茯苓(一錢),大黃(二錢),甘草(五分)

上水一鍾煎一沸,不得煎熟,空腹溫服。小人減半,瀉者不可服。

白話文:

[嗽喘]

第一方: 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煎至七分,去掉藥渣,飯後溫服。如果出現咳血,需加入茅根汁和阿膠珠。

生地黃散: 治療小兒麻疹伴隨發熱、口乾、咳嗽、心煩的症狀。

藥材:生地黃五錢,麥門冬(去心)七錢,陳皮(去白)三錢,款冬花三錢,杏仁三錢,甘草二錢。

使用方法: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水煎後溫服,不拘時間,劑量可根據年齡大小調整。若肺部有熱,適合使用此方;若痰氣阻塞,需配合抱龍丸一起服用。

寧嗽湯: 治療麻疹痊癒後咳嗽不止,或因食用酸鹹食物導致火毒傷肺,體質較強壯者適用。

藥材:葶藶(炒後研末),桑白皮(蜜炙),黃芩(酒炒),天花粉,馬兜鈴,桔梗,煅石膏,瓜蔞仁(去油),梔子仁,甘草。

使用方法:將藥材磨碎,水煎後,飯後服用。

斂肺湯: 治療麻疹痊癒後,出現呼吸急促、胸悶、頭暈目眩、胸部凹陷、角弓反張、眼球直視、嘴唇蒼白、面色發黃、口鼻歪斜等症狀,此為肺氣耗散,元氣不足的表現。需緊急服用此方搶救,延誤治療則難以痊癒。若嘴唇發黑紫,鼻眼也發黑,則預示著生命垂危,難以救治。

藥材:遼五味子三錢,麥門冬(去心)三錢,黃芩二錢,炙甘草五分。

使用方法:將藥材製成一劑,用一杯半水煎至五分,溫服。

前胡枳殼湯: 治療麻疹痊癒後,餘毒未清,大便秘結,腹脹氣喘的症狀。

藥材:前胡一錢,枳殼一錢,赤茯苓一錢,大黃二錢,甘草五分。

使用方法:用一杯水煎一沸,不可煎煮過熟,空腹溫服。兒童減半服用,大便已瀉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