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輯要》~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痘科諸方

(四六)九味神功散

人參,黃耆,甘草,牛子,紅花,全胡,生地黃,紫草茸,白芍(各等分)

煎服。

(四七)十神解毒湯

歸尾,生地,紅花(俱酒洗),丹皮,桔梗,赤芍,大腹皮(洗極淨,薑汁拌曬),木通,連翹,小川芎

煎服。此方與敗毒和中散可參用。

(四八)荊防解毒湯

防風,荊芥,升麻,黃芩,黃柏(俱酒炒),元參,牛子(炒研)

水煎服。

(四九)鼠黏子湯

牛子(炒研),當歸身,炙草,柴胡,連翹,酒芩,黃耆,地骨皮(各等分)

煎服。

(五十)異功散

人參,白朮,茯苓,當歸,陳皮,厚朴,製半夏,木香,丁香,肉果(麵裹煨熟,去面,去油),製附子,官桂,加姜,棗

水煎服。一方無附子,有訶子,煨取肉,去核。

(五一)回生丹

丁香(九枚),乾薑(一錢)

水煎服。

(五二)八正散

赤苓,瞿麥,萹蓄,車前,山梔,木通,滑石,甘草,燈芯

煎服。熱甚,大便秘者,加大黃。

(五三)無價散

用無病小兒糞陰乾,將傾銀罐二個,入糞上下合定,鹽泥固,濟火煅通紅,取出為末。蜜水調服一錢,一方加麝香、冰片少許。

(五四)辰砂益元散

滑石(六兩),辰砂(三錢),甘草(一兩)

並水飛過,每服一錢,大人二錢,燈芯湯下。

(五五)豬尾膏

冰片(一分半),刺豬尾血(一錢)

同研,溫酒調服。

(五六至六一),並空。

(六二)清胃敗毒湯

殭蠶,丹皮,甘草,連翹,生地,桑皮,沙參,白茯,金銀花,黃柏(蜜水炒)

體虛,加白朮。

(六三)救苦散

人中白(火煅,五分),青黛(飛過,五分),冰片(一分),白殭蠶(一錢半),寒水石(井水飛過,三錢),黃柏(錢半)

共為細末。先以苦茶拭過,隨搽患處。富便之家,加牛黃二分研入,其效更速。

(六四)二聖散

苦參(三錢),白殭蠶(二錢)

共為細末。吹入。

(六五)和中湯

白朮,酒芍,防風,白茯,乾葛,丹皮,桔梗,生薑,紅棗

煎服。

(六六至七一),俱空。

(七二)保胎方

歸身(去尾),真川芎,白茯,川續斷,杜仲(薑汁炒),玉竹,酒芩,白朮,甘草

(七三)宣毒透疹湯

乾葛,前胡,芥穗,防風,連翹,牛子,枳殼,木通,桔梗,酒芩,薄荷,甘草(去皮),淡竹葉,燈芯(引)

如口糜爛,加熟石膏。

(七四)清毒保目湯

柴胡,連翹,梔仁,酒芩,芥穗,防風,赤芍,牛子,蟬蛻(十二個,如有閏十三個),當歸,甘草,川芎,升麻,薄荷,桔梗,燈芯

水煎。

(七五)蟬蛻豬肝散

兔屎(八枚),蟬蛻(二十四個,去頭足)

煎沸,入公豬肝七尖切薄片,煎熟先飲湯,後食肝。若得黑褐羊肝更妙。

白話文:

痘科諸方

(四六)九味神功散:人參、黃耆、甘草、牛膝、紅花、川芎、生地黃、紫草、白芍(等量)。煎服。

(四七)十神解毒湯:歸尾、生地黃、紅花(皆酒洗)、丹皮、桔梗、赤芍、大腹皮(洗淨,薑汁拌曬)、木通、連翹、川芎。煎服。此方可與敗毒和中散合用。

(四八)荊防解毒湯:防風、荊芥、升麻、黃芩、黃柏(皆酒炒)、玄參、牛膝(炒研)。水煎服。

(四九)鼠黏子湯:牛膝(炒研)、當歸、炙甘草、柴胡、連翹、酒黃芩、黃耆、地骨皮(等量)。煎服。

(五十)異功散:人參、白朮、茯苓、當歸、陳皮、厚朴、製半夏、木香、丁香、肉豆蔻(麵裹煨熟,去面去油)、製附子、桂枝,加薑、棗。水煎服。另一方無附子,有訶子(煨取肉,去核)。

(五一)回生丹:丁香(九枚)、乾薑(一錢)。水煎服。

(五二)八正散:赤苓、瞿麥、萹蓄、車前子、山梔子、木通、滑石、甘草、燈芯草。煎服。熱重、大便秘結者,加大黃。

(五三)無價散:用無病小兒糞便陰乾,取兩個小銀罐,將糞便放入罐中上下合好,用鹽泥封固,火煅至通紅,取出研末。蜜水調服一錢,另一方加麝香、冰片少許。

(五四)辰砂益元散:滑石(六兩)、辰砂(三錢)、甘草(一兩)。皆水飛過,每服一錢,成人二錢,燈芯湯送服。

(五五)豬尾膏:冰片(一分半)、豬尾血(一錢)。研勻,溫酒調服。

(五六至六一):(方劑內容闕如)

(六二)清胃敗毒湯:殭蠶、丹皮、甘草、連翹、生地黃、桑白皮、沙參、白茯苓、金銀花、黃柏(蜜水炒)。體虛者,加白朮。

(六三)救苦散:人中白(火煅,五分)、青黛(水飛,五分)、冰片(一分)、白殭蠶(一錢半)、寒水石(井水飛,三錢)、黃柏(一錢半)。共研細末。先用苦茶拭患處,再搽藥末。富裕人家,可加牛黃二分研入,療效更佳。

(六四)二聖散:苦參(三錢)、白殭蠶(二錢)。共研細末,吹入患處。

(六五)和中湯:白朮、酒白芍、防風、白茯苓、葛根、丹皮、桔梗、生薑、紅棗。煎服。

(六六至七一):(方劑內容闕如)

(七二)保胎方:當歸(去尾)、川芎、白茯苓、川續斷、杜仲(薑汁炒)、玉竹、酒黃芩、白朮、甘草。

(七三)宣毒透疹湯:葛根、前胡、芥子穗、防風、連翹、牛膝、枳殼、木通、桔梗、酒黃芩、薄荷、甘草(去皮)、淡竹葉、燈芯草(引經)。如口糜爛,加熟石膏。

(七四)清毒保目湯:柴胡、連翹、梔子仁、酒黃芩、芥子穗、防風、赤芍、牛膝、蟬蛻(十二個,閏月十三個)、當歸、甘草、川芎、升麻、薄荷、桔梗、燈芯草。水煎。

(七五)蟬蛻豬肝散:兔糞(八枚)、蟬蛻(二十四個,去頭足)。煎沸,加入切薄片的公豬肝七片,煎熟後先喝湯,再吃豬肝。若用黑褐色羊肝更佳。